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健康报
2016-10-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人社部:加快整合城乡居民医保
近日,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各省及统筹地区要按照筹资待遇相关联、权利义务相对等原则,逐步均衡城乡待遇差异,实现新旧制度平稳过渡,做好不同制度政策衔接。
《通知》要求,各地发挥全民医保在医改中的基础性作用,全面落实公立医疗机构控费责任,促进降低医疗成本、改善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效率。鼓励有条件地区探索建立个人缴费标准与居民收入相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个人缴费在筹资中的比重。要引导稳定居民医保待遇预期和居民医保住院保障水平,将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保持在75%左右。结合分级诊疗的施行,完善门诊保障机制,合理确定门诊保障水平。
《通知》明确,全面推行医保付费总额控制,并推进按病种、按人头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式付费方式,建立健全谈判协商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促进供方主动控制医疗服务成本和医疗费用;建立定点服务协议考核评估体系与医保基金支付相挂钩的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定点机构的激励与约束作用;探索制定药品与医疗服务项目医保支付标准的途径和办法;逐步实现将监管对象从医疗机构向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延伸;全面推进医疗保险智能监控管理,加大对违约、违规医疗行为的查处力度。
山东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
从近日召开的年山东省妇幼健康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山东省今年将全面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工作。
山东省将推广婚—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融合服务模式,年内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达到80%以上。开展产前筛查和诊断质量评价,年内全省产前筛查达到65%以上。进一步规范管理高通量基因测序在产前诊断领域的应用,加强胎儿超声诊断技术管理。继续做好农村妇女补服叶酸项目。不断完善产前筛查网络,规范产前筛查机构管理。持续做好新生儿4种遗传代谢性疾病免费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促进患儿早诊早治。
“魏则西事件”的伦理审视
年4月12日,患有滑膜肉瘤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魏则西去世。随后曝出百度-武警二院-莆田系相互勾结形成的骗取病人钱财的肮脏利益链,引发了社会民众的关切甚至愤怒。魏则西之死让以前“隐藏”于冰山之下的医学乱象浮出水面。那么,导致医学乱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医学职业究竟有着怎样的特性?著名生命伦理学家邱仁宗教授针对“魏则西事件”暴露出的问题,从社会伦理视角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剖析。
事件回顾
年4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魏则西检查出滑膜肉瘤,这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5年生存率为20%~50%。在百度上搜到治疗这种病排名第一的医院后,他即住进该院接受了被医生说成是“有效率达到百分之八九十”的DC-CIK(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肿瘤免疫治疗。年4月12日,魏则西去世。武警二院因此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并于5月4日全面停诊,肿瘤生物免疫治疗也由此成为公众和业界热议的话题。
魏则西之死暴露出很多深层次的问题。人们不禁要问:为什医院进行竞价排名,捞取巨额费用?医院而医院能够长期向患者提供尚处于临床研究的疗法,从中谋取大量钱财?医院医院会把自己的科室转包给缺乏医学专业资质的人员?为什么莆田系能够与百医院结成肮脏的利益链?……寻根思源,这种种乱象之所以会产生且愈演愈烈,就是我们对医学这一职业的一些关键性问题的认知存在误区。
迄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一个能使患者和医者都受益的市场。
