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同一症状两种不同的诊断结
2016-12-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临床上,没有一个病人是按照书本上讲的一样,今天的两个患儿,起初症状基本一致,初步诊断也一致,通过仔细的诊疗过程,却慢慢发现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最终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特整理总结在此,与大家分享。
作者:鮀城乡医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以前上大学的时候,经常有老师说,临床上,没有一个病人是按照书本上讲的一样,生病的每一个人的情况都有可能是千奇百怪,所以医生是一门经验医学。医生成长的土壤源于临床,我们是患者的医生,患者是我们的老师。
今天的病例,来自近期收住院管理诊治的两个患儿,起初症状基本一致,初步诊断也一致,通过仔细的诊疗过程,却慢慢发现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最终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特整理总结在此,与大家分享。
年11月中下旬,S医院的儿科陆续住进了两个患儿,他们的初步诊断都是一致的,却最终走向了两个完全不同的诊断结果。到底是什么样的临床症状,让他们初步诊断基本一致?又是怎么样的诊疗过程、临床症状、检查结果,让他们最终的诊断、治疗方案、预后分道扬镳?且听我慢慢道来。
病例1:
病情介绍:患儿小P,男,1岁5个月,因“皮肤瘀点4天,发现血小板减少1天”于-11-22急诊入院。患儿4天前无明显诱因双下肢皮肤出现针尖样瘀点,无鼻、牙龈出血,无关节肿大,无腹痛,无发热,家属未予重视,无就诊,皮肤瘀点渐增加,逐渐出现在躯干、颜面部等全身皮肤,医院就诊,查血常规示血小板减少,为行进一步诊治,至我院儿科急诊就诊,拟“血小板减少症”收住我科。患儿发病以来,患儿无呕吐、腹泻,精神可,睡眠胃纳可,大小便正常。
体查:四测正常,Wt:10kg,神志清,精神可,无贫血貌,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颜面部、四肢、躯干)可见散在针尖样出血点,压之不褪色,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口腔无出血,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心肺腹部体查无特殊。
患儿皮疹情况如上图所示
(图片来自网络,本案例该患儿入院后未及时留下图片资料)
诊疗过程:患儿入院后,复查血常规及完善必要检查,提示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性大(血小板为:15×10^9/L),按《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建议》版,予儿童ITP一线治疗:丙种球蛋白2g/kg,共20g分2天输注;泼尼松1.5mg/kg。治疗后第二天丙球疗程结束,继续使用泼尼松,并在第三天复查血常规,提示血小板已上升至正常。初步考虑疗效完全反应,在血小板稳定1周后,泼尼松逐步减量至停药。患儿未再出现新发瘀斑瘀点,无发热,未见其他特殊症状,已择期出院,定期门诊复诊。
小P治疗前血常规
治疗后血常规
儿童ITP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限制活动,避免外伤;避免使用影响血小板功能药物;
2、根据血小板情况选择以下治疗:
①血小板<10×10^9/L,或出现危及生命的出血:用大剂量激素和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酌情输注血小板;②20×10^9/L>血小板>10×10^9/L,伴有出血或治疗要求:一线治疗,泼尼松1.5—2mg/kg*d,丙种球蛋白2g/kg分成2——5天使用,血小板稳定后激素逐渐减量至停药,一般疗程4—6周;③血小板>20×10^9/L,且无活动性出血的,征得家长同意,可暂予密切观察。
、如患儿出现激素丙球治疗无效、年龄较大、病程较长、全身症状(如发热、骨痛等)均应考虑是否存在系统性疾病,予完善抗磷脂抗体、抗核抗体、抗甲状腺抗体等检查。
医学界儿科频道投稿邮箱:yxj_ek
yxj.org.cn稿费:—00小编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医院在哪里北京白癜风治疗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