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病例舌前部外中胚叶软骨黏液样肿

2016-11-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提供:杨春蓉湖北医院病理科

病史:男,36岁,舌背前部肿物2月,无明显疼痛。

标本名称:舌背部肿物

大体所见:带皮不整形组织一块,1.5×1.0×0.6cm,皮下可见直径0.2cm肿物,色灰白,质稍脆。

Renghis:

看完图片后没有头绪,发生在舌,还是首先需要做AE1/AE3除外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其次是涎腺来源肿瘤,间质黏液样变性的涎腺肿瘤最多的还是多形性腺瘤,再次考虑的是横纹肌肉瘤和血管源性肿瘤(实体性生长的毛细血管瘤?)。

需要进一步做免疫组化:AE1/AE3、P63、S、CD34、CD31、desmin、α-SMA、Ki-67。

香溪鲟:

免疫组化结果:K[AE1/AE3](-)、Vimentin(+)、SMA(+)、Desmin(-)、P63(-)、MyoD1(-)、Calponin(-)、S-(+)、Ki-67(5%-10%)、CD(-)、CD34(血管+)。

我也倾向是低度恶性的,但的确没有方向了!

海上明月:

从生长方式、粘液样基质、细胞形态和增殖活性看,初步考虑为中间型软组织肿瘤(低度恶心潜能)。具体分类,就目前的资料有点困难。间叶源性的可能性大,神经源性也需要鉴别或排除。

有没有如下标记:CD68(Kp-1)、CD57、NF、B-catenin、melaninA、CK5。

SMA和calponin的标记有点矛盾。能否标记MSA重复一下。

本例IHC显示:S-阳性;vimentin阳性。

考虑诊断:“舌前部”间叶来源肿瘤,首先考虑为外中胚叶软骨黏液样肿瘤。

这个医院王坚教授也看过。王坚主任认为:如果这个病例S-阳性,考虑是外中胚叶软骨黏液样瘤。

口腔——舌前部外胚间叶软骨黏液样瘤Ectomesenchymalchondromyxoidtumour(ECT)oftheanteriortongue

发生在舌前部的良性外胚间叶软骨黏液样肿瘤。在年,首次有19例病例报道。后来,陆续又有一些病例的报道。报道年龄范围从9到78岁,无性别倾向。

多数肿瘤为存在于舌背黏膜前部无症状的,缓慢生长的实性结节,质硬或软,有弹性。切面为胶冻样,偶有出血灶。

肿瘤通常界限清楚,但无包膜。有时,肌纤维和神经束内陷在肿瘤内。肿瘤由圆形,杯状,纺锤形或多边形细胞构成,细胞核大小一致,有中等含量弱嗜碱性的胞质。有些肿瘤核有多形性,染色质密集,多个核,但有丝分裂少见。另外,有报道出现黏液囊肿样的改变。pH0.4和2.5时阿尔辛蓝染色阳性,但细胞外基质黏蛋白卡红弱阳性。PAS染色阴性。在镜下鉴别诊断中,应排外其他黏液性或软骨性疾病,如局灶性黏蛋白沉积症、黏液潴留、软组织黏液瘤、神经鞘黏液瘤、纤维性病变的黏液变性、软骨肉瘤、软骨样迷芽瘤和多形性腺瘤或来源于小涎腺肌上皮瘤的变异。

在几乎所有报道的病例中,多克隆和单克隆抗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反应阳性,大多数病例中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阳性,而S-、CD57和平滑肌肌动蛋白染色结果不一致。

瘤细胞可能来源于未分化的外胚间叶前体细胞,从神经嵴迁移而来。治疗方法采用外科切除,复发率非常低。

请见文献中病例

ShogoTajimaKenjiKoda,AcaseofaCD56-expressingectomesenchymalchondromyxoidtumorofthetongue:potentialdiagnosticusefulnessof







































临证经验微创埋线治疗痤疮拯救我们的
武汉皮肤病专科医院武汉看皮肤科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yfbf/10006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