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病床的张阿姨说
2015-4-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
“昨晚的时候,孙子不停地咳嗽,最后咳得喘不过气来,差点没挺过来
患恶性骨肉瘤晚期的闫小龙躺在病床上 晨报记者 庄道龙 摄
闫小龙细细的胳膊仅有成年人两指宽被喊来帮忙的护士叫王爱珍,是位从业20多年的老护士王爱珍手中的针一入肉,闫小龙就别过头去,疼出眼泪的他一声没吭
“我脖子做了固定,看不到孩子的情况,不过我能听出他遭了多大罪,他不用顾忌这么多”隔壁病床的张阿姨说
闫小龙,12岁,阜阳市阜南县人,恶性骨肉瘤晚期患者,癌细胞已扩散到全身各处“病要治不好,我就把自己捐出来,帮助别人”这样的愿望源自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爷爷,如果治不好,我就把自己捐出去,帮助别人”回忆起闫小龙说过的话,滑膜肉瘤治疗指南闫庆学捂住了眼睛“孩子是我拉扯大的,我哪能舍得呢!”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2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闫庆学能记住的就是这篇课文,“课文写的是,一位台湾年轻人捐赠的骨髓最终挽救了杭州一位白血病病人的生命小龙拿着这篇课文让我看,说他也可以成为一座生命桥”
张阿姨知道闫小龙遭了多大罪,在闫小龙最终没有忍住的咳嗽中,他经历了一次生死考验
10点30分,两位护士正准备给闫小龙输液过了七八分钟,两位护士还没有找到血管,其中一位说,“让王老师来打吧”
“嘀,嘀……”旁边的仪器中,记录闫小龙的心率为130
医务处副主任章杰斌说:“小龙病情十分严重,癌细胞已经扩散至全身各处,肺部有大量积水,血色素只有正常人的六分之一,时刻都有生命危险”
瘤体滑膜肉瘤能治好足有一个篮球大
“孩子,不舒服就不要忍”
想像课本里讲的一样搭起“生命桥”
6月6日上午,省二院骨科,病床上的闫小龙左膝处一个瘤体足有篮球大小,巨大的瘤体甚至遮挡了他的半个身体
“昨天晚上我总是想咳嗽,可旁边的阿姨在睡觉,我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6月6日,安徽省二院骨科,闫小龙说隔壁病床的阿姨说,“孩子,想咳就咳吧”爷爷闫庆学说,持续发烧超过39摄氏度后,闫小龙陷入了昏迷,之后就是打雾化,医生抢救了好久才让闫小龙苏醒过来
留下来的护士按住闫小龙左手腕的针眼,闫小龙将被子里的右手拿出,横在眼前打量着,“还是那么难打啊”
“孩子的全身的营养都被肿瘤吸收了,血管跟婴儿一样细,打针像绣花一样”王爱珍说
安徽省二院在得知闫小龙的消滑膜肉瘤早期症状息后,为他安排了病床,并拨付了数万元专款为闫小龙搭起了另一座生命桥,“闫小龙的生命随时可能离去,不过我们都希望闫小龙能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晨报记者 徐韧松 通讯员 夏鹏程
皮肤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