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神奇的疗法与魏则西的死亡记者眼
2016-11-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免疫细胞治疗被限定在临床研究范畴,医院可以开展但原则上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对百度和莆田系的批评之外,对于这种「原则上不允许收取任何费用」的治疗,该由谁去把握这个「原则」?
4月12日,魏则西去世了。这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大学生在大二时发现患了滑膜肉瘤,经历了“痛苦的不愿意回忆的治疗,手术,放疗,化疗,生不如死,死里逃生”,终于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
不断有人翻出他对知乎问题“你认为人性最大的‘恶’是什么”的回答,他提到自己通过百度搜索找到了一家据说可以施行“生物免疫疗法”医院,花费了二十几万元,并没有什么效果。直到最后“找到了真正靠谱的技术,家里却快山穷水尽了”。
作为中国大陆的搜索引擎一哥,百度与莆田系的恩怨情仇早已被公众熟知。早在去年的这个时候,莆田系公开向百度宣战,宣布相关的医疗机构停止在互联网上的有偿网络推广——医院在百度上花的推广费用大约为34亿,占百度在推广上获得的所有收入的三分之一。
春节期间,“百度卖掉血友吧”变成了社交媒体中的热门事件,竞价排名之外,这家以搜索引擎为核心产品的公司又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而这些“吧”中,神秘的买主们同样青睐着那些与疾病有关的品种。而这一次,真正的受害者出现了,他年轻,成长于独生子女家庭,热爱生活与父母,然后,他死了,他生前的一部分时间消耗于网络搜索带来的无效却耗时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