医疗市场失灵是内置的,这种失灵是在医疗市场结构内部,不是靠人为努力可以加以克服和纠正的。医疗市场的种种乱象并不是因市场扭曲才出现的,其根源在于医疗市场本身的失灵。虽然亚当?斯密本人希望通过市场能够把人性的两个方面——自我利益与同情的美德结合起来,然而医学的利他主义目的(有益于患者)与医者之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百度-莆田-武警二院肮脏利益链之所以能乘虚而入,也提示政府部门亟待建立一个以初级医疗为中心的可及的、优质的、公平的医疗照护系统。初级医疗的核心功能是:预防、病例检出和管理、看管、转诊、协调医疗等等。建立这样一种医疗照护系统是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所必须做的。如果有了这样一种系统,那么魏则西那样的患者就不会去找百度,因为学校的校医室就是一个初级医疗中心,而初级医疗的全科医生就会照护他。而要建立这样的医疗配送系统,必须首先破除逐利机制
全面解读乙肝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
乙肝的流行
HBV主要经血和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和粘膜及性接触传播。围生(产)期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多通过在分娩时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经皮肤粘膜传播的主要途径是,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注射器、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以及静脉内滥用毒品等。其他如修脚、文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与HBV阳性者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其感染HBV的危险性明显增多。
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HBV。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未被证实。
人感染HBV后,病毒持续6个月仍未被清除者称为慢性HBV感染。感染时的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在围生(产)期和婴幼儿时期感染的HBV者中,分别有90%和25%至30%将发展成慢性感染。在青少年和成人期感染HBV者中,仅5%至10%会发展成慢性。
乙肝的预防
接种疫苗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者、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等)。我国卫生部年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对所有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如今5岁以下儿童的病毒携带者已从9.7%下降至3.1%。
切断传播途径推广安全注射(包括针刺的针具),对牙科器械、内窥镜等医疗器具以及服务行业中的理发、刮脸、修脚、穿刺和文身等用具都应严格消毒。注意个人卫生。在意外接触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含氯制剂、过氧乙酸和碘伏等对乙肝病毒都有较好的灭活效果。
乙肝的诊断
慢性乙型肝炎分为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俗称“大三阳”和“小三阳”)两种。这两类患者如病毒在复制、肝功能有受损,都应接受抗病毒治疗。
病毒携带者分为慢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和非活动性表面抗原携带者。这两类医院接受相应的检查,特别是慢性HBV携带者,应做肝穿刺检查,以便进一步确诊和进行相应的治疗。
乙肝的治疗
治疗要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减少和防止肝硬化等并发症的发生。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目前国内外公认有效的抗病毒药有干扰素或聚乙二醇化干扰素,以及耐药发生率低的核苷(酸)类似药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医生可以根据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在综合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及个人意愿的基础上,确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提醒
一系列新的抗病毒治疗方案的问世,给乙肝的治疗带来希望,但药物滥用会导致病毒耐药,且来势更猛。因此一定要做必要的检查,患者在正确的时机接受正确的抗病毒治疗才是最有效的。
患者不应过分“依赖”药物,而要通过增强自身免疫力来遏制病毒,获得持续控制病情的能力。而熬夜、劳累、暴饮暴食等都会使免疫力下降,使病毒活跃、药物失效、病情反复。
乙肝传播途径及预防
传播途径有5个,分别是什么呢?
a)母婴传播。母婴传播包括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垂直传播是指怀孕期间胎儿在子宫内被传染乙肝,水平传播是围生期或出生后通过密切生活接触传播乙肝。垂直传播约占母婴传播的10%,更多的母婴传播是水平传播。
b)医源性传染。医院的检查治疗过程中,因使用未经严格消毒而又反复使用的、被乙肝病毒污染的医疗器械所引起的感染。手术、牙科器械、采血针、针灸针和内镜等消毒不彻底,都可能引起乙肝的传播。
