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灸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018-9-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今日推荐文章:病例分享之麦粒灸治疗血小板增多症

看过之后大家可以在文章底部留言区写下您的疑问或者想法,我们一起交流学习。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液病中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自发性皮肤瘀点或瘀斑,粘膜及内脏出血。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者常为自限性,多见于儿童;慢性者以青年女性为常见。本病相当于中医的“斑疹”“血证”等病症。急性者是因热毒内蕴,迫血妄行;慢性者多为肝、脾、肾等脏器虚损,虚火灼络或气不摄血所致。

1.热毒内蕴

起病较急,斑色紫赤,量多成片,常伴有衄血、尿血、便血,血色鲜红,或有发热,五心烦热,小便黄赤,舌质红绛,苔薄黄或黄燥,脉滑数

2.阴虚火旺

发病较缓,皮肤紫斑时轻时重,斑色紫红,下肢为多,或有鼻衄、齿衄,月经过多,常伴潮热颧赤,心烦盗汗,头晕健忘,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3.气不摄血

病情迁延,紫斑稀淡,反复发作,遇劳加重,或兼鼻衄、齿衄、尿血、便血、月经过多,面色无华,神疲倦怠,失眠纳差,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细弱。

大椎、膈俞、脾俞、肾俞、中脘、关元、血海、足三里。

针对此病,麦粒灸疗效最好,因此,以上穴位为麦粒灸的艾灸穴位。

病案分享

原文如下:

灸法是我国传统医学——针灸中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内经》讲:“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且灸法有几千年的历史实践和大量验案,内涵深邃,功效神奇。本文介绍的是用灸法成功治愈的一例中西医没有特殊疗效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案。

一基本病况

患者武某、性别男、年龄84岁。

年6月中旬,患者因嗓子不舒服而引起咳嗽出现痰中带血,6月21日前医院做胸肺X线检查未见异常,喉镜检查看不到明显的出血倾向。为保险起见,又做了肺部CT断层扫描,结果也未见异常,只有陈旧性的钙化点。于是按炎症处理,静脉点滴阿奇霉素三天。

8月初,发现上腹部及大腿外侧出现瘀斑,因家里养着宠物小狗,误以为是小狗在身上玩耍造成的,过了几天上肢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瘀斑。8月8医院,做血液生化检查,检查项目有:出凝血时间、血脂、血流变、空腹血糖。检查结果均为正常。但在血液常规检查时发现血小板为37×10″9/L,于是在8月10医院血液科。

入院时,患者精神状态良好,活动自如,食欲正常,无任何不适。入院后检查,血压/82mmHg,心电图(—),胸肺X线透视(—),腹部B超(—),腹腔螺旋CT检查(—)。实验室检查:血液生化各项指标正常,血常规正常,血小板8×10″9/L,下午又重新复查血小板为3×10″9/L,急查血型,联系血小板,当晚输血小板1个单位。第二天一早查血小板为10×10″9/L,做骨髓穿刺检查,急输血小板1个单位、甲强龙40mg。由于使用激素,血压和血糖都快速升高,8月12日一早查空腹血糖7.4mg,餐后血糖8.7mg,血压为/mmHg。骨穿结果:原发性的血小板减少症。

为慎重起见,家属又将骨髓片医院血液病研究室请专家会诊。骨髓细胞学检验报告为:1.骨髓增生活跃,脂肪滴多,M/E=3.58/1,2.粒系占59.0%,分叶核粒细胞比例高,成熟粒细胞浆中颗粒粗大。3.红系占16.5%,有核红细胞及成熟红细胞大致正常。4.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无明显异常。5.全片见巨核细胞11个,未见产板型巨核细胞。临床诊断:PLT减少,结合临床除外ITP。

二治疗过程

1.西医

静脉点滴:甲强龙40mg、泮托拉唑、复方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K、止血敏、止血芳酸、立止血、甘露聚糖肽注射液、环磷腺苷,因慢支咳痰又加消炎药:力丁沙。、

口服:氨肽素、阿法骨化醇、氯化甲缓释片、血小板胶囊、维生素D3/硫酸钙,络活喜降血压,吃流食并饮食控制血糖,同时要求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治疗期间血小板升降情况如下:

