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鼻窦良性肿瘤一

2016-12-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一、骨瘤

骨瘤多见于青年男性,女性少见。多发生于额窦,其次为筛窦,上颌窦和蝶窦均少见。

病因不明。可能原因如下。

1.由骨膜的“胚性残余”发生,因此多发生于额骨(膜内成骨)和筛骨(软骨内成骨)交界处。

2.外伤和炎症外伤和慢性炎症,尤其是外伤,可引起鼻窦、窦壁骨膜增生所致,约50%骨瘤有额部外伤史,少数慢性鼻窦炎患者,伴发单个或多个骨瘤,提示骨瘤的发生可能与慢性炎症刺激有关。

骨瘤分化良好,生长缓慢,大小不一。有蒂或广基,呈圆形或卵圆形,外表覆有光滑的正常黏膜。原发于鼻窦的骨瘤长大后,常挤压骨壁,形成面部膨隆或生长突入鼻腔、眼眶、颅内,一方面致头面部畸形,另一方面造成相应器官的功能障碍和并发症,严重者可压迫脑组织。

病理组织学可分为三型:①密质型(硬型或象牙型):质硬,多有蒂,生长缓慢,多发生于额窦;②松质型(软型或海绵型):质松软,由骨化的纤维组织形成,广基,体积较大,生长快,有时中心可液化成囊肿,表面为较硬的骨壳,常见于筛窦;③混合型:较多见,外硬而内疏松,常发生于额窦和筛窦内。

小的骨瘤多无症状,常于鼻窦或头颅X线片或CT检查无意中被发现。大的额窦骨瘤可导致鼻面部畸形,引起额部疼痛、感觉异常。

鼻窦X线片和CT扫描可见圆形或卵圆形的骨密度影,据此判定骨瘤的部位、大小、范围及其附着处。临床上应与外生性骨疣鉴别,后者多见于上颌窦,由骨质过度增生而成,可引起面颊部隆起变形。

骨瘤以手术切除为治疗原则。小骨瘤且无任何症状者,通常不需手术治疗。若在定期复查中发现逐渐长大,可以考虑手术。较大骨瘤,且有压迫症状,或已向颅内扩展或出现颅内并发症者应手术。手术进路大致可分为四类:鼻外额窦开放术、鼻侧切开术、额骨骨成形切口或双冠径路的颅面联合手术,以及经鼻内镜手术。体积小且主要位于鼻窦内的骨瘤,可以选择经鼻内镜下手术,术中注意保留和保护窦腔黏膜、硬脑膜;对已侵入颅内的骨瘤,应行冠状切口颅面联合手术径路切除肿瘤。

二、软骨瘤

鼻及鼻窦软骨瘤很少见,好发于筛窦,其次为上颌窦和蝶窦。原发于鼻腔及鼻中隔、鼻翼软骨者更为少见。

病因未明。多认为与外伤、发育缺陷、慢性炎症及佝偻病有关。

软骨瘤外观呈淡青色或淡黄色或淡蓝色,表面光滑,呈球形、基底广,亦可呈结节或分叶状,多有包膜,境界清楚。发生于鼻窦者可充满窦腔,可侵犯并破坏骨壁,侵及眼眶、口腔。瘤体多有弹性,软骨样硬度。较大肿瘤中心部分可有黏液性变、囊性变、坏死、钙化、骨化等。

软骨瘤依其原发部位可分为两类:

1.内生性(中枢型)指发生于正常情况下无软骨的骨组织内,可单发或多发,可见于筛骨、颌骨、蝶骨、鼻中隔及鼻侧壁。

2.外生性(周围型)指发生于软骨周围者,常见于鼻中隔前部、外耳道和喉软骨。

软骨瘤生长缓慢,其组织结构虽属良性,但具有强大的生长潜力,逐渐生长、膨大,受其长期压迫,可使周围软组织和骨壁吸收破坏,侵犯邻近器官,类似恶性肿瘤表现。

男性发病较多,好发年龄为10~30岁,且常在青春期后停止发展。

根据肿瘤的范围、大小、部位而有不同的症状。常表现为单侧渐进性鼻塞、涕多、嗅觉减退、头昏、头痛等;当肿瘤长大,侵入鼻窦、眼眶及口腔等处后,可发生面部变形、眼球移位、复视、溢泪等表现。鼻镜检查可见瘤体表面光滑,被覆正常黏膜、基广、触之易出血。

X线片或鼻窦CT扫描可清楚地显示肿瘤界限及向周围结构侵犯情况,中心透明,如有钙化或骨化时,则呈特殊斑点状阴影。病理学检查可确诊。软骨瘤应与骨瘤、鼻中隔软骨局部增生或鼻咽黏膜的异位软骨小岛鉴别。应注意有时不易和软骨肉瘤鉴别。

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方法。软骨瘤对放射治疗不敏感,其临床经过类似恶性肿瘤,术后易复发,且有恶变为软骨肉瘤的可能,因此,手术应尽早进行,切除范围应彻底,范围局限者可选择经鼻内镜手术切除;范围大者多选择鼻外进路,术后要长期随访观察。

三、神经鞘膜瘤

神经鞘膜瘤是常见的周围神经肿瘤,多起源于感觉神经或混合神经的感觉部分,亦可来自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神经鞘膜瘤约90%为单发,10%多发。多发者如伴有全身皮下小结和皮肤色素沉着,则称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鼻神经鞘膜瘤好发于鼻中隔、上颌窦、筛窦,亦可见于鼻根、鼻翼、鼻尖、鼻小柱、鼻前庭、筛板等处。

神经鞘膜瘤来自神经鞘的施万细胞,故又称为施万瘤,表面光滑,有包膜,色灰白,形圆或卵圆,硬度不一,可有蒂,其所起源的神经位于肿瘤表面;神经纤维瘤无包膜,呈分叶状,其所起源的神经多从肿瘤中心通过,所以神经受压的表现更加明显。

神经鞘膜瘤及纤维瘤生长缓慢,病程可长达十余年,早期多无症状,后期因肿瘤生长部位和大小而出现不同症状,如生于外鼻者可有象皮肿样外观;长于鼻腔或鼻窦者则可出现鼻塞、小量鼻出血、局部畸形和头痛,若肿瘤过大可侵及多个鼻窦,甚至破坏筛板而侵入颅内,出现脑组织受压迫症状。检查见肿瘤色淡黄或粉红,表面光滑,较韧。神经纤维瘤包膜不明显,可有肿块疼痛,触压或牵拉时疼痛感。

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及检查所见,尤其是影像学检查,可以形成诊断。首选MR,可明确肿瘤范围及其与毗邻结构的关系,确诊依据组织病理学检查。

手术治疗为唯一选择。此类肿瘤对放射治疗不敏感,小的肿瘤可观察和定期复查,较大肿瘤侵及鼻窦、眼眶或翼腭窝及颞下窝等,应根据肿瘤部位,设计不同切口和入路。神经鞘膜瘤因有包膜,与周围组织粘连少,应尽可能保留其起源的神经,彻底切除肿瘤,预后较好。神经纤维瘤因无包膜,难以彻底切除,往往术后多遗有神经功能障碍,较易复发。良性神经纤维瘤较神经鞘膜瘤更易恶变而成肉瘤,其恶变率为3%~12%。









































北京哪家白癜风专科医院好
北京哪间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bybl/10021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