c)输血传播。输入被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后,如全血、血浆、血清等,可引起乙肝传染。
d)密切生活接触传播。乙肝患者的体液具有传染性,体液包括唾液、泪液、汗液、乳汁、精液、内分泌液、血液等。生活当中如果皮肤黏膜受到损害,再沾染含有乙肝病毒的体液,就可能感染乙肝。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均有可能因划破皮肤,引起乙肝病毒传播。
e)性传播。性传播属于体液传播的一种。在性生活过程中,男女双方的性器官都可以出现损伤,而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精液或阴道的分泌物中都可能含有病毒,因此,乙肝病毒可通过性生活传播。如果口唇黏膜破损的话,接吻也有传播乙肝病毒的可能性。
预防乙肝的方法是什么?注射疫苗是有效易行的预防措施。
医院肝病专家指出,目前已经将乙肝疫苗列入计划免疫的一部分,可以加强孩子在幼年时期的抵抗力。
而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注射乙肝疫苗是没有坏处的。特别是医护人员、记者、银行职员等与外界接触比较多的高危人群,最好能在身体没有抗体时注射乙肝疫苗。
如果是在结婚之前发现一方携带乙肝病毒,另外一方最好尽快注射疫苗,直到产生抗体后再结婚,这样可以有效保护对方。如果是想做母亲前发现自己携带乙肝病毒,一定要先治好后再考虑要孩子,以免传染给下一代。另外,知道自己携带乙肝病毒要在生活中多加注意,使用专用的牙具、剃须用品等,而且最好单独摆放。
注医院进行检查,看是否真的产生了抗体,如果没有,还要适当加量。即使产生了抗体,也要在5至7年后再进行一次检查。乙肝的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血源性传播,医源性传播,母婴传播,生殖细胞传播,密切接触传播(性接触为主),吸血昆虫(蚊子,臭虫等)传播,饮食传播的可能性很小。
血源性传播是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所以预防乙肝主要是严格检查供血者。尽量不使用血液及血制品,特别是进口血液制品。
医源性传播主要是注射器不消毒重复使用,拔牙用具及其它创伤性医疗器消毒不严而造成传播。预防应严格执行医疗制度,增强无菌观念,实行一人一针一用一消毒,是预防乙肝经医源性传播的关键。
母婴传播是通过胎盘传播和经过产道传播两种方式实现。预防时应重点放在婚检上和孕妇乙肝患者治疗上,同时全面落实新生儿的乙肝疫苗预防接种上。通过生殖细胞传播给下一代,男性为乙肝患者的,传播给下一代的可能性更大一些。预防办法是婚前检查,指导治疗。给婴儿用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
密切接触传播的几率较低,有人曾做统计仅为12%,一般的接触不会传播乙肝。广泛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肝的主要方法。其他传播途径有吸血昆虫叮咬,如蚊子,臭虫等,所以要注意消灭害虫,防止害虫叮咬。乙肝饮食传播的可能性很小,使用公筷和分餐制还是有必要的,不管怎样,广泛地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主要方法。
叶酸与H型高血压
叶酸可以用来备孕是大家已经熟知的了,但叶酸和高血压的关系,大家了解吗?
“H型高血压”与“叶酸”
高血压非常常见,老百姓把血压高于“正常值”的情况统称为高血压。不过细究起来,高血压也是分型号的。一般来说如果高血压患者的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Hcy)≥10umol/L,就可以确诊为“H型高血压”。在我国,近8成的高血压患者都属于H型高血压。
H型高血压有何特殊之处
Hcy是人体细胞代谢的中间产物:蛋氨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含硫氨基酸”。但是这种中间产物非常不安分,总是想方设法促使血管粥样硬化!
这种有害的氨基酸其实原本就有,只不过正常情况下它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非常低(5umol/L),无法对人体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当血浆Hcy水平达到6.3umol/L的时候,就开始活跃并预示着人体已经进入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区”;一旦Hcy超过10umol/L,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概率就会显著升高!因此,有效控制Hcy在血液中的含量,对高血压患者的疾病发展和康复至关重要!
H型高血压可怕吗?
H型高血压因为Hcy这个坏分子的存在,患者中风发生比率比单纯普通的高血压要高出5倍,更是正常人的25~30倍之多!
其“作案手段”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Hcy能够增强血小板的凝聚性,好比在血液中添加了“胶水”,使得血液更容易凝结附着于血管壁上,时间一长就会形成血栓;二是Hcy还有一定的“侵蚀”能力,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硬化和功能紊乱。好比皮肤粘上了腐蚀性的液体,时间长了伤口会一点点变大,最后必然会导致出血。不过血管内皮损伤出血要比人体外表皮肤破损严重的多——形成血管内血栓堵塞。当这些损伤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人体就会出现中风、冠心病等症状。
Hcy升高的原因有哪些?
