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病例有意思,骨折偶遇骨肿瘤的经验分享
2017-1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文丨
何斌来源丨骨今中外APP(本病例为骨今中外独家发表,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何斌患者信息:
女,65岁,农民,因"摔伤致右大腿肿痛、活动受限3+小时"入院。
查体:
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情况:右大腿皮肤完整,肿胀以中下段明显,右大腿中下段畸形,压痛、叩痛明显,纵向叩击痛阳性,扪及骨擦感,右髋关节、右膝关节活动受限,右下肢较左下肢短缩约2cm,右下肢肌力、感觉正常;右足背动脉搏动可扪及。DR检查:右股骨远段螺旋形骨折,断端分离、轻微错位。右股骨下端软组织影内散在斑片状高密度影,考虑异物。
初步诊断:
右股骨下段螺旋形骨折(AO33-A2)。
入院行右股骨CT:右侧股骨远段螺旋形粉碎性骨折,断端骨髓腔内异常结构影病理性骨折可能性大,伴髌上囊可积脂、积液,建议MRI平扫+增强。右侧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内多发斑点状高密度影,考虑体内异物或钙化灶。
再行右股骨MRI:右侧股骨远段螺旋形粉碎性骨折,断端骨髓腔内异常结构影病理性骨折可能性大,伴髌上囊可积脂、积液,建议MRI平扫+增强,考虑肿瘤。
考虑诊断:
右股骨下段螺旋形病理性骨折(AO33-A2);
右股骨下段病变待查:肿瘤?
入院后患肢皮牵引,预防血栓等治疗,请相关科室会诊,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后,择期行右股骨下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病灶清除(液氮处理)+取髂骨植骨、人工骨植骨术手术治疗。术中见右股骨下段长螺旋形粉碎性骨折,骨折断端完全分离移位,骨折远近端髓腔内物质刮出,无骨样沙粒样物质。术后病理诊断提示高分化软骨肉瘤。切口愈合后到肿瘤科进一步治疗。
软骨肉瘤特点:1.发生于髓腔的软骨肉瘤可出现斑片状、虫蚀状和囊状溶骨性破坏,发生于骨干髓腔者可呈大囊状骨破坏区,骨皮质内缘吸收,肿瘤生长较慢时,可使骨皮质变薄、膨胀,骨皮质被穿破时,可引起骨膜下新生骨,一般较轻,偶见皮质旁有针状骨。
2.瘤软骨钙化是最基本且具有特征性的表现。当肿瘤局限于髓腔时,瘤软骨钙化较少,突破骨皮质向软组织内生长时,则很快出现软组织肿块,其中可见密度不等的钙化。继发于骨软骨瘤者,瘤软骨钙化多,密度不等。瘤软骨钙化呈环状、半环状、屑状以至点状。钙化是分化较好的瘤软骨细胞基质内钙盐沉积。已钙化的瘤软骨可被周围生长活跃的瘤细胞破坏,从而缩小或消失。骨软骨瘤恶变为软骨肉瘤时,常见骨旁有密度很高的分叶状钙化带,是原骨软骨瘤的钙化;恶变后的肿块中,其钙化少而分散,且模糊。
3.继发性软骨肉瘤可出现象牙质样瘤骨。发生于软骨瘤和骨软骨瘤恶变者,瘤骨位于原发肿瘤和恶变为软骨肉瘤的交界处。
4.当原发软骨肉瘤突破骨皮质后、继发于软骨瘤者、软骨肉瘤切除术后复发者均可形成巨大软组织肿块,其中可见数量不等、密度不同的瘤软骨钙化。
软骨肉瘤如何鉴别诊断?1.成软骨细胞瘤
良性肿瘤,多数学者认为其来源于骨骺软骨,病程较长,平均2年以上。常见部位是长骨骨端中央或偏心生长,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溶骨样破坏,皮质隆起变薄,可有不规则钙化及粗糙纹理,但其边界清楚,大体标本见周边硬化,瘤壁有不规则骨嵴隆起。突出骨外则皮质变薄或仅有纤维包膜。
2.内生软骨瘤
是常见的良性软骨肿瘤,包括孤立性内生软骨瘤和多发性内生软骨瘤两种。有学者认为该病本质是干骺部软骨发育异常,常见部位是手、足小骨,孤立或多发性溶骨性改变,有散在钙化,可发生病理性骨折,但肿瘤不侵袭软组织。
3.骨软骨瘤
是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是边缘型软骨肉瘤的“癌前病变”,发生在长管状骨干骺端,为一生长缓慢无痛性肿块,X线有的如鹿角样,有的如鸟嘴样小突起,有的像山丘样隆突,压痛不明显,当肿瘤在短期内增长快,疼痛加剧,且成人软骨帽盖厚度大于1.0cm,儿童青少年大小3.0cm时应考虑恶性变。
4.软骨瘤
肿瘤内也有散在砂粒样钙化点,但较软骨瘤小且数量亦少,骨皮质完整,无骨膜反应。
5.骨肉瘤
该由肉瘤性结缔组织演变成的肿瘤性骨样组织和骨组织组成。骨肉瘤含有的肿瘤骨具有特征性。
6.软骨纤维样肉瘤
从组织排列形式来看呈良性损害,复发率低。
这个病例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希望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觉得不错,请点赞!↓↓↓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