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村民搅拌砂石发现一地雷警方妥
2017-6-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村民搅拌砂石发现一地雷警方妥善处置成功销毁
11月22日上午,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后,歙县王村派出所成功将一枚历史遗留的防步兵地雷安全销毁。
近日,王村派出所接到王村镇升庄村村民朱某报警求助,称自己捡到一枚地雷,请求民警帮助。民警立刻赶到现场,经询问得知,朱某在家搅拌砂石时,在砂石中发现一枚“不明物”,清理后,发现该“不明物”竟是一枚地雷。
民警经现场查看,发现确是一枚防步兵地雷。民警第一时间报告县局治安大队,治安大队立刻联系民爆公司人员赶赴现场,民警同民爆公司人员将地雷安全转移至歙县碧龙湾工地。11月22日上午,碧龙湾工地响起一声爆炸声,地雷被成功销毁。
民警提醒群众,流散在民间的炮弹、地雷虽已遗弃多年,但还有很大杀伤力和危险性,有的甚至可能携带毒气,群众发现后千万不要私自处置或收藏,应该第一时间报警,由警方统一销毁。
小猪“捉迷藏”民警来帮忙
11月24日,歙县公安局富堨派出所果断判明警情,细致开展工作,快速为群众找回走失牲畜,得到群众赞扬。
当天7时许,富堨镇仁里村一程姓老汉报警称,其家养的13头小猪失踪了,怀疑被盗。接警后,派出所民警立即赶往程老汉家。经了解得知,程老汉与老伴养了一头母猪,前不久生了13头小猪(市场价约元),两位老人准备过几天将小猪出售,置办一些入冬物品,谁知早上起来喂食时发现小猪不见了,这可急坏了程老汉夫妇。经现场勘查,民警发现小猪被盗可能性极小,考虑到近日天气转冷,小猪很有可能到别的地方去“取暖”了,于是民警兵分两路,一路以程老汉的居住地为中心展开查找,一路会同村干部开展走访了解相关线索。
经过半个小时的寻找,最终民警在程老汉家后面小土坡上的一个稻草堆中找到正在睡觉的13头小猪。当看到丢失的小猪再次出现在自己面前,程老汉激动不已,一个劲地感谢。
“徽商文化与当代价值”座谈会28日歙县召开
继11月10—15日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非遗”大展后,“徽商文化与当代价值”学术座谈会将于11月28—30日在歙县召开。
会议将邀请全国各地近百名专家、学者以“徽商文化与当代价值”为主题,围绕徽商文化及精神的内涵与特征、徽商文化的当代价值、徽商精神的当代弘扬、徽商资源的当代利用、历史时期徽商专题研究等,进行座谈、考察、研讨。
此次会议由光明日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主办,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共歙县县委宣传部承办。
歙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古徽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素有“文化之邦”、“东南邹鲁”、“程朱阙里”之美誉,是“徽文化”的核心发祥地,更是徽商之故里,曾创造出“无徽不成镇”的徽商传奇。
徽商是明代中叶至民国时期活跃于中国商界的著名商帮之一,是长期执中国商界牛耳的一支商业劲旅。作为商业巨擘,徽商凭借“徽骆驼”精神,顽强拼搏,勇于创新,称雄商界数百年,在中国乃至世界商业文明史上创造了一个个商业奇迹,并在中华文化发生、发展、走向辉煌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徽商及由其创造而生的徽商文化、凝练而成的徽商精神,是属于中国乃至世界的丰厚遗产和宝贵资源。“徽商文化与当代价值”学术座谈会的召开,对传承徽商文化,弘扬徽商精神,服务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寒流下的黄山
11月24日开始,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市出现明显降雨降温天气,26日、27日,山区最低气温可能低于0℃。入冬以来,最强寒流来袭,送温暖、话影响、在坚守、看现象……让我们一起看看——
11月25日,马路上行人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在凄风冷雨中小心前行。(樊成柱/摄)
送温暖:爱心送到王华家
大幅降温的消息将前些日子说要去王华家里看看的慰问之行提前了,同时也宣告市红十字会岁末年初的“博爱送温暖”活动正式启动。11月23日下午,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张松一行驱车赶往歙县长陔乡长标村,前往不久前不幸病故并捐献眼角膜的王华的家中。