为什么有些人血液中的Hcy会那么高?经过多年临床总结发现,Hcy水平高的人群多半有如下特点:进食蔬菜过少和动物蛋白过多、高钠低钾饮食、肥胖、长期精神紧张、维生素B6、B12与叶酸摄入不足、服用某些特殊药物和遗传性等。有关遗传基因的研究已经证实:MTHFRCTTT基因型的人,其体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CT/CC基因型的2倍,大家可以将此理解为“先天不足”。
一项世界范围内的H型高血压调查研究显示,我国人群Hcy水平普遍偏高,这与遗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有直接关系。其中讨论最多的就是“叶酸”。我们都知道它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B9,人体自身无法合成,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食品中,只是不够稳定易受热氧化,所以人体可直接利用的并不是太多。我们的烹调方式和饮食习惯,使得大量的叶酸流失和破坏,而这也是为什么国人相较于西方人更容易缺乏叶酸的重要原因之一。
叶酸与H型高血压:不是冤家不聚头
很多朋友反映,经常被告知“你要补补叶酸了”。以往大都是怀孕的准妈妈积极进补叶酸,主要目的是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实际上对于H型高血压患者来说,叶酸也是需要着重考虑的,而且已经被国内外很多大规模流行病学试验证实了。
叶酸对人体代谢有重要影响,其中之一便是参与氨基酸的代谢,是物质间转化的必要载体。充足的叶酸可以保证Hcy与蛋氨酸之间的合理转化,以维持在正常水平。另外,叶酸还有一定的抗氧化应激作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这在冠心病发病机制中起到了有效的缓冲。
当然,叶酸也并非多多益善。医院抽血化验Hcy含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服用叶酸及合适的剂量。对于H型高血压患者来说,可以考虑每天口服不超过0.4mg的叶酸制剂。与此同时,饮食上应该偏向含叶酸丰富的食物,如猕猴桃、柑橘、西兰花、胡萝卜等。
目前,关于叶酸能否切实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在医学界也是争论的热点,不少国际主流媒体公开表示“质疑”。
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没有硬性推行叶酸强化食品,老百姓可能比较容易忽略从食物中补充叶酸,或许间接导致了Hcy的高水平。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专家致力于有关“叶酸与心脑血管病”的各种临床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叶酸确实能够降低脑卒中发生风险。所以即使补充叶酸还没有被写进“金科玉律”,这些积极信号也无不在提示我们应当加强叶酸在防治心脑血管病方面的干预、积累更多的临床证据。
得了湿疹怎么办?保湿最重要!
湿疹属于过敏性皮肤病,发病率非常高。最主要的症状就是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皮肤表现上是红斑,甚至会有水泡,抓了以后还会有糜烂、结痂。
湿疹往往是慢性的,病程很长,也许会发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中间可能有缓解,也有可能有急性发作。
湿疹的发病特点是身体曲侧的部位比较容易发,儿童的头面部比较容易发,儿童阶段和成人发病可能会不一样。
湿疹治疗和护理
第一:需要保湿。因为很多湿疹病人的皮肤非常容易干燥,皮肤干燥就容易瘙痒,瘙痒就要抓,抓了的话皮肤就会进一步破坏,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建议患者洗完澡以后马上身上擦保湿霜,平时也可以擦,如果感觉自己皮肤比较干,随时可以擦。
第二:控制瘙痒。感觉瘙痒建议不要抓,因为抓是不止痒的,抓了以后皮肤容易破,结果就是痛,皮肤破了就容易有细菌感染。所以止痒很重要,痒的情况下可以吃一些止痒的药,现在最常用的是抗组胺药。
第三:治疗皮肤损害。假如损害比较严重的话,可以用一些激素软膏或者非激素软膏来治疗;再严重的话,可以系统用药,可以选择皮质激素短期使用或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或生物制剂。绝大部分病人经过处理,病情都能得到控制。
如果是儿童湿疹,或者说有过敏体质的小朋友,皮肤护理就更为重要,而护理的关键也在于保湿。
对儿童湿疹的几点建议: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洗澡水不能太热;选择保湿好的护肤品——冬天多用油膏(ointment),夏天适当可以选择乳膏(cream),许多药妆品牌具有适合湿疹患者使用的保湿护肤产品。
