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髋臼软骨母细胞瘤
2017-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影者无壃|ID:yzwj
男16岁。临床病史: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腹股沟区轻度不适感,过度活动或剧烈运动后明显,症状时有时无,未予重视,2月余前左腹股沟区部不适感加重,伴轻度疼痛,昼夜无差别。
手术记录:左髋臼骨肿瘤病变刮除、植骨术刮出瘤样组织夹杂有软骨粒,可见有一约4×3×3㎝大小瘤腔,髋臼后壁穿透。
病理:(左髋臼)成片排列的小圆细胞肿瘤伴散在的多核巨细胞,部分瘤细胞嗜酸性、可见核沟,另见灶状软骨样基质及钙化,偶见核分裂像,结合免疫组化结果考虑为软骨母细胞瘤,送检病变总大小为6x5x2cm。免疫组化染色结果:Bcl-2(局部+),Ki-67(+5%CK-CKCDCDCDEMA-SMAVimentinCgA-Syn-CDCDa-S-br/
软骨母细胞瘤是一种少见良性肿瘤,约占所有骨肿瘤1%,男性多发,年龄10-25岁,常发生于骨骺未闭合部位,胫骨近端、肱骨近端。常见临床表现为疼痛及活动受限。治疗主要是刮除术。发生于不典型部位的肿瘤容易复发,如髋关节、肱骨近端。主要表现:溶骨性骨质破坏,偏心或中心,边界清晰,有硬化缘,大小约3-6cm,有基质钙化,无骨膜反应。
本病发病年龄16岁,与文献报道一致。发病部位为髋臼,是软骨母细胞瘤少见部位,MR表现可见边缘低信号硬化边,病灶内部多个点状低信号,结合手术记录考虑为沙粒样钙化的基质;本病例可见囊变,骨质破坏,可见周围软组织肿胀,骨质水肿与文献报道相符。但是本例病变未见明确的“鹅卵石征”。MRI优势在于可以清晰显示肿瘤突破骨皮质形成的团状软组织肿块,还可清晰显示关节软组织的肿胀及关节腔的积液。应注意与软骨黏液纤维瘤、嗜酸性肉芽肿、慢性感染等鉴别,通过较典型的病变信号特点、发病部位、骨髓水肿和周围软组织水肿,多可作出诊断。鉴别困难时应穿刺活检。
鉴别诊断:
骨巨细胞瘤:没有硬化缘,年龄大于20岁。
动脉瘤样骨囊肿:呈囊状改变,膨胀更为明显,MRI可见典型的液-液平面。
影者无壃?
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学
阅读
音乐
旅行
分享知识,顿悟智慧,整合资源,交到朋友
精准,严谨,卓越,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