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免疫治疗方兴未艾,不应因噎废食
2018-1-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肿瘤治疗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常规的肿瘤治疗主要以手术、放疗、化疗以及靶向治疗为主,但这些传统的治疗手段的疗效已到达瓶颈,免疫治疗开始逐渐进入主流肿瘤治疗的舞台。近日,随着滑膜肉瘤患者魏则西之死事件的持续发酵,一种名为CIK的肿瘤免疫细胞治疗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事实上,采用免疫的方法进行肿瘤治疗已有很长的历史。据记载,一名叫威廉?科利(WilliamColey)的外科医生早在19世纪末就曾经用叫科利的毒素(Coleystoxin),即一种灭活的细菌,进行肿瘤的免疫治疗。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NCI)的Rosenberg团队采用过继性免疫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LAK)在黑色素瘤的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进入21世纪,肿瘤的免疫治疗快速发展,年,Science杂志将肿瘤免疫治疗列为十大科学突破的首位,其中一个重大发展就是在治疗白血病上获得巨大成功的CAR-T免疫细胞治疗。另外,以抗CTLA4和PD-1为代表的T细胞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在近年来成为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法,美国FDA已经批准了这两种抗体作为对抗多种肿瘤的药物。
此次与魏则西事件相关的、具有争议的CIK疗法来源于美国,该疗法是由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于年发展出来,是一种我国当下在肿瘤生物治疗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免疫细胞治疗方法。由于近年来免疫细胞治疗研究的高速发展,肿瘤的免疫治疗已逐渐被主流医学界所接受。以下详细介绍CIK细胞免疫治疗,它到底在肿瘤治疗过程中,是否如同当前舆论认为的那样,完全无效呢?
CAR-T细胞治疗的流程和原理,引自转化医学杂志年6月第3卷第3期。
什么是CIK治疗
所谓的CIK细胞治疗,与DC联合使用时称为DC-CIK,是目前在我国最常用的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技术。DC细胞是指树突细胞,其主要参与抗原的识别、加工处理与递呈。CIK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rCells),中文名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其在多种抗体和细胞因子的刺激下,由外周血分离出来的单核细胞在体外培养扩增而成,主要用来杀伤肿瘤细胞。根据科学新媒体“知识分子”此前介绍,目前DC-CIK治疗仅对很少数病人有一些特异的作用,但是总体效应不大,不能成为主要治疗手段,大多数医疗中心仅把DC-CIK治疗作为手术、放疗、化疗之外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DC-CIK治疗到底有没效果?
事实上,CIK或者DC-CIK疗法此前在美国已经历了多年研究,但是相关临床试验在美国基本全部宣告失败,没有得到上市许可。唯一的特例是,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一款基于类似DC治疗技术的药物Provenge上市,用于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但由于效果欠佳,生产Provenge的公司Dendreon最后不得不宣告破产。
通过文献查阅,我们仍能发现CIK治疗有一定疗效。年,国际著名杂志《柳叶刀》上面一篇文章表示,通过随机临床试验证明,肝癌术后应用CIK细胞治疗的患者术后复发率可降低18%,5年复发率降低16%。年,《临床癌症杂志》发表医院应用CIK细胞治疗晚期肾癌的结果,单纯应用白介素-2(IL-2)联合干扰素,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9个月,而联合应用CIK细胞后中位生存期则达到了46个月,这应该是目前已报道的最好的晚期肾癌治疗结果了。年,该杂志同样介医院应用CIK细胞治疗,CIK治疗可使三阴乳腺癌的三年复发率和中位生存率明显提高。年,《癌症免疫与治疗杂志》发表了韩国人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单独应用CIK细胞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为6个月。
以上都是亚洲的研究结果,欧美有没有结果呢?以下2项研究是欧美的小样本结果。例如,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者在BiologyofBloodandMarrowTransplantation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尽管该研究仅应用CIK细胞治疗9名患者,但他们都是经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复发难治的淋巴瘤患者,有效果是2例,其中位生存期超过18个月,效果应该算是相当不错。欧美还有一些其它临床效果不错的小样本临床试验,但是尚无大样本的随机临床试验。从以上研究可归纳,CIK细胞治疗肿瘤的疗效基本是明确的,但缺乏一个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同时我们应该明白,自体CIK细胞治疗是一个技术,不是一个药物,要想完成一个多中心临床试验困难很大,因此我们并不能匆匆下结论认为CIK细胞治疗是无效的。在这一领域,我们不能因为欧美国家开展得少或不开展研究,就认为它是不好的或是无效的。毕竟东西方在人种、文化及制度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肿瘤的免疫治疗具有非常好的前景,历史将会证明魏则西事件只是这一治疗发展中的一个小小的波澜。但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肿瘤的免疫治疗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进一步的研发,这一治疗将会不断有新的突破。目前看来,肿瘤的免疫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检测点抑制剂药物和免疫细胞治疗,大体可分为三类,以抗CTLA-4、PD-1为代表的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抗体药物;以CIK、NK为代表的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治疗;和以CAR-T、TIL和肿瘤疫苗为代表的特异性免疫细胞治疗。随着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不断发展,未来这一治疗方案一定会让更多的肿瘤患者受益。
作者简介张鸿声(AlexH.Chang),同济大学转化医学高等研究院,同济大学医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的前沿性研究工作,并成功在动物肿瘤模型上采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AntigenReceptor,CAR-T)进行肿瘤治疗。该项结果于年发表在《NatureMedicine》上。自年进入同济大学以来,通过几年的努力,已建立了CAR-T肿瘤治疗的研发平台,并完成B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前试验。医院的血液科合作开展CD19阳性B细胞恶性血液性疾病的临床试验。
-----欢迎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底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