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取消限量,就能随便吃了吗
2016-10-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年版的《美国居民膳食指南》最近正在修订中,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改变,就是删去了上一版当中「每天不超过mg胆固醇」的说法。
胆固醇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事物中的“坏东西”,最常见的说法是:高胆固醇的东西不能吃,吃多了血管要堵啦。
但取消胆固醇限量的消息一出,多数民众以为自己一直以来被科学所欺骗,来自民间的“科学界终于承认40年以来的错误”的嘲笑越来越多,“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吃肉了。”
真的是这样吗?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该相信胆固醇有害论还是无害论?
先来弄明白几个问题:
▼
▼
为啥取消胆固醇限量??因为过去的这个建议虽然已经给了好多年,但背后并没有充分的研究证据支持,现有的研究数据还说不清楚到底人一天摄入多少胆固醇最合适。也就是说,这份指南没给胆固醇摄入“划线”更多还是因为不清楚线该划在哪儿,而不是因为不需要划线了。
?胆固醇摄入对血脂和心血管的影响也不是那么明确。有些研究显示胆固醇摄入多的人群心脏病风险更大,但也有不少研究没发现膳食胆固醇和冠心病相关。也有研究发现,对多数人而言,饮食摄入的胆固醇其实并不会大幅升高血脂。
?指南依然限制了饱和脂肪酸的量,在很多时候,这两种营养素在食物中是共存的,比如肥肉、高脂奶制品等,限制了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也就限制了胆固醇。举个例子,饮食指南中建议:每天摄入的饱和脂肪酸不能超过总热量的10%,如果这样吃的话,摄入的胆固醇也不会超过~mg。
?吃的胆固醇多血中的胆固醇就高,这个观点,还需要更多的证据。血液中胆固醇的调节,人体有一套合成、代谢、吸收再利用胆固醇的途径,这条自身调节的途径,对血胆固醇的影响最大。像很多素食主义者,没有办法从食物中获取胆固醇,但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依然正常。很多医生建议高脂血症、易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吃调脂药物,不能仅仅靠饮食来降低胆固醇,也是这个原因。当然,现在的指南也是根据最新的数据制定的,如果有新的研究出现,比如有证据明确证明吃多少胆固醇和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的定量关系,到时候,也许就能给出更为科学的定量限制。
取消限量≠敞开吃需要注意的是,“取消明确限量”和“可以敞开吃”是两码事。在该膳食指南的原文中就指出,这一改变不代表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时不再需要考虑胆固醇(thischangdosnotsuggstthatditarycholstrolisnolongrimportanttoconsidrwhnbuildinghalthyatingpattrns)。在指南中,还引用了美国国家医学院(IOM)的建议:在保持饮食健康的前提下,胆固醇吃得越少越好(individualsshouldataslittlditarycholstrolaspossiblwhilconsumingahalthyatingpattrn)。
另外,不少高胆固醇的食物同时也是高热量、高饱和脂肪的,考虑到这一点它们也不应该多吃。在这一版美国膳食指南中就建议,饱和脂肪的摄入应该限制在总热量摄入的10%以下。
胆固醇与健康,到底是什么关系?听到胆固醇的时候,人们大多都在说它不好,不过需要承认的是,胆固醇在人体内也有重要的作用。细胞膜上就有胆固醇,它还是合成多种激素、胆汁酸的原料。这么有用的东西,是不是得多吃点补补?那倒不是。人体自身就能合成足够多的胆固醇,没有证据表明胆固醇需要通过膳食补充。
而常和心脏健康挂钩的胆固醇,则是“血脂”,也就是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指标。血液中的胆固醇有不同的形式,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最常被提起的健康风险指标,它也常被叫做“坏胆固醇”。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有不少研究发现,这个LDL-C的水平与疾病风险相关——这个指标高了,动脉硬化、堵塞心脑血管的风险也变大。另一方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被称为“好胆固醇”——与LDL相反,它被认为标志着较低的健康风险。在那之后,降低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也获得了成功——服用这些药物在降低“坏胆固醇”的同时,确实让那些已经患上冠心病的人们减少了心血管风险。
