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榔头和凿子打开枕下骨板,但肿瘤却没找到
2019-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专家门诊
合理用药
热点聚焦
手术日
医学史
医学史生动鲜活的历史瞬间手术死亡率从85%下降到1%,我们人类究竟是怎样战胜听神经瘤的?在本人之前一篇《血腥三角:听神经瘤手术史》中,我们曾经讲过,奥地利考古研究小组在距今年前的古尸颅内发现了听神经瘤,这是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古老听神经瘤病例。今天,我们再次回顾下这段血腥漫长的医学史。
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等解剖学家的著作中就已阐述关于人脑解剖和后颅窝肿瘤,尽管由于当时人体解剖属于禁忌,所记载文字相当隐晦,但这可视为人类对听神经瘤的最早探索。年,荷兰医生桑迪·福德第一次确切描述了“听神经瘤”这一专用名词。据载,他在尸检中发现1例听神经瘤,该病例生前有单侧耳聋病史,打开硬脑膜后发现与听神经粘连紧密的实性肿块并带有包膜。
第一次描述听神经瘤的临床症状的,是LevequeLasource。年,他这样记载:患者有眩晕、头痛、视力下降、耳鸣、耳聋及肢体麻木等。
年,CharlesBell爵士首次系统地描述了听神经瘤的症状和尸检报告——
患者20岁起出现左侧舌体烧灼感,在1年中逐渐加重,并蔓延至其口、面、头部……逐渐丧失左侧舌体感觉……21岁起出现阵发性剧烈头痛伴呕吐,1年后出现言语含糊不清,左侧咬肌、颞肌瘫痪,伸舌偏左,左侧听力丧失……患者消瘦、卧床,并伴脑后疼痛,最后患者死于误咽所致窒息。经尸检发现小脑幕下一鸽蛋大小肿块,肿块内含有尿色囊液,肿块占据整个桥小脑角,压迫桥脑和小脑,突入内听道,三叉神经受压变扁……面、听神经从距脑干发出1/4英寸处直至内耳门完全被肿瘤包裹。年,Cruveihier第一次把单侧进行性听力下降与桥小脑角肿瘤联系在一起。在对一名26岁女性病例进行尸检前,他了解到该病例有单侧听力下降和头痛、昏迷病史,因此猜测该病例可能为后颅窝肿瘤,尸检结果证实了他的猜测,同时见内耳门扩大,肿瘤相邻颅神经扭曲。
19世纪初,听神经瘤的起源曾引起极大的争论。年,解剖学家TheodoreSchwann第一次确定肿瘤来源于神经鞘膜,后人为了纪念他对听神经瘤病理的伟大贡献而将神经鞘膜肿瘤命名为雪旺细胞瘤。但之后的大半个世纪,其神经来源却长期未能确定,直到年,Sternberg才确认听神经瘤来源于第八颅神经,从而正式启用听神经瘤这一专业名称。
18世纪中叶,尽管对听神经瘤的临床探索已经开始,但是因为受限于细菌学、感染学、影像学、麻醉学、临床诊断、手术器械等多学科发展的整体落后,无法开展听神经瘤的外科治疗。尽管Morton于年在麻省总院成功进行了第一例全麻手术,但入颅手术仍风险极大,患者往往死于感染。直到年巴斯德研究所的Lister发现微生物与感染的关系,并提出外科手术消毒原则,医学界才真正获得了外科手术的两大有效武器—麻醉和消毒。
19世纪90年代,随着HughlingsJackson、Oppenheim、Babinski等在颅脑生理学上的突破性进展,神经科医师对颅脑功能性解剖的认识不断深入,对听神经瘤症状有了合理的解释,能够根据临床表现如头痛和视乳头水肿来诊断听神经瘤,并能根据不对称性听力下降辨别肿瘤的侧别,以及是否伴有小脑共济失调判断幕上或幕下肿瘤。但这些成果和进步仍然无法早期诊断肿瘤,患者被诊断时往往已是肿瘤末期,濒临死亡。因此,这一时期的听神经瘤无一例外都是压迫脑干、侵犯颅底的巨大肿瘤。
随着神经科学和外科学逐渐融合,各国相继报道听神经瘤手术。
——年,vonBergmann首先尝试完成第一例听神经瘤手术,但在行颅骨凿开后患者即死亡,术者并未见到肿瘤,因此多数医师尤其是美国医师不承认这次手术探索。
——年,纽约神经科医师Starr与外科医师McBurney合作行后颅窝听神经瘤手术,术中使用榔头和凿子打开枕下骨板后,见小脑肿胀明显,术中必须切除多余的脑组织,但肿瘤并未被切除,患者于术后12天死亡,尽管这次手术不成功也没有正式报道,但却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听神经瘤手术尝试。
——年,Balance报道了1例经二期手术成功切除后颅窝肿瘤的病例,且患者术后存活很长时间,但因该患者术前无听力下降表现,术中所见肿瘤位于岩骨背面,听神经瘤的诊断并不能明确,术者将其称为岩骨背面的“囊性纤维肉瘤(encapsulatedfibro-sar北京白癜风治疗好北京哪家医院能治好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