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软骨肉瘤一例确诊丨经典病例236
2019-3-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一、患者信息及影像
患者:男性,28岁。
主诉:主诉左眼视力下降8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年11月左右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视力下降,无明显视野缺损,无四肢活动障碍,无意识障碍,医院眼科未发现异常,近来患者感视力下降。
既往史:无。
实验室检查:无。
超声:无。
CT/MRI扫描:.
二、病例问答挑战
问题一医看
答案解读:C
该病例在CT骨窗及软组织窗图像上,如不仔细观察易误认为该肿瘤起源于副鼻窦上皮;但在MRI平扫图像上可发现该肿块为实性肿块,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改变;因此A、D答案可以排除。仔细观察后者病灶的主体应该描述位于蝶骨-枕骨连接处,故C为最佳答案。虽然B项看似也合理,但发病部位非该病的典型部位。
问题二该病例在CT及MRI平扫基础上,再行下列哪项检查和技术更能提供定位、定性诊断信息?(单选)
ACT增强扫描
BMRI增强扫描
C胸部CT平扫
D副鼻窦华氏位摄片
答案解读:B
该患者在行MR平扫后,宜进一步行增强扫描,观察肿瘤强化特点,印证肿瘤组织来源。
在MR增强图像上,可见颅底病灶呈不均匀性边缘强化,其内可见线状强化影增强后肿块边界欠清晰,其内强化分隔厚薄不均,边缘毛糙。故从提供病灶内血供程度及强化后肿块强化形式等信息来说,还是B项为最佳答案,并有助于该病灶的定位与定性诊断。
问题三根据以上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表现特点,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为下列哪一项?(单选)
A慢性副鼻窦炎
B骨纤维异常增殖
C软骨肉瘤
D脊索瘤
E软骨瘤
答案解读:C
手术及病理
手术所见
肿瘤质地硬,呈白色,考虑骨性来源,血供差,边界尚清。
病理所见
镜检粘膜内见病变呈多灶状分布,未见明显境界,大部分区域为粘液样的背景,其间见星芒状细胞散在分布,细胞核圆形或不规则,核分裂不易见,部分区域为软骨组织,软骨细胞核稍大、红染,并可见双核细胞。
病理诊断
考虑软骨肉瘤
三、诊断分析思路
本病例的读片思路CT平扫可见左侧后组筛窦、蝶窦及上鼻道内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3.4×3.0cm,其内可见多发点、条状高密度影,邻近枕骨斜坡骨质密度稍增高,左侧眼眶内壁及左侧蝶骨小翼骨质破坏并变形,对应左侧视神经管狭窄,视神经可见受压,左侧内直肌、下直肌亦可见受推挤。
MR平扫及增强示左侧后组筛窦及蝶窦区分叶状明显长T1长T2信号影,受累窦腔呈膨胀性改变,对应鼻中隔可见受侵蚀,瘤体边界尚清晰,左侧视神经、内直肌、下直肌可见受推挤,增强扫描肿瘤可见不均匀明显边缘强化。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1、软骨肉瘤
CT上表现为边缘清晰的分叶状膨胀性生长软组织肿块影,其内见点、条、弧形高密度影,提示软骨钙化;MRI表现为明显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尚可,增强扫描可见肿瘤以明显不均匀蜂房状强化比较有特点。
2、慢性副鼻窦炎
以上颌窦多见。影像学表现为窦壁粘膜增厚并软组织肿块形成,窦腔内可见液气平面形成,部分伴有沙粒状、斑片状、线状等钙化影,还可伴有骨质吸收、破坏,增强扫描看见肿块明显强化。与该例病变影像学特点有所不同。
3、骨纤维异常增殖
颅底骨纤维异常增殖可发于前中颅窝的额骨、蝶骨及岩骨,CT上板障闭塞,骨小梁消失,密度均匀增高,呈磨玻璃样高密度,蝶窦、筛窦可闭塞。与该例病变影像学特点不同。
4、脊索瘤
好发于中线区域,颅底脊索瘤好发于蝶骨、枕骨连接处,呈慢性侵袭性生长;MR表现为圆形或分叶状骨质破坏,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改变,T2WI类脑脊液样高信号改变,增强扫描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CT表现为混杂密度或高密度,其内可见斑点状钙化影,周围骨质破坏。本病例位于中线偏侧,增强特点与脊索瘤不符合。
5、内生软骨瘤
罕见于颅底,好发于指(趾)骨、掌骨,也见于肱骨、骨盆、股骨、肋骨等。主要表现为球状或分叶状混杂软组织肿块,其内可见条状、结节状高密度钙化、骨化影,其内分隔呈明显高密度改变且边界清晰,皮质多保持完整,瘤软骨钙化成熟、完整;MR表现为明显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清晰,增强扫描可见瘤体呈边缘轻中度延迟强化。
综合上述分析后,考虑诊断软骨肉瘤可能性大,脊索瘤及内生软骨瘤待除外。
病例供稿:中国医院放射科任玲
专家点评本病例特点为右侧颈动脉鞘IV区可见一巨大结节影,病变表现为富血供实性软组织肿块影,肿块边界清楚,信号均匀,周围可见多发流空血管影。病变边界清楚,对邻近颈动脉压迫移位。符合该例病变所有上述表现的应考虑Castleman病可能。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强化明显,且均在较早的动脉期明显强化,病灶内及周边均见点条状的滋养动脉,动态曲线呈速升缓降型。该部位的鉴别诊断包括淋巴瘤和转移瘤。淋巴瘤常表现为多组淋巴结增大,信号均匀,包绕血管但不侵犯,表现为血管漂浮征。内部坏死少见,强化轻度到中度。淋巴结转移根据病例类型,常见于鳞癌或者乳头状癌,二者均可以出现坏死,而且侵犯邻近血管。病变内部出现多发流空的血管影常见于颈动脉体瘤,但是该病变位于颈动脉分叉处,常使颈内外动脉分叉扩大,下颈部的颈动脉体瘤几乎不见。颈部神经鞘瘤主要位于颈动脉鞘后方,病变内部可见囊变,坏死,边界清晰,实性部分可见强化。
点评专家:医院放射科夏爽教授
医看
参考文献:
1.Lwen,DZhang,ZGZhang.CTcharacteristicsofcervicalcastleman’sdisease.ClinicalImaging,,29(2):-3
2.刘玲等.颈部Castleman病影像表现及病理对照.中华放射学杂志,,44(3):-.
长按图片,识别▲
医侃(yikantime)
微博:
医看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医看」医生问答平台!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骗人吗北京白癜风十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