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周vs12周唑来膦酸治疗肿瘤骨转移

2020-3-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医脉通导读

骨骼是恶性肿瘤发生远处转移常见的部位,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发生率为30%~85%,其中80%是由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引起。

骨转移常导致严重的骨骼病变,包括骨疼痛、高钙血症、病理性骨折、骨髓压迫等骨相关事件(skeletalrelatedevent,SRE),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预防病理性骨折,缓解疼痛,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都有重要意义。

双膦酸盐是一种特异性作用于骨的化合物,能抑制因破骨活性增加而导致的骨吸收,是目前治疗高钙血症的标准治疗药物,并已经成为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主要药物。

唑来膦酸是第三代双膦酸盐类药物,可以减轻肿瘤患者的高钙血症和疼痛,减少病理性骨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唑来膦酸在临床中静脉给药,每3~4周一次。

双磷酸盐类药物治疗总体耐受良好,但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副作用,比如颌骨坏死,肾毒性和低钙血症等。颌骨坏死的发生率与药物暴露累积有关,从治疗4~12个月的1.5%可升至37~48个月的7.7%;肾毒性主要表现为血清肌酐水平升高,而低钙血症临床少。

唑来膦酸的最佳给药间隔仍未确定,目前的标准每4周一次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选择,缺少令人信服的药代动力学比较数据。在ZOOM和OPTIMIZE-27研究中,分析了两种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唑来膦酸治疗方案,9~15个月每4周一次,随后分配进每4周一次或每12周一次,共12个月。这两项研究均未发现不同给药方案之间存在疗效和毒性差异。

那么,唑来膦酸12周方案持续2年是否在转移性乳腺癌、前列腺癌和多发性骨髓瘤中均不差于4周方案?近期,医学顶级期刊JAMA杂志发表研究,在大样本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研究内容

该研究在美国家学术和社区医疗中心进行,自年至年共纳入例转移性乳腺癌、前列腺癌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至少存在1处骨转移。其中转移性乳腺癌例,转移性前列腺癌例,多发性骨髓瘤例。

患者随机分配进唑来膦酸4周方案(n=)和12周方案(n=),治疗两年。随访截至年4月。

主要终点是至少出现1次骨相关事件的患者比例,次要终点包括不同疾病中至少出现1次骨相关事件的患者比例,以及疼痛、颌骨坏死、肾功能障碍、骨骼疾病发生率和骨转换抑制。

研究将7%的绝对差异作为两种方案非劣效的阈值。

主要结果

从总体看,例患者的中位年龄65岁,其中例在入组第2年完成了研究既定治疗。

随机化后的2年内,至少出现1次骨相关事件的患者在4周组为29.5%(n=),12周组为28.6%(n=);敏感性分析显示12周方案非劣效于4周方案。

两组间疼痛评分,身体状态评分,颌骨坏死发生率和肾功能障碍均无明显差异。骨骼疾病发生率两组也一致,但12周方案的骨转换更明显(羧基末端肽水平更高)。

结语

与传统的标准4周方案共2年相比,唑来膦酸12周一次治疗乳腺癌、前列腺癌和多发性骨髓瘤的骨转移并未增加骨事件风险。

对于患者来说,治疗间隔医院往返的奔波,尤其是外地患者;同时减少了静脉输液次数和住院天数,使花费降低。长间隔用药或是一种适合的治疗选择。

相关阅读

1.[一文读懂]晚期乳腺癌骨转移怎么治?

2.[ASCO]聚焦中国:实体瘤骨转移治疗的另一种优选

信源:AndrewL.Himelstein.etal.EffectofLonger-IntervalvsStandardDosingofZoledronicAcid

onSkeletalEventsinPatientsWithBoneMetastasesARandomizedClinicalTrial.January3,.JAMA.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治疗白癜风最安全的方法
白癜风食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ysbj/10074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