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则西事件最新斯坦福连夜回应,与涉事医
2016-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八妹说
现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也出来澄清自己与医院并无合作关系。躺枪的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只能怪自己名气太大了。
加八妹个人可私聊哦~
来源:法制晚报
ID:fzwb_
“魏则西之死”将本在千里之外的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搅入漩涡中。魏则西患病后,在医院尝试了一种号称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合作的肿瘤生物免疫疗法,在花费了20多万医疗费后,才得知这个疗法在美国早已宣布无效被停止临床,这期间,肿瘤已经扩散至肺部,魏则西终告不治。斯坦福在昨夜终于回应法晚记者,并未和“魏则西事件”医院有任何合作。《法制晚报》记者2日多次致信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多位媒体负责人,截至3日,在收到邮件约12个小时后,于北京时间11点50分(美国时间2日晚约9点)医学院传播和公共关系专员贝基·巴赫(BeckyBach)回复称,为了核实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是否与魏则西事件医院有合作关系,他们花了“一些时间”。最终确认,据目前所知,斯坦福大学并未和魏则西事件医院有任何合作。她同时强调,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并未参与此次事件。
不过,对于生物细胞免疫治疗是什么?斯坦福大学是否仍在进行这样的临床实验?贝基·巴赫以“我们没有进一步评论”为由拒绝了记者进一步的采访。
追访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目前仍在进行一项CIK研究魏则西曾称在医院尝试了一种号称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合作的肿瘤DC-CIK生物细胞免疫治疗,该方法的治疗原理为将患者体内的两种免疫细胞——树突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抽取出来,培养、扩增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相当于增加攻打肿瘤细胞的“士兵”,从而增强患者的抗癌能力。
网络图
法晚记者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实验目录下检索,只出现了关于治疗高风险血液肿瘤疾病的移植后自体CIK细胞疗法。而该研究项目于年5月开始,于年3月正式结束,经历了一期和二期实验。
而法晚记者在美国国家卫生院下属的临床实验网站上查询还发现,于年9月12日至最后更新信息的年12月间,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还进行了一项名为“同体造血细胞移植的移植后免疫疗法CIK细胞研究”临床实验,实验为一期临床实验,目前该实验状态为“未知”。
此外,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目前仍有一项关于CIK的临床实验研究在进行中,主要是关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生异常疾病巩固化治疗中进行PostT-PLANT注入自体CIK细胞的治疗。该项目在网站的登记时间为年6月21日,预计项目研究完成时间为年1月。
法晚记者分别联系这三个CIK细胞疗法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但是截至记者发稿并未收到任何回复。三名主要负责人均来自该学院医学中心的血液和骨髓移植医学部。
专家解读滑膜肉瘤患者生存期多长?
医院肝胆胰肿瘤外二科、软组织与腹膜后肿瘤中心副主任钱红纲告诉法晚记者,滑膜肉瘤是一种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青少年。在小于20岁的人群中,滑膜肉瘤占软组织肿瘤的9%。
滑膜肉瘤主要的治疗方式有手术和化疗。预期生存时间主要和患者的基因分型、年龄、肿瘤大小及侵犯范围等因素有关。如果是早期病变,生存期可以大于10年,而一旦转移,根据欧洲EORTC的数据生存期仅在15个月左右。
钱红纲告诉法制晚报记者,由于魏则西病情公开的内容很少,不足以判断并给出适合的治疗选择,更无法根据现有的数据贸然预测其生存时间。但可以确定的是青少年恶性肿瘤引发的悲剧并非个案。
魏则西生前照片
免疫治疗是否有效?
钱红纲告诉记者,DC-CIK是一种免疫治疗。“CIK细胞是警察,DC细胞是猎犬,帮助警察找到坏人。”换言之,DC和CIK是生物免疫治疗的两个重要部分,前者DC识别抗原、激活获得性免疫系统,后者CIK通过发挥自身细胞毒性和分泌起作用。
钱红纲表示,这一技术10余年前就已经出现,但是一直没有在肿瘤领域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PD1及CART等新技术的出现,免疫治疗肿瘤重新火爆起来,“新瓶装旧酒”的一些老技术也迎来了“第二春”。但由于缺乏大宗的随机对照研究,此类技术对于滑膜肉瘤的治疗效果尚无法评价。
第二军医大学肿瘤生物治疗诊治中心主任、第二军医医院肿瘤生物治疗科主任钱其军告诉法晚记者,免疫治疗对肿瘤、癌症的治疗只是一个方向,每个方法有其特定的治疗方案和特定的临床指症。从来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免疫治疗有其特定的方法和适应证,需要更多的精准医疗和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数据来阐明。
这种疗法已经在美国淘汰?
钱其军认为,有人说CIK疗法或者癌症免疫疗法在国外已经被淘汰,免疫疗法主要就是CIK之类,这些都是错误的引导。免疫治疗包括细胞免疫治疗及免疫检查点抗体治疗,细胞免疫治疗包括非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与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非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包括CIK、NK、LAK等。
“虽然在国际上研究不太多,但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及免疫检查点抗体治疗在国际上研究非常活跃,确实是一个非常有前途而且在国际上高速发展的癌症治疗方向。”钱其军说。“如果因为这一次事件而使得大家因噎废食,把所有免疫疗法打入冷宫,那是极为痛心和可惜的事情,当然这也是不太可能的。”钱其军说。
钱其军说,晚期滑膜肉瘤的治疗最近几年有新突破,除了靶向药初露端倪,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全新的免疫细胞治疗技术:TCR-T。
相比于CIK技术,TCR-T技术是将外周血中分离出来的免疫细胞,不再是单纯的数目扩增,而是利用基因修饰技术,在T细胞里装进了一个能把癌细胞揪出来的“特种兵器”(TCR)。但TCR-T技术尚处于试验阶段,尚未准确运用于临床。“不管什么技术应用于临床,患者应该有充分的知情同意,应该明确用科学证据告诉患者潜在的风险,而不能夸大效果。”钱其军说。
如何看待疑难病症网上求医?
钱红纲表示,对于疑难病例,医生会自己去专业网站查找最新的治疗方法,然后告诉患者这些方法文献中报道的有效率是多少、可能的花费多大、副作用是什么,甚至最有经验的中心在哪儿,谁是专家等。而患者要做的,则是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化的治疗。
钱其军则认为,魏则西一家曾先后前往多地进行求诊,但均被告知治愈希望渺茫。“本来这样的病人没有治愈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之所以引发成焦点事件,主要原医院给了过高的期望值。”钱其军说,医生和病人交流时应明确告知各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及风险,供病人和家属选择参考,不宜夸大疗效。
钱其军表示,对CIK的过度包装、炒作及行销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CIK对肿瘤治疗疗效有限,免疫治疗需要研发出有明确疗效的治疗方案,才能真正使病人获益。
来源:法制晚报(ID:fzwb_),记者:黎史翔马晓晴,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另一篇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医院”的7个特点,再上当就真的帮不了你啦!》
一、新媒体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