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4点,教你避开quot骗子医院
2017-6-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五月,好多人都知道了这样一个名字:魏则西,这个医院、百度推广、医院承包体制以及医疗监管制度联系在了一起。面对网络医疗广告和难辨真假的治疗信息,我们又该如何避开这些网络陷阱?生前就读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魏则西在年4月被查出患上了滑膜肉瘤,为治病辗转通过百度搜索找到医院。然而,该医院用于为他治病的“生物免疫疗法”在国外早已淘汰。4次治疗、花费20余万元,却仍没有明显效果,最后耽误了寻求其他治疗方法的最佳时机,今年4月12日魏则西去世。这个“死在百度和医院之手的年轻人”牵扯出了“百度推广”和“莆田系”这些诟病已久的医疗乱象。1莆田系+百度竞价排名=医疗陷阱
生病之后,魏则西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好起来,继续他的学业。这次为他治疗的武警北京二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其实是一个早已经对外承包出去的科室,其背景是“莆田系”。
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的名字你一定听过,这些都是莆田人在全医院,人们将这医院简称为“莆田系”。
它们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做广告。从一开始的电线杆小广告,到让人脸红的报刊杂志,再到网络的百度竞价排名,营销手段可谓“与时俱进”。网友在搜索关键字时,最先看到的是那些交了费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又没有做出明显的区分,让人们误以为他们看到的内容就是正规的官方内容。莆田系正是通过百度的这种“网络营销模式”引导人们,跳进他们的陷阱。
2辨别网络上的医疗信息就连魏则西这样一个有能力对网络信息进行分析的年轻人,仍然落入“莆田系”网络营销编织的陷阱,可见“莆田系”这种轰炸式的宣传方式实在包装太艳隐藏太深。面对光怪陆离的网络信息,尤其是医疗宣传信息,我们该如何分辨真假?
1保证信息来源的权威性
▲医院网站弹出的咨询窗口
通过网络获取医疗信息,一定要注意信息来源。搜索结果中带着“推广”医院,都是竞价排名后的结果。医院有时病患会多到“挂不上号”,根本不需要做广告。
医院的网站,一键点入后就弹出凌乱的咨询对话框,声称是24小时在线咨询窗口,客服不断问你要不要咨询。网上诊疗的价值有限,还会占用医生大量时间,医院一般不会开通这类服务。
中国医学科学院健康科普研究中心主任袁钟提醒大家,借医院的官方网站、专业医学网站以及医院的医生网站。正规的医疗网站可以给病人提供正确的疾病知识,绝不可能通过网络问诊的只言片语给患者下结论。
2拒绝夸张的宣传方式
医院靠“90%治愈率”、“诺贝尔奖”、“中央电视台CCTV报道”、“哈佛大学”等吸引眼球的宣传方式抓住患者求医的急切心理,让他们放松警惕,最终骗取钱财。
北京大学男科病防治中心主任郭应禄院士曾说,他经常能看到各类言过其实的广告,比如肾病不需要透析了,糖尿病不用打胰岛素了等,这些广告怎么可能是真的?他提醒患者,对于这些十分夸张的说法,一定不能轻信,生病医院诊治,切忌有病乱投医。
3仔细查看医生信息
▲医院的专家信息,主要强调工作经验和精通各类手术
▲医院的专家信息,有详细的毕业时间和学术成就
医院都有几位“顶尖专家”坐镇,他们的履历看似光鲜,其实身份非常模糊。他们有时候会把媒体的报道或者与其他名人在一起的照片作为自己“医术高超”的证明。
据郭应禄院士讲述,他曾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和一个晚辈合影,第二天照片就医院的门口,还写着郭应禄是他们的高级顾问、特邀专家、名誉领导等。今后,如果对某位医师的身份有疑问,你可以去卫计委网站查询他们的资质。
卫计委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