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必读骨软骨瘤影像诊断
2017-6-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手部原发骨肿瘤较为罕见。据报道,发病率占骨肿瘤的2%-5%。指骨和掌骨处大部分骨肿瘤为良性,常常是因为意外损伤或出现病理性骨折进行X线检查时发现。对病灶特征的描述可以有多种影像方法,其中X线、CT、MRI有助于对病灶进行评估和分类,而超声在诊断手部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专题中,我们将讨论手部常见良性骨肿瘤的影像特征,包括内生软骨瘤、骨样骨瘤、骨巨细胞瘤和囊性病变,以及表型相似的类似疾病;同时讨论手部可能出现的恶性病灶(如软骨肉瘤)及其影像特征,讨论各种成像方法在鉴别良恶性肿瘤上的优缺点。
骨软骨瘤
骨软骨瘤是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约占此类肿瘤的35%,占所有骨肿瘤的10%。据报道,约1/10的骨软骨瘤发生于手足管状骨上。骨软骨瘤包括骨皮质、骨髓质和一个软骨帽,X线上皮质和骨髓腔与母体骨相连是该肿瘤的特征性表现。可能引起多种症状,最常见的是关节周围渐进性无痛性畸形。骨软骨瘤的其他潜在并发症还包括骨折、血管损伤、肿块影响神经血管束造成神经系统后遗症、囊变和恶变。
骨软骨瘤有两个明显的X线表现:无柄(宽基底)和带蒂(图5)。骨性部分与母体骨相连,外生骨疣在X线上也容易见到,尤其是带蒂病灶,呈背离关节面生长。X线上诊断宽基底病灶有一定难度。
CT特别利于描述和诊断骨软骨瘤,薄层扫描有助于明确病灶与母体间皮髓质的连续性,对软骨帽上软骨成分的显示优于X线,且能测量出软骨帽的厚度。
如前文所述,MRI也可以显示骨质与母体骨的连续性,尤其是骨髓的显示。MRI在识别少见的或者复杂解剖区域(如手短状骨)的骨软骨瘤时优于其他成像方法。另外,MRI可以显示病灶对周围结构的影响。肌腱或神经血管束可能因病灶影响在T2WI上呈高信号。最后MRI还能很好的显示软骨帽,软骨帽中的矿化部分在所有序列中呈低信号,非矿化部分在T2WI上呈高信号,T1WI上呈等信号。
骨骼成熟后骨软骨瘤会停止生长。若成年后这些病变继续生长可能预示着向低级别外生软骨肉瘤恶变,即使据报道发生率小于1%。图像上,若软骨帽超过1.5-2cm,会增加恶变的可能性。骨软骨瘤恶变的表现有病灶间隔增宽、病灶和邻近母体骨骨皮质边缘模糊或侵蚀,以及巨大软组织肿块。当孤立性骨软骨瘤出现症状时可以进行治疗,首选手术彻底切除病灶。据报道,术后复发率约2%,但若切除不彻底,复发率会更高(图6)。
图5.骨软骨瘤(外生骨疣)。a图为37岁男性手部X线正位片,食指近节指骨远端尺侧见一宽基底外生骨疣(箭头)。b,c图分别为另一患者的X线片和临床照片,远节指骨粗隆可见一外生骨疣(b图箭头)伴手指畸形。d图为术中图片,可见一软骨帽呈典型的“珍珠样”外观。
图6.15岁患者出现手指骨软骨瘤(外生骨疣)伴畸形。a图X线片上,食指(箭头)和中指(三角箭头)近节指骨基底部见突向内侧的外生骨疣。b图为手术切除1年后的X线片,食指未见复发,但中指见复发间隔和增长的外生骨疣。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