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别盲目输血
2018-10-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随着临床患者对血小板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血小板的供应一度出现紧张。血小板作为血液中的一种主要细胞,它和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合作,在血管受伤时能及时止血。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血小板数量相对稳定,在某些疾病影响下血小板数量会减少,低于正常值,这种情况就是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症主要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前者是指由于其他疾病,如恶性肿瘤、肝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等疾病造成的血小板减少。而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是指排除上述因素的、由免疫系统紊乱引起的血液系统疾病,病情可长期迁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统计每10万人中,就有5-10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
血小板减少症可引起出血,如小腿出现瘀斑;或是鼻出血、泌尿生殖道出血;手术后大量出血。严重的患者可出现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出血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专家提示,血小板减少症的确诊并不困难,关键是患者在出现瘀斑、出血等疑似血小板减少症的症状时,医院就诊,尽早确诊、早期治疗。
在血小板减少的情况下,患者最大担忧是出血引起的死亡,因此维持血小板数量是防治出血的重要环节。但专家强调,治疗是要使患者血小板计数提高到安全水平,而不是使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达到正常,只要不出血就可以。还有部分人的血小板数量很高,但它止血的功能也不好。所以应尽量避免过度治疗。
通过直接输入从他人血液中采集的血小板,是治疗血小板减少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急救方法。但输血是把双刃剑,给合适的患者以正确的血液成分,可以挽救生命,反之输血也可能带来感染性疾病、同种免疫反应、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过敏反应等一系列问题,会严重影响患者健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