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诊断,骨巨细胞瘤一例

2018-3-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患者,男,46岁,右下肢疼痛不适2月。发现右侧股骨下端占位,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穿刺活检术。

骨巨细胞瘤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X线表现为偏心性生长在骨端,呈囊状膨胀性骨质破

坏,破坏区内骨间隔纤细,构成皂泡状或网格状改变,破坏区和正常骨分界清晰,骨皮质薄,多完整,边缘呈波浪状,肿瘤向四周发展,横向扩张程度与纵向扩张程度相近似或略超过,最后整个骨端全破坏,但一般不侵犯及穿过关节面。一般无骨膜反应,亦无骨化和钙化征象,相应部位可见均质的软组织肿块,较局限,而边缘清晰。若出现以下几点时则提示恶性:1)有明显的侵袭性表现,如肿瘤与正常骨交界处模糊,有虫蚀状、筛孔样骨破坏,骨性包壳和骨嵴残缺不全;2)骨膜增生较显著,可有Codman三角;3)软组织肿块较大,超出骨性包壳的轮廓;4)患者年龄较大,疼痛持续加重,肿瘤突然生长迅速并有恶病质。

CT表现CT检查表现为肿瘤呈膨胀性改变,而大多数骨壳(骨皮质)并不完整,但相应部位并无明显软组织肿块。而发现骨壳内面凹凸不平,肿瘤内并看不到真正的骨间隔。有时可见液-液平面。肿瘤与松质骨的交界多清楚,但无骨质增生硬化。骶骨的骨巨细胞瘤可见“横板征”,即骶骨的终板因含钙化的软骨,破坏较慢,因而较骨质破坏多保留一段时间,并可因肿瘤长大而压迫移位。

MRI表现

病灶边缘清楚,T1WI均表现为等、低信号,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Gd-DTPA增强扫描肿瘤实体呈中度到明显强化。多数病例显示病灶范围较CT和X线平片广,并与术中或术后大体病理所见相符。发生囊变者呈明显的长T1长T2信号,其中位于骶尾椎的病变多膨胀显著伴囊变。肿瘤内亚急性出血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陈旧性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着T1WI和T2WI均为颗粒状低信号。部分病例病灶内出现液-液平面,T1WI上层相对于下层低信号,T2WI上层相对于下层高信号。结合病理检查显示上方为浆液,下方为红细胞、细胞碎屑和胶原纤维等。有学者认为液平是动脉瘤样骨囊肿的特征表现,出现于骨巨细胞瘤中可能是两者并存所致,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其并无特征性,除动脉瘤样骨囊肿外,骨巨细胞瘤、骨囊肿、骨肉瘤等也可出现液平,因此液平的出现对肿瘤的定性诊断意义不大。

赞赏

长按







































北京那家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
小孩得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bybl/10057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