王华,这个不幸的农村青年罹患罕见的恶性肿瘤——滑膜肉瘤,虽经社会各界爱心救助,最终宣告不治。“博爱送温暖”活动首站选择在王华家,即是对其临终大义捐献眼角膜表示敬意,也对其家人所处生活困境表示关心和慰问。车行2小时,抵达长标村村委会门前广场。王华的父亲王胜仁和王华的表哥迎了上来,领着慰问人员一行朝着家里边走边说:“社会上的好心人真是多,王华生病了,好多人捐了钱,王华走了,又有好心人资助他的女儿。”
王胜仁一家老小住的是一座土屋,门旁丢了只香炉。跨进门槛,进了堂前,破旧的墙边凌乱地堆着一些爱心人士送来的物品。穿过堂前,就是黑咕隆咚的厨房,前后左右不见住的地方。见记者纳闷,王华的表哥说人睡在板楼上面。
见到来人,王华的奶奶坚持要倒水泡茶,得知是为孙子而来,老人顿时眼泪止不住。张松安慰道:“天气冷了,元旦、春节也快到了,我们怕到时候下雪结冰,车子进不来,就今天赶过来了。这里是两床被子,还有元慰问金,表示一份关爱。”说话间,王华的女儿自个从学校回来了,背着小书包进了家门。放下书包,换上漂亮的靴子,一双小手摸着鞋面,像在擦拭,也像在抚弄,接着低着头,摆弄着手指。一把搂住坐在跟前的重孙女,王华的奶奶止不住老泪纵横。
“有好心人帮他在城里找了当保安的工作,还可以把小孩带在身边。”看着姑父王胜仁,王华的表哥告诉记者。“我把孙女带进城里了,家里老人怎么办?”王胜仁望着年迈的母亲,道出了自己的为难,“现在我要挑起家里的大梁,老的小的都要照顾到。”
临别,王胜仁执意要送到村委会,王华的奶奶也牵着重孙女的小手一路跟着。王华的表哥告诉记者,“有好心人叫我们不用为她的上学和生活犯愁,他们会帮她、帮我们的,还征求我们的意见说,想把孩子带到他们身边,和他们的孩子一起过。”
在坚守:低温工作不懈怠
一夜之间,气温骤降,寒风瑟瑟,街上的市民个个包裹严实,行色匆匆。在一片寒意中,却有一些人仍然坚守在户外的岗位上。
11月25日早晨,大风和雨水不时刮动着路边的树木,树叶被吹落在地。“昨晚刮大风,今天地上全是落叶,比平常要多很多,特别是银杏树,几乎是一边扫一边落。下了雨,叶子黏在地上很难扫起来。”一位环卫工如是说。记者观察到,由于气温骤降,不少环卫工人都戴上了帽子和手套:“早上来上班真的很冷,风吹到脸上就像刀刮一样,但是真正工作起来就不冷了。”
记者又采访了中心城区新园东路上交警直属一大队一中队的协警张弛。他说,早上7点半早高峰开始,就要开始工作了,那时候温度相对降低,能明显地感觉冬天来了,“气温骤降对工作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在打手势指挥交通时,能明显感觉到没有前两天顺畅了。虽然冷,但是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我们一定会做好,不会因为天气受到影响。”张弛笑着说。
“今天早上送了8个单子,下雨那会儿我刚好在路上,因为头盔前面的挡风罩不能放下来,否则会遮挡视线,所以雨水全冲刷在脸上,我觉得快要冻僵了。”说话的人是金环,一名跑腿员。作为户外工作者,这个群体对气温骤降感受颇为深刻。问及防寒措施,金环指着摩托车上的装备说,已经安装了手套和挡风板,除此之外,自己还穿了护膝和厚的羽绒服,再加上头盔,稍微能抵御一点寒风,但是突然一下子降温,说实话还是有点没法适应,“不过,工作还是不能耽误的。”11月25日早晨,瑟瑟寒风中,环卫工人汪转兰在中心城区北海路上清扫地面上厚厚的树叶。(程向阳/摄)
话影响:菜价波动微上涨
本周,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市最低气温将降至-1℃。菜场里蔬菜卖得怎么样?价格有没有出现大幅上涨?11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屯溪区农产品批发大市场进行采访。
市场部经理王世民表示,目前市场蔬菜日均供应量为吨,整体批发菜价较为平稳。“最近的天气对本地叶类菜影响不大,加上最近外地菜供应充足,所以整体来说蔬菜价格波动幅度不大,在10%上下浮动。”王世民介绍,菜价波动一般和天气、货源等多方面因素有关。目前本地蔬菜还没有全部下市,市场上的叶类菜仍以本地供应为主,茎类和果类主要以外地供应为主,“预期价格不会有太大变动,基本上保持正常供应,但如果之后遇到恶劣雨雪天气则会有所波动。”
根据市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11月24日的监测数据,列入监测的22种常规蔬菜品种价格与11月19日相比,呈“7涨15平”态势。价格上涨的品种分别是小青菜、白萝卜、茄子等,大白菜、芹菜、西红柿等其它蔬菜价格没有太大的波动。其中,列入整体均价统计的12种蔬菜均价为2.69元/斤,比11月19日的2.64元/斤略有上涨。
价格监测中心工作人员杨培云告诉记者,尽管近期我市阴雨天气较多,但蔬菜生产、运输、销售未受到明显影响,总体价格较为平稳,部分蔬菜微幅上涨。杨培云表示,随着气温下降,如果遇到恶劣天气影响,蔬菜产量和上市量会有所减少,蔬菜价格会有波动的情况发生,部分蔬菜品种价格将会出现小幅上扬态势,“市物价局将继续监测我市农副产品市场行情,密切白癜风用什么中药治疗治白癜风西宁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