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会关注乳腺健康享受美丽人生肿
2017-1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在我们乳腺科医生的眼里,乳房是一个上下位于第二肋骨和第六肋骨之间,水平处在胸骨边缘和腋中线正中,平均直径10到12厘米,厚5厘米左右的柔软组织。对于一名女性来说,乳房是形体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的新阶段以它的发育为印记,血脉的延续依赖它的哺育。同时,乳房又是性器官的一部分,体现在性、爱和美三方面伴随女性的终生。每一位女性都希望拥有一对丰满、对称且外形漂亮的乳房,以展示自己女性的魅力。然而,乳房又是“多灾之地”,在女性的孕、产、哺乳、绝经前后常常发生侵袭乳房的疾病,尤其是乳腺癌,在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同时,还往往摧残着乳房的美学。作为一名乳腺外科医生,我想跟读者交流一下我在临床工作中的一些感悟,谈谈女性在人生的四个关键时期如何呵护自己的乳房,拥有健康才能享受人生。
蓓蕾初放的花季少女对于女性来说,青春期是指从月经来潮到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一般从13岁到18岁左右,乳房发育是重要的第二性征。乳房主要由乳腺叶、脂肪、结缔组织构成。乳腺叶系由乳管、乳腺小叶和腺泡所组成。从生理和审美角度上说,少女挺拔而高耸的乳房是少女成熟的表现,既是少女的天资之美,又是哺育后代之源。女孩进入青春期,做母亲的应及时向孩子解释戴胸罩的必要性并指导孩子如何选择佩戴大小适宜、质地柔软、弹性好、吸汗强的布质或针织品胸罩来保护乳房的发育,特别是在进行体育运动的时候更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乳房。少女长期穿过紧内衣或胸罩,会影响其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使乳腺管堵塞、闭锁,各种乳腺的不适症状便应运而生。临床上发现,乳房瘪小、乳房扁平、乳头凹陷、产后无乳等等现象往往与少女时期紧身束胸有密切关系。自青春期起,少女应养成自我检查乳房的习惯,以便及早发现乳房结节、硬块,一旦发现应及早看医生。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状况的改善,女孩的月经初潮和乳腺发育都已经出现了提前的趋势,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发现,一些家长盲目地给孩子服用保健品也可能对乳腺发育有一定影响。我曾给一个16岁的女孩在全麻下做了巨大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足足有2斤重。询问病史已经有两年时间,是逐渐增大的,一直以为是发育,直到夏天她母亲发现两侧乳房明显不对称才带着女孩来我们科就诊。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每年都会碰到很多这样的小女孩,假如孩子母亲和本人多一些自我保护意识,尽早就医,只需在局麻下做微创手术即可。看来学校和家长都要重视青春期教育啊!
风华正茂的年轻女性二十出头的年轻女性机体内雌激素分泌旺盛,雌激素水平过高,乳腺的上皮组织和纤维组织在雌激素的刺激下,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增生,从而形成纤维腺瘤。乳腺纤维瘤多为单发,约占75%,也可能是多发性的,肿块可发生于乳房任何部位,但是以外上象限最为多见。肿块大小多为1~2cm,一般不超过3cm,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呈分叶状,摸上去边界清楚,可在手指下滑动。乳腺纤维腺瘤通常无明显症状,往往在洗澡的时候被无意间摸到。偶尔会感觉有一点轻微的触痛或胀痛。肿块的大小不会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化,借此与乳腺增生区别。在门诊中,常常有纤维腺瘤患者要求医生开药,其实任何药物对纤维腺瘤都不起作用,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有一位27岁的患者,09年发现左乳下方有一肿块,椭圆形,活动度好,不与组织粘连,医院检查,诊断为乳腺纤维腺瘤,立即做了手术切除。今年上半年又发现左、右乳都出现肿块,且体积较大,于是来我院就诊,医院的手术做得不干净。我耐心地跟患者解释,医院手术做得不好,而是因为纤维腺瘤与乳腺组织对雌激素的敏感性较高有一定的关系。导致纤维瘤的原因没有去除,因此部分病例手术以后会再发生,尤其是本来就多发的病例。