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关节疼痛肿胀,MR见多发结节状分
2021-2-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病史
男,24岁,关节的轻度疼痛伴肿胀数月。
影像描述
MRI示膝关节滑膜增厚,关节周围见多发结节状、分叶状混杂信号影,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影,内见多发石榴籽样低信号,股骨下段及胫骨上段软骨下见锯齿状破坏改变。
↓
↓
↓
↓
诊断思路: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是一种少见且原因不明的滑膜增殖性疾病,多发生在关节滑膜、粘液滑囊和腱鞘,介于炎症和肿瘤之间,常单关节发病,多发生于膝关节,也可发生于髋踝肩及肘关节等,表现多为受累关节进行性肿胀,血性关节积液等,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青少年和年轻成人多见,30-40岁为其发病高峰,病理上分为局灶型和弥漫型,以弥漫型最为常见,表现为滑膜广泛的不均匀增厚、绒毛状增生和含铁血黄素沉着,增殖的绒毛可破坏关节囊,侵犯周边软组织,并通过关节软骨、骨与关节交界部或沿韧带附着处侵犯骨组织,其中夹杂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棕色结节。
病变早期滑膜的炎性浸润使关节内脂肪形态不规则,边缘毛糙,内有不规则线样分隔,中晚期脂肪受推压、移位及侵蚀或吸收,呈指状压迹或虫蚀样缺损,以髌下脂肪垫表现明显,局灶型以结节性为主,为密集成堆的滑膜细胞,散在多核巨细胞、有类脂质积聚的泡沫细胞及含铁血黄素沉着,常出现在膝关节前部,传统X线及CT检查对其缺乏特异性表现,而MRI对该病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MRI能清晰显示滑膜增生,在T1WI和T2WI呈等信号,突向关节腔,其内因含铁血黄素而表现色素沉着,T1WI、T2WI均表现为低信号,为其典型MRI表现,可作为诊断膝关节PVNS的可靠依据。同时MRI可显示受累关节的脂肪垫变形移位,甚至缺损,以T1WI显示脂肪垫内滑膜结节最好,呈明显低信号,多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软骨或骨受累多为增生的绒毛结节形成血管翳样团块侵蚀所致,关节软骨边缘骨皮质薄弱处形成锯齿状破坏,表现为局限性凹陷或不规则囊样缺损,周围略有骨硬化区,多局限于关节边缘,较大骨侵蚀者,其内滑膜组织与关节滑膜相连,二者MRI信号一致,病变若跨越关节累及多处骨质时,常为诊断的重要依据。
鉴别诊断:
膝关节PVNS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在诊断时仍需要与其他可引起关节肿胀、滑膜增生、关节软骨破坏的疾病相鉴别。
1、滑膜肉瘤:多发生在四肢大关节,其结节及肿块内多无含铁血黄素沉积,软组织肿块和骨破坏呈长T1、T2信号,肿块内可见散在钙化灶。
2、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滑膜增厚不明显,无相邻骨质破坏,关节积液较少,关节内外钙化游离体为其特征表现。
3、血友病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该病多具有明确病史和实验室检查异常,其病变可有含铁血黄素沉积,关节内无软组织肿块形成。
4、滑膜炎:病变处滑膜多呈均匀性增厚,但病变仅局限于关节腔内。
参考文献:
1、刘晓晨赵鹏等,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2、丁强吴刚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影像表现。
推荐阅读——
5种T2WI低信号的滑膜病变汇总
髂腰肌滑囊滑膜骨软骨瘤病
翼展云影影领影像医生集团,影像人聚集地记得点赞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