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治中的问题与思考
2017-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高血压病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病(primaryhypertension,PH)和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hypertension,SH),其中继发性高血压,又称症状性高血压,多数是可控制的,可通过病因治疗使血压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减少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减少相应的病死率及致残率。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大大提高,对继发性高血压的诊出率明显上升,据统计约占高血压的5%~10%。继发性高血压可以具有明确的病因,其致病因素很多,常见的有肾血管性病变、内分泌性疾病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aldosteronism,PA)是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病因,是来源于肾上腺皮质的醛固酮自主高分泌引起的综合征。筛查和诊断流程一般包括:筛查-确诊-定位分型-治疗。但是国内目前缺乏针对性的中国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治指南,诊医院也不一致筛查。目前国内筛查原醛的指标用的最多的是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ldo/ReninactivityRatio,ARR),并充分考虑影响ARR的因素:人种、药物、体位、时间等。中国人群立位ARR切割点≥pg/mlperng/ml/h(24ng/dlperng/m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