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丨经典病例肺原发淋巴瘤,附诊断分

2017-4-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患者:男性,43岁

主诉:咳嗽咳痰1月余,加重5天。

现病史:患者一月前出现咳嗽咳痰,外院胸部CT提示“双肺感染性病变,不除外肿瘤,建议穿刺活检”,近5日症状加重;自发病以来,二便正常,睡眠可,体重未见明显减轻。

既往史:无特殊。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肝肾功能均为正常,肿瘤标记物:CA-、CEA、AFP、CA-均为阴性。痰培养结核杆菌、真菌及细菌均为阴性,自身免疫三项(抗核抗体、双链DNA抗体、La/SS-BJo-1、SS-A/Ro60kD、SS-A/Ro52kD)为阴性,艾滋病抗体(-)。

超声:无。

CT/MRI扫描:检查设备为SiemensSomatomDefinition双源CT,患者采取仰卧位,扫描范围自胸腔入口至肋膈角以下(包括双侧肾上腺),常规扫描层厚5mm、层间隔5mm,kV,~mA,矩阵×;行1mm薄层后处理重建。病灶行增强扫描:肘静脉3ml/s流率,高压注射器团注非离子碘对比剂80ml,注射后30s、90s分别行双期增强扫描。观察图像:肺窗窗宽0HU;窗位-HU;纵隔窗宽HU,窗位50HU

那么,问题来了……

答案分割线

问题一答案:A

该病例在肺窗CT图像上,双肺主要为散在实变,以肺门为中心不对称分布,可见空气支气管征,散在大小不等含气囊腔,部分支气管扩张。故答案A的描述最为准确。

2.该病例在CT平扫基础上,再行下列哪项检查和技术更能提供定位、定性诊断信息(单选)

A.胸部MRI平扫

B.胸部CT增强加后处理重建

C.胸部正侧位DR拍片

D.胸部DSA检查

答案分割线

问题二答案:B

该患者在行CT平扫后,宜直接进行病灶CT增强扫描,并行双期增强扫描;然后在工作站利用相应的软件技术行冠、矢状位图像重组后处理,可以更好地显示病灶与支气管、血管的关系。

在CT增强图像上,右肺上叶实变,动脉期CT值77HU,静脉期CT值78HU;可见血管走形正常,未见增宽或狭窄。故从提供病灶内血供程度及与动静脉的关系等信息来说,首选B项为最佳答案。

3.根据以上临床资料与CT表现特点,该病例最可能诊断为下列哪一项(单选)

A.侵袭性曲霉菌病

B.韦格氏肉芽肿

C.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LIP)

D.肺粘膜相关淋巴瘤(MALT)

答案分割线

问题三答案:D

手术所见:送检(肺部病变)穿刺活检组织长0.3cm及0.4cm各一条。

病理所见:肺组织,肺泡间距增宽,其内及小支气管壁内见巢状及弥漫性浸润的淋巴细胞样的细胞,胞浆透亮,具有一定的异型性,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示:LCA、CD20阳性,CD79a小灶阳性,广谱CK、EMA阴性,粘膜上皮细胞阳性,CD45RO及CD3阴性,背景小淋巴细胞阳性,CD10阴性。

结合HE形态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最终病理诊断为(肺部)支气管粘膜相关性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诊断分析思路Discovery

1.本病例影像学表现提示的诊断线索

CT平扫可见双肺多发大小不一实变影,边缘模糊,其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部分支气管轻度扩张,双肺伴多发类圆形大小不一薄壁透光区,其内见血管结构穿行,部分小叶间隔增厚。CT增强后上述实变影均匀延迟强化(CT平扫59HU,动脉期强化为77HU,静脉期强化为78HU),病灶内血管走行正常,未见明显受侵。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2.本病例的读片思路

(1)本病例CT扫描发现肺内病变较为容易,双肺呈多发实变,可见支气管穿行,部分支气管扩张,未见明显胸腔积液。CT增强扫描十分必要,一是有助于判定病灶的血供情况;二是易于显示病灶与血管结构;三是显示淋巴结是否明显肿大及强化形式。本病例显示为均匀强化,有正常血管穿行,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综上所述,该病例的病灶特点较符合原发性肺淋巴瘤诊断,但本例中出现了多发薄壁囊腔,增加了本病的诊断难度,与真菌感染等肺部可伴发囊性改变的疾病很难鉴别。

(2)查阅国内外文献,MALT伴肺内多发囊性改变,可见此种类型表现的报道,但病理机制不清,多继发于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LIP)。5%的LIP可进展为MALT淋巴瘤。LIP多继发于干燥综合征,巨淋巴结增生及AIDS免疫抑制的疾病。少数无明显病因,呈特发性。

诊断与鉴别诊断Discovery

1.诊断要点

本病例的特点为中年男性患者,临床症状较轻。CT平扫可见双肺多发大小不一实变影,其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部分支气管扩张,边缘模糊,双肺多发类圆形大小不一薄壁透光区,其内见血管结构穿行,部分小叶间隔增厚。CT增强后上述实变影均匀延迟强化(CT平扫59HU,动脉期增强77HU,静脉期增强78HU),病灶内血管走行正常,未见明显受侵。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比较符合原发性淋巴瘤诊断;只是多发肺气囊的出现导致该病例做出诊断难度增加。经查阅国内外文献,MALT可继发于LIP,为本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2.鉴别诊断

(1)韦格氏肉芽肿

典型的CT表现:肺内单发或多发结节或肿块,常出现厚壁空洞,可有胸腔积液;不典型表现为气管支气管内生长,引起支气管狭窄及不张,部分可见血管穿行。

(2)肺曲霉菌:双肺散布粟粒、结节、肿块、实变、空洞等多种改变。典型CT可见边界清楚的空洞或空洞内的球形影像,位置可随体位移动;或结节周围出现晕征;部分病灶可见反晕征。

(3)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LIP)

临床多发生于40-50岁,女性多见,临床症状多为咳嗽、乏力;约5%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可恶变为MALT。

典型CT表现:磨玻璃阴影,支气管血管束增厚,多发气囊;小叶中心结节,小叶间隔增厚。

病例提供:医院放射科方义杰医师

专家点评Discovery

该病例特点为中年男性,临床上症状轻微,但CT上病变较重,表现为以肺门为中心的多发实变影,其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其中血管结构走行如常,部分支气管轻度扩张;CT增强时病灶呈轻中度均匀强化。以上征象基本可提示肺原发淋巴瘤的诊断,但本病例出现散在的多发大小不等含气囊腔较为少见,也给本病例诊断增加了难度,但经查阅文献,在少数情况下,该病是可以伴发薄壁囊腔改变的。

肺部原发淋巴瘤可以因肿瘤累及支气管而出现多发肺气囊(少见),也可继发于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肺气囊中穿行血管保留完好为其特点;化疗有效后,支气管扩张和肺气囊可吸收。

点评专家:中山医院柳学国教授

小看

最后打个硬广

「医侃」是「医看」的官方订阅号,会定期向大家推送这些知识:逗趣的原创漫画、可查看DICOM影像的经典病例、学霸必背的医学干货、机密独家的学习资料……如果想持续订阅这类寓教于乐的资讯,可以







































白癜风初期怎样治疗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hizn/10035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