不过,近年来也有不少研究提示,血脂和疾病之间的关系没有那么简单。降低“坏胆固醇”、升高“好胆固醇”并不是总能带来更好的结果。例如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就发现,在家族性高胆固醇患者中联合用药来“强化降脂”,结果患者的“坏胆固醇”确实变得更少了,但动脉硬化指标却没有进一步改善。为升高“好胆固醇”而研发的药物托彻普(Torctrapib)遭遇了更加彻底的失败:这种药确实能让“好胆固醇”HDL水平变高,但在临床试验中它却没有显示出更多减少发病和死亡风险的能力,最终研发也被叫停了。现在,这方面我们确实还需要更多研究。
高胆固醇食物能不能吃?健康饮食最重要的还是综合考虑,高胆固醇食物也要看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像鸡蛋、鱿鱼这样的食物胆固醇不低,但营养比较丰富、脂肪含量也不高,它们完全可以成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而像肥肉这样高胆固醇、高脂肪,又没多少其他营养的食物,自然还是少吃为妙。说到底,整体的膳食均衡才是最重要的。
饱和脂肪依然要限制的,所以肥得流油的红烧肉、炸鸡皮还是要限制。而一些以前被认为是高胆固醇的食物,比如蛋黄、壳类(比如虾、蟹)、瘦肉类,大家可以不那么恐慌,没必要为了少吃胆固醇,就不吃这些食物。它们同时也富含健康的不饱和脂肪、蛋白质,钙、铁等微量元素,可以有选择性地适当吃。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取消了对胆固醇的限制,但新指南中,对于肉类、禽类、蛋类的总量推荐,跟上一版并没有改动。
此外,坚持运动、远离不良嗜好也是健康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已经出现了心血管疾病,也要按医嘱坚持治疗。
什么食物要限制??糖
添加糖一定要少吃,就是那些除了糖,什么其他营养都没有的白糖、方糖等。每天不超过5~45g,约等于6~10块方糖。喜欢喝碳酸饮料、奶茶的人要注意了。
?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一定要低于总热量摄入的10%,除了看得见的肥肉要限制,奶油、人造黄油、一些沙拉酱中的饱和脂肪酸也不能忽视。在日常生活中,用植物油来烹饪,选择脱脂、低脂牛奶来代替可以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
?钠盐
每天钠的摄入量要低于mg,相当食用盐的6g(一个啤酒瓶盖那么多),如果算上各种调味料中的钠,吃盐量比6g还要小一些。我国大部分家庭都超标了。
?酒
关于酒是否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还不确定,但是酒对肝脏、消化道的损害是确定的,绝对不能为了「保健」去饮酒。如果非要喝酒,女性一天一杯酒(毫升啤酒,毫升红酒,45毫升的白酒或洋酒),男士每天不多于两杯。对于有血脂异常、肝功能异常、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更要严格限制。
什么食物可以多吃??蔬菜
无论是深绿的、红的、橙色的,还是绿叶类、瓜果类、根茎类、菌类都对人体有益。
?水果
尤其是新鲜水果,如果做成果汁、果干、果脯,则会损失一些营养成分。粗粮建议用粗粮代替一半的精细主食。
?优质蛋白
包括无脂、低脂奶制品,深海鱼类,豆制品等。
(整合:吴靖)
本文整合了丁香园作者刘巍的《美国膳食指南不再限制胆固醇,是不是可以大口吃肉啦?》和果壳网作者窗敲雨的《胆固醇取消限量,就能随便吃了吗?》,转载请联系这两个网站和原作者。
健言往期精选链接(点击标题获取)
谁来监管“祖传”膏药?
南周头条▏魏则西之后,癌症免疫治疗何往
中国特色的癌症免疫疗法:监管停滞,业务疯狂
大学生魏泽西的死和「滑膜肉瘤、细胞免疫治疗」
甘肃「黄花菜厅长」的医改真相:是穷省穷办法,还是走火入魔?
南周对话甘肃卫计委主任刘维忠:「面对骂,我已经习惯了」
谁来管管高价月子会所?
“病人的饭怎么吃?”特医食品中国破冰记
山东疫苗案:“危机时刻铸成监管变天!”
过劳死?人才流失?麻醉医生窘境待解!
医院麻醉科:“叶子陪衬花”
《桃姐》里的养老故事,中国正在上演?
南周头条▏百亿“极草”生死劫
1.7万假冒奶粉政府检测全合格,多方信息不对称引质疑
二类疫苗接种应当去商业化
山东疫苗案,世卫组织请60家媒体来想说什么?
中科医院专家微信北京白癜风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