选对保湿霜后也要正确应用,建议给干燥的小朋友涂得尽量厚一些油一些。当然,平时生活上多注意细节也是有效的,如选择棉质、宽松的衣物,少去人多粉尘较大的场所,注意观察食物对湿疹的影响等。
又到了吃西瓜的季节夏季饮食须知四点
每年阳历的5月5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这也预示着夏天开始了。
夏季是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因此,在古代对立夏这天都非常重视。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迎夏时要穿红色的礼服,配朱红色的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为了迎接夏天,有些地方有吃“立夏蛋”的习俗,认为立夏吃鸡蛋能强健身体。立夏前一天,家里就用茶叶末或胡桃壳煮鸡蛋或鸭蛋,蛋壳慢慢变红,满屋弥漫着香味。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还有吃“立夏饭”的,在米饭里加上笋、豌豆、蚕豆、苋菜等佐料,含有“五谷丰登”的意思。
进入夏季,雷雨增多,气温明显升高,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大,容易出汗,出汗会丢失水分、水溶性维生素等微量营养素。高温还会使人体的消化液分泌减少,和其他季节相比,容易出现食欲下降。因此,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及时补充营养物质。在夏季饮食中,应注意“四要四不要”。
1、要天天蔬果,不要油腻食物。
夏季蔬菜瓜果种类繁多,营养丰富。市面上常见的苦瓜、冬瓜、番茄、丝瓜、南瓜、黄瓜、西瓜等,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尤其是一些深色的果蔬,如胡萝卜、芒果、红黄番茄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天天食用,可以增强免疫力、有益心血管健康和预防癌症。吃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人们会感到腹胀,不思饮食、疲倦感加重。
2、要足量喝水,不要含糖饮料。
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约占成年人体重的60%~70%,血液中大部分物质都是水分,肌肉、肺、大脑等组织和器官中也含有大量的水分。水在体内还起着物质运输、调节体温和润滑等作用。因此,每天要足量喝水。应少量多次饮用白开水,也可饮用绿茶水、绿豆汤或酸梅汤等饮料消烦除渴。夏季多喝汤能调节口味,增强食欲。
研究发现,过量消费含糖饮料会增加龋齿、肥胖的危险,对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所以,要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3、要吃熟食,不要吃过多生冷食物。
夏季时节,人们往往喜欢生吃瓜果、海鲜等食物。值得注意的是,夏季气温高,各种病菌和寄生虫容易繁殖,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特别是到“三无”摊点吃不卫生的食物,很可能会染上疾病。
有些人在天热的时候,喜欢来一大碗冰镇啤酒或冰镇饮料一饮而尽,这种“刺激性”降温的行为会刺激脾胃,影响胃液分泌而使食欲减退,造成消化不良、厌食、腹部胀痛、腹泻等胃肠道疾病。此外,冰冷食物虽可暂时缓解燥热,但口腔受冰冷刺激后,容易造成唾液腺及舌部味觉神经、牙周神经迅速降温,有时甚至出现麻痹状态,会刺激咽喉,引起咽炎或牙痛等不良反应。
4、要充足睡眠,不要熬夜懒床。
立夏以后天黑得晚、亮得早,人们往往容易晚睡早醒,造成睡眠不足,白天常“打盹”。要根据节气变化,生活规律,充足睡眠。有条件的话,中午小睡一会儿,尤其是老年人要通过午睡来补充睡眠。中午没午睡习惯的人,可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充足的体力。
樱桃熟了,嘴馋要知道这些
年的夏天和以往的夏天来的都要戏剧些,可能是老天把模式设定为春-夏-秋-夏了,本该是入夏的高温却忽上忽下、忽高忽低,人们穿衣也就只能按照这个模式进行了。
春夏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各种水果纷纷应季上市。这不,作为百果之先的樱桃就已经上市啦。提到樱桃,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甜甜的味道,也正因为它味道的鲜美,俘获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