8月14日70×10″9/L

8月20日50×10″9/L

8月24日38×10″9/L

9月5日60×10″9/L

8月29医院血液科主任乔教授会诊,乔主任认为还是属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为没有找到任何发病原因,因此建议增加口服药,要求长期服用达那唑、氨苯砜,并静脉点滴长春地辛10mg,每周一次,要求输4~5次。当输完第二次,于9月10日再次查血,检验结果为:

血小板42×10″9/L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13.5/FI

大血小板比率(P-LCR)33.7%

白细胞(WBC)12.38万/L

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UT)87.9%

中性粒细胞数绝对值(NEUT#)10.89万/L

淋巴细胞百分率(LYMPH)9.5%

单核细胞百分率(MONO)2.3%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EO)0.1%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EO#)0.01万/L

红细胞比容(HCT)0.

谷丙转氨酶(ALT).8IU/L

血清总蛋白(TF)54.4g/L

血清白蛋白(ALB)32.2g/L

L-r谷氨酰转肽酶(GGT)65.5IU/L

尿酸(UA).9Hmol/L

尿素氮(BUN)8.33mmol/L

二氧化碳(CO2)29.2mmol/L

乳酸脱氢酶(LDH).3IU/L

5-羟丁酸脱氢酶(HBDH).4IU/L

胆碱酯酶(CHE).8IU/L

在整整一个月的治疗中,患者尽管每天大量的输液和超大剂量的吃药,但血小板上升并不明显,而且只要激素一减量,血小板就往下掉,同时病人状态也大不如住院初期那样,出现了一系列脏器损坏现象。为此家属要求即刻停药(长春地辛,达那唑,安苯砜)并办理了出院手续,改为中医治疗。

2.中医

9月11医院,接受中药治疗。从9月12日开始服用中药汤剂:女贞子15g旱莲草30g骨碎补15g肿节风15g石斛15g天竹15g天冬15g沙参15g连翘30g地骨皮30g蛇莓15g龙葵15g穿山龙15g白花蛇舌草30g虎杖15g鸡血藤30g鸡骨草15g菟丝子15g仙灵脾15g仙茅根15g。几天过去了,血小板从42×10″9/L直下到28×10″9/L,到9月19日更是到了历史最低点2×10″9/L。

此后一个多月里,病人在口服甲强龙的同时,又先后煎服了更换处方十余次的40多付汤药,然而病人身体状况非但未见好转,还出现了咳嗽气喘,痰多乏力,食少便秘,尿频尿急尿失禁,视力模糊,听力下降,腿软手抖,严重失眠等症状。在这种情况下,病人情绪非常低落,家属也急成了一团。

3.灸疗

在中西医治疗均无疗效的情况下,患者于10月13日办理了出院手续,并由笔者开始对患者用艾灸进行治疗。

取穴:大椎、膈俞、足三里、绝骨,统统采用直接灸,每天一次。半个月下来再查血常规,血小板上到×10″9/L,这时病人和家属都有了信心,根据症状调整穴位加:肺俞、中脘、肝俞、肾俞,去绝骨,并改为隔日灸,激素也开始减量,到11月23日激素全部停止使用。

从接受艾灸治疗到现在血小板情况大致如下:

年9月29日27×10″9/L

10月27日×10″9/L

11月4日86×10″9/L

11月12日91×10″9/L

12月9日×10″9/L

年1月18日×10″9/L

年1月20日又复查血小板为×10″9/L,病人身体状态非常好。

4.费用

西医19,元中医9,元艾灸仅仅花了几元钱。

三病案分析

由于使用大量的中西药物达3个月之多,血小板非但没上来,还损坏了各个脏器,包括肝脏、肾脏和肺等等。同时也引起了严重的气血两虚症:咳嗽气喘、痰多流涕、眼睛流泪、视物不清、耳聋耳背、尿频尿急尿失禁、下肢水肿、身疲乏力、食少纳呆、失眠多梦,脉象细弱、舌苔呈地图样。而短短两个月的艾灸治疗,就使血小板及肝肾功能神奇般的全部恢复正常,实属奇迹,甚至在一年后的今天,患者还健康自如的生活着,每天读书看报,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外出散步等等。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由外周血小板破坏过多而导致的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病人一般无自觉症状。目前认为该病是由于体内产生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血小板寿命缩短,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巨核细胞变性,幼稚化,大多数病例的血清或血小板表面有IgG抗体,脾脏无明显肿大。因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有关,故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上分为急、慢性两种。急性多见于儿童,无性别上差异,发病前常有病毒感染史,多为自限性疾病,慢性主要见于成年人,成年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1.35~2.3。

