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周金涛因癌症去世,年
2017-5-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周金涛因胰腺癌去世,享年44岁。有财经媒体人对此消息表示震惊:“太突然,天妒英才”。
周金涛,年新财富最佳策略分析师第五名,-年连续5年新财富策略研究最佳分析师。其在年因为成功预测了次贷危机,即所谓的康波衰退一次冲击而声名鹊起。年之后,其成功预测了全球资产价格动荡,并在年11月预言中国经济将于年一季度触底。是中国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研究的开拓者。
癌症之王胰腺癌胰腺癌是常见的恶性程度很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死率已跃居所有肿瘤的前五位。据报道,美国年发病达例,年死亡例,居死亡相关病因第五位。
来自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资料显示,本市胰腺癌的年发病例已达例,在实体肿瘤中女性已占第七位,男性占第八位,死亡率几乎接近其发病率。
尽管胰腺癌的诊治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其预后仍不乐观,半数病人死于诊断后5个月内,医院和专业医生进行手术切除病灶的患者外,多数报道病人的五年生存率在10%~20%之间,总体五年生存率仍徘徊在5%左右……故而胰腺癌取代肝癌成为“癌中之王”。
虽然,目前尚未找到胰腺癌发病的确切原因,但研究表明有许多危险因素与胰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胰腺癌的危险因素1、吸烟
国外大量前瞻性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吸烟的胰腺癌患者与非吸烟者死亡的危险比在1.6~3.1:1,吸烟量的多少与胰腺癌的发病呈正相关。
动物实验尸检可以见到吸烟者胰腺导管细胞增生、细胞核不典型改变等,而且这些变化与吸烟的量呈正相关。
2、饮食结构不平衡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总结了饮食与胰腺癌关系的研究结果,认为富含红肉(猪、牛、羊肉)、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食物可能增加致胰腺癌的危险性,而通过摄入富含蔬菜、水果的饮食可预防33%~50%的胰腺癌发病风险。
富含蔬菜和水果的饮食以及果汁、绿茶等绿色饮料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成份,它们可以防止细胞受损,甚至使受损的细胞修复。因此,可能有预防胰腺癌的作用。
3、幽门螺杆菌
芬兰的一项大规模队列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可增加胰腺癌的发病危险,特别是血清幽门螺杆菌CagA抗体阳性者胰腺癌危险性为血清幽门螺杆菌CagA抗体阴性者的2倍。这一结果支持了以往病例对照研究的报告,但幽门螺杆菌与胰腺癌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4、既往手术史
胰腺癌发病可能与切除胆囊有关,有报道说胆囊切除20年以上的患者发生胰腺癌的危险性超过70%。
实验证实胆囊切除术后可以引起体循环中缩胆囊素水平升高,而后者可以促进啮齿类动物发生胰腺癌。
5、遗传因素影响
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胰腺癌有家族聚集的特点,胰腺癌患者中,有胰腺癌家族史者是无胰腺癌家族史患者的3~13倍。
此外,胰腺癌还与几种高度特征性遗传综合征相关,包括遗传性胰腺炎、家族性多发性非典型丘状黑色素瘤、Peutz-Jeghers综合征等。这些综合征常伴有生殖细胞的某些基因突变。
6、炎症因素
已有证据表明反复发作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或结石性胰腺炎有可能是一种癌前期病变。
7、良性肿瘤恶变
胰腺有多种良性肿瘤,但原发性良性肿瘤,例如粘液性囊腺瘤、导管内粘液乳头状瘤很可能恶变为胰腺癌。
附:周金涛最近的一篇研报,于9月14日发布周期天王周金涛:年下半年将出现历史大底
各位新老朋友大家好,5月份之后就一直在休病假,又经历了人生的感悟阶段,现在病情已经有所好转,所以和大家聊聊近期的想法。
现在第一位的问题是四季度怎么布局年的问题,我今天核心就是讲这个问题。四季度中国的资产会如何,这是一个短期的问题。同时,还有更重要的问题,就是年的系统机会是什么。在年底的时候,我提出来《宿命与反抗》,指出年的系统性机会是商品,这确实是年最大的机会,年是否存在这样的机会,如果存在是什么。
先谈谈四季度的问题,年底我提出,年一季度是中国资产和商品反弹的最佳时刻。原因在于,年一季度中国第三库存周期启动,而那时美国和欧洲仍处于库存周期的回落阶段,所以,库存周期给与中国一二两个季度的好时间。
但是,凡事都是轮回,到年四季度的时候,情况正好反了过来。四季度到年上半年,有可能是中国资产最差的时间。年四季度中国的第三库存周期可能渐渐接近周期高点,从年初开始,中国的库存周期开始回落。而此时,美国的库存周期仍处于上升阶段,这才有了美联储要加息的预期,按照全球库存周期时差,欧洲在年三季度开始进入库存周期的好转阶段,所以,欧美库存周期在四季度到明年上半年都是上行期,而中国恰好是回落期,这样的组合对中国的资产应该是不利的。
在这个组合下,有两个问题会带来资产价格的较大变化。
内部而言,就是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会如何,由于一线城市房地产库存的下降,而开工跟不上,不能排除房价再次拉升的可能性,显然这对资产价格不是一个利好。以当前的社会对房价的分歧而言,我相信新开工不会好转。
外部而言,美元虽有升值压力,但由于欧洲的好转,我们认为美元的升值可能是温和的,但中国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却是肯定的,因为中国进入了相对最差阶段。所以,房价和汇率贬值是超越单一资产价格的大问题,但会如何组合,目前看不好判断,如果汇率先跌,房价可能就会受到抑制。如果房价先涨,房价和汇率的关系就有点复杂,应该是房价先涨后跌,随后触发一定的系统风险。不过这些情景我也暂时没想太清楚。
对年全年而言,目前我仍然没有找到类似于年商品这样的机会。从周期的角度看,年应该是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库存周期的高点,我的库存周期研究经验是,全球会发生滞胀,但是,我们一直没有找到现有条件下如何发生通胀的路径,货币宽松解决不了全球通缩问题,应该是货币体系出了问题。
但第三库存高点将呈现出通胀还是通缩,无非就是在走向衰退的路上形式的区别。全球以来的中周期,年结束是大概率事件。房地产周期的问题我在《康波中的房地产周期研究》这篇报告中已经说了结论,年到年是中美房地产周期共振下行期。这个问题当然不一定在年表现的非常严重,但有可能能够出现趋势性特征。
商品周期实际上我早已经做出了结论,如我所预测的,年商品如期出现年度级别的反弹,那在我的商品周期框架下,这就意味着年至年商品将二次探底。与中国相关的黑色有色等工业金属可能将在四季度结束反弹,而原油等商品,将能够与美国的库存周期一起继续维持强势到明年上半年,最后是黄金的再度表现。年之后,商品将再次下探,其二次探底的价格当在年的低点附近。所以,从周期的角度看,年应该是风险释放之年的开始。
我判断四季度到上半年中国的风险集中释放之后,可能是短期资产配置的时机,但感觉大部分资产的全年应该波动率会大于年,所以年很难做出绝对收益,而相对收益方面,黄金一定是首要选择,黄金的配置时点应该是在美元强势终结的时候,大致判断在年二季度。
股市方面,目前我认为A股依然没有机会,主要还是等待风险释放后的超跌反弹,如上所述,周期的角度应该没有机会。从创新的角度看,技术创新我认为大方向是处于技术泡沫的消灭阶段,也不会有系统的行情,其他方面暂时还无法判断。
简单总结,就是我从周期的角度认为四季度到明年初对中国资产是个风险释放阶段,到了下半年才可能有超跌反弹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