但是,乳腺纤维瘤的恶变几率很低,千分之一以下,并不需要所有纤维腺瘤都进行手术切除,一般只需要定期检查就可以了。比如:这周在门诊我又碰到一个22岁的年轻女性,双侧多发性纤维腺瘤,B超能够定位的大概有12颗纤维腺瘤,于是我建议部分大于2cm肿块切除活检,小肿块定期随访。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且又好发于年轻女性,因此,我们医生在手术治疗的同时会更多地从美学的角度考虑患者的需求。对良性肿块的手术,现在有微创、美容/隐蔽切口的开放手术,借助腔镜的手术等。在手术前,我们会认真细致地跟患者沟通,根据肿块的位置,根据患者的情况,告诉她手术的方式,切口的位置、长度、今后瘢痕的形状等,看她是否认可。如果腺瘤在乳晕附近,我们通常在乳晕旁做弧形切口,手术以后几乎看不出疤痕。对无微创手术指征或担心微创手术的残留,以及肿块位置无法行美容/隐蔽切口的,也可以采取经腋下腔镜辅助下的切除术。我们曾经为一位21岁的女大学生做了经腋下切口的腔镜辅助手术,切除了直径6cm的巨大纤维腺瘤,手术难度虽然增加,但是术后丝毫不影响乳房的外形及美容。如果年轻女性发现有纤维腺瘤不需要过度紧张,只是因为现在检查仪器先进,大家的健康意识比较强才导致很多小纤维腺瘤的诊断增多,只要坚持定期检查就可以了。当然,也有极少数纤维腺瘤在怀孕时会迅速增大,对今后的哺乳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我们通常会建议患者怀孕前到乳腺专科做个检查,或者手术切除,或者继续观察。母爱勃发的哺乳女性初为人母是女人一生中最有魅力的时期,哺乳使女性更具母性,更加沉着自信。美国癌症协会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时间长短是影响妇女患乳腺癌发病几率的重要因素,甚至超过了遗传因素。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母乳喂养超过六个月以上的女性,可以降低患乳腺癌几率5%。母乳喂养不仅有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女性的乳腺健康,这已经成为所有女性朋友的共识。急性乳腺炎是一个内因、外因作用的结果,外因就是细菌感染,乳汁是细菌很好繁殖的培养基,容易造成感染的发生。内因就是产妇本身的抵抗力弱,如身体营养状态不好,本身的免疫力低下,或者是过度劳累,睡眠不好,这都可以影响抵抗力。除此之外,如果乳腺的导管不通畅,乳头发生皲裂极易导致急性乳腺炎的发生。因此在哺乳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预防,比如:矫正乳头凹陷,防治乳头皲裂,促进乳腺导管畅通等等。预防乳腺炎的关键在于防止乳头损伤,避免乳汁瘀积,保持乳房清洁。比如:在妊娠后期,要经常用温开水清洁乳头、乳晕区,防止细菌滋生,并增强乳房皮肤的抗感染能力。每次哺乳尽量将乳汁吸空,就可以避免乳汁瘀积。医院今年也要开设产科病房了,到时候也将与产科合作开设哺乳期乳腺保健门诊,努力使急性乳腺炎对哺乳期女性的危害降到最低,让每一位母亲顺利度过哺乳期。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发展成乳房脓肿。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脓肿切开引流,为了避免对母亲及婴儿造成不良影响,我科采用脓肿持续闭式引流的保守治疗,使80%以上的哺乳期乳腺炎避免了切排手术,而且能够持续哺乳,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绝经前后的多事之秋女性过了四十,仿佛进入了人生的秋天,儿女渐渐长大,事业有了成就。然而,这也是人生中的“多事之秋”,在我国,85%的乳腺癌患者都处于这个年龄段。在我们乳腺外科门诊中,差不多有90%的患者是因为乳腺增生来就诊的,疑问最多的就是——“乳腺增生是否会变成乳腺癌?”从医学上讲,乳腺增生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乳腺的一种生理性变化。女性在绝经之前,乳腺受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调控,会有周期性地胀痛。雌激素会使乳腺的腺体、腺管增生,而孕激素会促使它退出、复旧,所以乳腺每个月受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调控会有增生和复旧的过程。除此以外,疲劳、心理状态、工作压力等因素也会使机体的内分泌环境发生变化。不少乳腺增生患者都会过度恐慌,担惊受怕。事实上,乳腺增生是不需要治疗的,其癌变率也很小。我常常跟乳腺增生的患者说:“女人有乳腺增生就像男人有前列腺肥大一样很普遍。”在月经前有乳房胀痛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在月经前后都有胀痛就应该到乳腺专科检查以确诊。