中医认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祖国医学血证中的“紫斑”,“肌衄”和“葡萄疫”的范畴,紫斑是以血液溢出肌肤之间,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为特征,并伴有鼻衄和齿衄,严重者可有呕血,便血,脑衄。早在《内经》中即对血的生理及病理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并对引起出血的原因及部分血证的愈后有所论述。《灵枢百病始生》中指出:“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阳络伤指的是人体上半部的络脉损伤,会出现鼻衄、齿衄等,阴络伤指人体的下半部经脉受损,故尿血、便血。

该病人07年6月份曾有咯血一症,经检查支气管,肺和喉均未发现异常,实际是口腔黏膜出血或齿衄被忽视。8月份身体各部出现瘀斑,而检查其它各部均未见异常,血小板为37×10″9/L,骨髓片检查结果符合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标准。在治疗上,因体内有抗血小板抗体,所以尽管输入血小板,用了许多药物,效果却并不理想。脉络伤而未治脉络,故治疗无效,药物的毒副作用又全部体现出来:损肝、损肾、损肺……

灸疗是中医学中最古老的疗法之一,灸疗历史悠久,其起源已难稽考。但从文物出土,社会发展规律,文献记载等方面探索,远在文字创造前即已萌芽,火的应用为灸疗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当人们发现身体某一部位的病痛受到了烘烤而感到舒适或缓解,在利用火的过程中不慎被灼伤了某处,竟使某种疾病得到减轻或消失,于是便主动用火烧灼治疗更多的病痛。通过长期的实践,从用各种树枝施灸,发展用艾施灸,形成了灸法。

灸疗取穴:①大椎穴,因其数督脉经,手足六条阳经皆会与此,其上通于脑有总督诸阳的作用,对于五劳七伤,衄血不止有特效;②膈腧穴,为血之会穴,具有理血化瘀之效,可以治疗一切血液方面的疾病;③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腧穴之一,其性属土经土穴,“合治内腑”,凡内腑之病皆可用之,灸足三里能调整消化系统,使之功能旺盛、吸收营养、增加能源,对全身各系统都有强壮作用;④悬钟穴,属足少阳胆经,是足三阳络,又为髓之会穴,具有促进骨髓造血,改善血液质量的功效。

明代《医学入门》上说:“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神灸经论》上说:“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为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明代龚居中在《痰火点雪》中说:“灸法去病之功难以枚举,凡虚实寒热,轻重远近,无往不宜”。宋代太医令窦材非常重视灸法,他认为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又比喻说,“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不可缺少,非用不可。可见灸法效力之大,治病之广。几十年来据临床上的实践,很多病都适宜用灸法,特别是对免疫系统的疾病。通过艾灸直接作用在穴位上,调整了体内失衡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功效。由于种种原因,近百年来灸法渐渐滞后于针法,使针灸医学失去了一半的作用,十分可惜。

年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副主任杜文民博士曾经披露了一个惊人的数字,我国不合理用药者占用药者的百分之十一至二十六;每年五千多万住院人次中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的可达二百五十多万人,其中死于药物不良反应的约有近二十万人。药源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越来越大。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它能治病也能致病,它的危害不能低估。

通过此病例的治疗深感,珍视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大力提倡灸法刻不容缓,它不但可以治愈许多中西医疗效不高或者根本没有疗效的疑难杂症,挽救更多的宝贵生命。同时,灸疗操作简便、费用低廉为广大患者所能承受。这个病历就是一个最典型的实例。

武丽娜艾灸∣一个有用的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最好
根治白癜风时间多久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hizn/10064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