记忆中的樱桃是小小的,因为常常用来形容嘴小-“樱桃小口”嘛。其实,樱桃的个头有大有小,品种繁多。樱桃的主要品种有:红灯、红蜜、红艳、早红、先锋、大紫拉宾斯、黄蜜、美早、龙冠、早大果、拉宾斯、那翁和梅早等。世界上樱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智利、澳洲、欧洲等地,我国主要产地有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河南、甘肃和陕西。
市面上售卖的多为中国樱桃和欧洲甜樱桃;中国樱桃是“小巧玲珑型”,个头较小,多呈浅红色;欧洲甜樱桃属于“肥胖型”,个头普遍偏大,也称大樱桃,颜色呈暗红;另外还有欧洲酸樱桃、毛樱桃等。
车厘子一词源于樱桃英文名(cherry)的音译,市面上习惯将进口的大樱桃称为车厘子,而小樱桃则直呼樱桃,两者除个头差异外,在营养价值上相差可忽略不计,但在价格上却相差数倍。很多商家逐利,将国产大个的樱桃唤作车厘子,宣称是进口樱桃高价销售。目前许多国外优良的樱桃品种,早已成功在国内移栽培育,消费者应视各自的口感喜好购买,防止被卖家忽悠。
樱桃挑选小妙招:先色、后形、再光泽
颜色:一般水果都遵循一个规律,昼夜温差越大,水果就会越甜。颜色深的樱桃一般较甜,颜色浅的大多发酸。
个头:樱桃大小是品种的问题,和口感甜度没有关系。通常,大个樱桃的果肉韧性更好,小个樱桃果肉相对更柔软。挑选时,可多注意樱桃根蒂处的形状,这个地方越凹,樱桃会更甜。
生熟度:成熟的樱桃光泽一定比较好。成熟健康的樱桃表皮会呈现出水果天然圆润的光泽,而那些暗淡无光、蔫蔫的樱桃,手感往往也是软绵绵的,不够新鲜,口感也不好。
新鲜度:水果是新鲜的口感好,最理想的是直接去樱桃园里采摘,边摘边吃,好吃的就多摘些。果梗是判断新鲜程度的重要标志。樱桃刚采摘的时候,果梗为绿色,放久了,便开始发黑,营养也就大打折扣啦。
保存:在保存方面,以新鲜的樱桃而言,一般约可保持3到7天,甚至10天,但建议不宜过长存放。樱桃非常怕热,要把樱桃放置在零下1℃的冰箱里储存。
口感大于营养
从营养成分上分析,和其他水果相比,樱桃的营养含量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每克樱桃中含多微克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10毫克、也含有一些钾、锌等微量元素,有的樱桃中含铁比较高。一般情况下,樱桃的供应时间不会太长,吃的量不会太多,因此,它的营养贡献也没有经常吃的水果大,更多的是满足口味。
食用:好吃也得适量
樱桃好吃也要适量,不要在采摘中贪图口感,大量食用。建议一天食用不超过克。
夏季养生怎么排毒做好这些一身轻松
夏季养生怎么排毒?如今我们的生活条件变好了,人们的饮食在变好但是生活习惯却在变差,也因此身体里积存了许多的毒素。那在夏季想要养生该怎么排毒呢?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夏季养生怎么排毒,做好这些一身轻松!
夏季养生先排——湿毒
仲夏季节,潮湿的空气加上持续高温,人几乎天天在“蒸桑拿”,这样的季节最重要的是排湿毒。
湿气通于脾。厚重的湿气把脾捆绑起来,叫做“困脾”,会出现头昏、四肢沉重、恶心、食欲差、大便不成形、胃脘胀气、舌苔腻。
专家建议:芳香能够醒脾。将薄荷、生姜凉拌,稍微放点辣椒,能刺激脾胃。脾胃“清醒”过来,才能利湿。
具体来说,恶心欲吐者,喝藿香正气水,吃参苓白术丸。舌苔腻、早上肚子偏大者,说明身体里有水排不出去,往往是脾虚、脾不健运的表现,可吃薏仁山药粥或山药冬瓜汤。
湿毒分湿热毒和寒湿毒。
脾胃湿热者,有口苦、口臭、舌苔黄腻、尿偏少、大便不爽等症状。祛湿热,可吃绿豆薏仁粥、西瓜皮丝瓜汤、凉拌苦瓜或苦菜汤,严重的可煮蒲公英绿豆水喝。
寒湿毒多见于冬天,但少数人长夏也会有,一般为寒凉体质的人,或因贪凉吃生冷食物、长时间开空调,体内会聚集寒湿毒,表现为大便稀、食欲差、舌苔白腻等,可用生姜散寒祛湿。
夏季养生排——暑毒
天气热,再加上开空调,导致汗出不来,会把暑毒关在身体里。在户外工作的人,长时间日晒后,会出现头昏、头痛、脸发红、恶心等中暑症状,这时应将患者挪到树阴下,给身体降温,吃清暑利湿的食物,如西瓜、绿豆汤。
专家建议:平时保健可以喝绿豆薏仁汤。
夏季养生排——脾胃毒
长夏对应的脏腑是脾胃,排脾胃的毒也很重要。本来火气重的人,如果再喝咖啡、吃巧克力等热性食物,易生胃火,表现为口臭、大便臭、便秘等。
专家建议:用决明子10克或生大黄3~6克代茶饮。脾胃经“值班时间”在上午7~9点,可在早饭后用山楂、陈皮、薏仁泡水喝,有助于消食化湿,还可按摩足三里(外膝眼下三寸)、丰隆穴(位于外踝尖上八寸)两个穴位。
夏季养生排——汗毒
夏天本是排汗的季节,可由于人们普遍使用空调,排汗不畅,就会积聚汗毒。汗毒重表现为头昏无力、浑身不爽。
专家建议:用热毛巾擦身,用热水洗澡,喝生姜红糖汤也能帮助排毒。
北京哪治白癜风白殿疯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