我建议40周岁以上的女性,应该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检查,每2年做一次乳腺钼靶检查。乳腺钼靶检查可以在乳腺癌患者还没有任何“蛛丝马迹”的时候,就准确地检测到病灶。在医院许多患者就是凭借钼靶这一早期筛查的利器,第一时间发现了手触摸不到的很小的乳腺癌肿,为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因为在门诊中遇到越来越多因为乳腺增生而产生恐癌心理的患者,在今日早报的名医大讲堂和钱江晚报的名医公开课上,都以《寻找乳腺癌的蛛丝马迹——谈乳腺增生和乳腺癌的区别》为题做了科普讲座,主要目的在于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我常常跟科里的年轻医生说,我们乳腺科医生需要不断提高鉴别良恶性肿瘤的能力,不能只是单纯依赖钼靶、B超等影像学诊断结果,必须与患者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做详细的问诊和物理检查(就是乳房的触诊),再做出综合的分析和判断。两年前,有一位84岁的离休老干部被儿女硬拉来看门诊,她在老干部体检中发现B超有强光点,钼靶片上有钙化点,医院都认为可能是乳腺癌,需要手术治疗。我经过仔细的问诊,了解了老太太常年服用在国外的儿女给她带的含有丰富雌性激素的保健品。通常这个年龄段的女性乳腺都已萎缩,而她因为雌激素摄入较多,乳腺还没有呈现萎缩的状态,影像学检查中仍然可以见到乳腺质地不均和结构紊乱的表现。排除了乳腺癌的可能,老太太感觉仿佛又捡回了一条命。现在这位老太太还很健康地生活着。为了寻找“乳腺癌的蛛丝马迹”,最大限度地避免误诊和漏诊,医院会联合医院的B超室、放射科、病理科等相关科室定期开展疑难病例的讨论会,医院先进的仪器,如数字化钼銠双靶机以及三维立体定位仪,乳腺磁共振等,大大地提高了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使乳腺原位癌(即零期乳腺癌)的诊断率达到了15%以上,这类乳腺癌患者手术后无需化疗,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保乳保腋或重建,尽最大可能保持健康美丽的外形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给乳腺癌患者带来了福音,乳腺癌的临床诊治越来越规范,对于乳腺癌的手术治疗,从“最大的可以耐受的治疗”发展到“最小的有效治疗”,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可以做保乳保腋手术。以前,乳腺癌手术常规要做腋淋巴清扫,腋淋巴清扫术通常会给患者造成上肢水肿和上肢活动障碍,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腋淋巴清扫,减少手术并发症,目前我们已经广泛开展了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前哨淋巴结是指乳腺淋巴回流系统第一个进入的淋巴结,由此再向其它淋巴结转移。打个比方,我们杭州地铁一号线开通了,从城站火车站去武林广场乘地铁要经过的第一站就是涌金门站,如果把肿瘤细胞比作城站火车站——肿瘤的原发部位,如果在涌金门站没有搜寻到肿瘤细胞,那么就不可能到达凤起路站和武林广场站。涌金门站就是肿瘤的前哨淋巴结。在手术前做前哨淋巴结活检,以明确有无转移,如果没有转移就可避免不必要的淋巴结清扫术。经过保乳和保腋手术的乳腺癌患者,术后完全没有大手术的痕迹,外形和功能都得到了最佳的保护,当然不是所有的乳腺癌的手术都适合保乳,保腋,还是需要乳腺外科医生根据病人的情况和意愿与病人共同进行正确的选择。
当然医院也成功地开展了乳房重建手术以及乳腺肿瘤整形术,越来越多的曾经被“一刀切”的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后完成了正规治疗,经过2~5年以上的观察无肿瘤复发征象,或局部复发低危因素的患者可以选择II期重建。如果有保乳意愿,我们可以在保乳同时进行整形修复,使保乳手术后更好的乳房外形。有的乳腺癌患者虽然不适合做保乳手术,但是可以在切除患侧乳房的同时进行I期重建,相比II期重建,不仅可以免受二次手术的痛苦,还减少了医疗费用。这些都是乳腺外科发展的方向,也是所有乳腺外科医生为了能够让乳腺癌患者重拾健康美丽的身体和心态必须继续努力的方向。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让美丽与健康共存是我们乳腺外科医生不懈的追求。我希望所有的女性朋友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把乳腺癌扼杀在萌芽状态,保持乳腺健康,享受美丽人生!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