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霞老师精彩点评睾丸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2016-12-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提供:徐国萍大理学院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整理:芳芸、涣涣

来源:华夏病理学网

病史:男,22岁。睾丸肿大就诊。

检查:送检睾丸大小10.0×9.0×7.0cm,切面:睾丸大部分区域被肿块取代,切面均匀、质实、黄白色。

葛霞老师点评:

睾丸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梭形细胞亚型

根据:年WHO肿瘤组织学分类将横纹肌肉瘤组织学分型分为三大类:

A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包括梭形细胞型、葡萄簇样和间变型3种亚型

B腺泡状横纹肌肉瘤:包括经典型和间变性

C多形性横纹肌肉瘤

1、

(1)横纹肌肉瘤好发于15岁以下婴幼儿和儿童,青少年也较常见,45岁以上罕见;

(2)各亚型也与年龄有关,如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和葡萄族样肉瘤好发于婴幼儿和儿童,腺泡状横纹肌肉瘤好发于10-25岁的青少年,而多形性横纹肌肉瘤多见于中老年;

(3)肿瘤的部位也与年龄有关,如发生于膀胱、前列腺、阴道和中耳者以婴幼儿为主,发生泌尿生殖道者,主要位于睾丸旁或四肢者,则为青少年;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好发于儿童、青少年,成人也可发生,最常位于睾丸旁。本例为青年男性,22岁,位于睾丸旁,为该型的最常好发部位。

2、临床表现单侧睾丸无痛性肿块。

3、大体:睾丸大小10.0×9.0×7.0cm,切面:睾丸大部分区域被均匀、质实、黄白色的肿块取代。(注:从原单位大体来看,肿瘤发生睾丸旁,累及睾丸)

4、组织学上以梭形细胞为主,弥漫分布,部分可见纤维组织分隔梭形瘤细胞,似呈巢状结构;部分区域细胞稀疏,间质黏液样变性,与密集排列的梭形细胞相间分布,本组切片部分可显示此图像;部分细胞以圆形细胞为主,细胞界限尚清,核深染,未见核仁,胞浆红染致核偏位,也见带状、蝌蚪样、大圆形细胞,胞浆嗜酸性增强,核大、且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核浓染、偏位,部分瘤细胞核仁明显,核分裂多见。

5、原单位免疫组化标记Des+、CK-、CD30-、PLAP-。

免疫组化标记的种类偏少,至少对本瘤具有价值的标记物如Myogenin、myoglobin、MyoD1应该做,出现阳性则才更具有说服力,同时还应加SAM、MSA、H-caldesmon以排除平滑肌肉瘤。

关于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







































治白癜风的中药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最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yfbf/10020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