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诊病例选登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和肺上皮

2016-11-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一、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例1,陈**,男,48岁,因胸痛发现肺部占位,CT穿刺报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曾用“紫杉醇+顺铂”化疗3周期无效。疾病进展相对缓慢,PS0-1分。近来胸痛加重。肝脏呈花瓣状,肝内多发钙化灶,无自觉症状。钙化原因不详。从胸部平扫CT上能看到病灶内有少量钙化点。以下是他的CT图片和病理报告:

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又称组织细胞样血管瘤,该病为临床和组织学上介于血管肉瘤和血管瘤之间的肿瘤,可侵袭软组织和肺、肝、骨等器官。认为这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血管肿瘤,形态类似ES,瘤细胞有实体的片状或巢状的生长方式,形成界限不清的结节。少数人有转移。皮肤损害罕见,呈单发或多发性缓慢生成的丘疹或结节。好发于上或下肢,多见于25岁前的男性。皮肤损害常与其下方的骨受累伴发,自觉症状从无症状到伴发严重灼热痛。

组织病理检查可见扩张的血管和梭形细胞两种组织结构,可见细胞多形性和核分裂象。

治疗:广泛切除。少数转移者可用化疗或放疗,或二者联合应用。

二、肺上皮样血管肉瘤

医院肿瘤科的孙倩主任提供。

例2,董**,女,年(43岁)发现肺部2个小结节、肝内多发占位(见下腹部CT),无特殊不适。未再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于年4月(51岁,8年后),因低热和消瘦再做CT检查,发现肺部多发结节和小转移灶(见下面肺部CT图片),与8年前的CT比较,肿瘤有明显进展。肝转移灶与8年相比,也有进展,但不显著。

于年7月接受CT引起下肺结节穿刺活检,医院病理报: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后经河南省病理会诊,报告为“低度恶性肿瘤,考虑肉瘤”

上皮样血管肉瘤是一种少见的上皮样血管源性肿瘤,瘤细胞呈多角形、上皮样,并模拟癌的方式排列,易被误认为转移性上皮性肿瘤或滑膜肉瘤。

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多为实性或囊实性,直径可达3~20厘米。镜下观察瘤组织或弥漫成片或聚集成巢,伴有出血和多灶坏死。

瘤组织内常见大小不等的不规则腔隙、衬附异型瘤细胞、单个瘤细胞或多个瘤细胞形成空腔包绕红细胞。

临床主要采用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有时需要辅以放疗。

河南省肺癌多学科会诊

地点:郑大一附院(建设路与大学路交叉口)门诊10楼会诊室

时间:每周4下午,14:30开始

预约:,

请您







































天啦这些竟都是抗衰老的秘密武器,任何年
贵州航空工业的拓荒者:20多名古稀老人开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yfbf/9999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