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医案选
2017-5-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莫名的痰中带血案
某男,67岁患者体型中等,肌肉偏松,面带浮红。初诊:-09-16。痰中带血8个月,每隔7-8日发作。年2月29日到3月8日住院治疗,查有肺炎,气管镜检查提示有出血点,肺结核痰检阴性,同时排除肿瘤。医院检查,诊断未明。从4月份到8月份又两次住院治疗,也曾求诊数名中医治疗。刻下:无不适感觉。大便偶尔干结,脚底皮肤开裂,无痔疮,口渴不明显。舌暗胖,有齿痕。脉弦,70次/分。西医诊断:糖尿病、冠心病、脂肪肝、白内障。处方:复诊:-09-23。服药5剂,诊当日咯吐血痰3次,色比前淡,而前7日未作。原有脚背麻,现好转。大便秘,便时屏气。处方,原方。患者一直服用本方,发作间隔变为1个月,颜色也明显变淡。
李小荣:一、对于疑难病症,现代医学检查手段很滑稽和尴尬!时常不能确诊疾病,但确确实实能排除一些疾病!二、从咯血的最常见病因看,肺结核、支扩、肺部肿瘤、二尖瓣狭窄、慢支以及血液疾病经多次住院及相关检查基本已经排除了.三、“糖尿病、冠心病、脂肪肝、白内障”这四种疾病中,最基本、最关键、最主要的疾病是糖尿病,可以把糖尿病看作是基础病变!糖尿病通常引起内分泌-代谢紊乱,心血管、微细血管以及神经的倂发损害。因此,该例患者的治疗应着重糖尿病的控制!四、“住院治疗,查有肺炎”---这个肺炎不是普通的肺部感染!是在糖尿病的基础上继发的感染!即中医所谓的“久败疮”,久不收口呀(黄芪为首选药---黄芪药证),故反复发作!五、综上所述,该病例的痰血原因,考虑为糖尿病倂发肺部微细血管的损害及继发感染所致;六、据楼主提供的现有中医诊疗信息看,倾向于黄芪桂枝五物汤体质;脚底皮肤开裂,舌暗胖、有齿痕---提示较长期的血液循环欠佳并有水液的停滞,当然这也演变成为了该患者的病理体质状态的一部分。黄老师常用四味健步汤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故此病例可考虑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桂枝茯苓丸加酒大黄,还可以加三七粉、白芨。或疑血证活血有误,其实就好比溪流中有巨石激浪,故当清理溪道、排石即浪可平!
未分化性结缔组织病案
某女,31岁,08-05-12左膝关节不适4年,某医院诊断为未分化性结缔组织病,治疗后效果不明显。今检查发现免疫球蛋白G18.7(7.56-15.6),补体C4:0.(0.16-0.38)超标,ANA阳性,SS-A弱阳性。刻诊见手指脚趾胀痛,脸红,肢冷。睡觉后有僵硬感,睡眠质量差,晨僵、疲劳。月经量多,经期较长,有血块。舌尖红,苔白腻。冬天容易生冻疮,夏天易掉头发。慢性荨麻疹史。处方,14剂08-05-26第一周感觉脚趾胀痛明显好转;第二周觉药苦。诸证缓解,舌淡红苔薄。原方隔日服。
崔德强:本方主要针对的是一种体质状态,以红肿热痛为表现的各种头面部炎症是这种体质的重要表现,多见于体格强健,易烦躁、焦虑的年轻人。体质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体质的调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临床上常常采用小剂量长期服用针对患者体质的方药,隔日服药即是此意。
胃脘不适冷水作响案
某女,60岁-02-10患者体胖,穿衣甚多,上腹部戴一毛肚兜。上脘不适,觉有冷水,时作响声,夜卧不适更甚,戴肚兜则缓。食后胃部不适,欲吐而不能。偶泛冷水或酸水。头晕;以前晕车,现不饱食则不晕车;腰酸;睡眠尚可,偶有噩梦;大便尚调,偶干;口干。腹部柔软,有按压痛。咽喉粘膜正常。舌红,脉68次/分。胃炎、腰间盘突出。0207医院检查示:慢性胃炎,HP(—)。处方7贴-03-10依然冷水作声,“呼呼的响”。夜卧舌伸口外。担心喝水不能下行。空腹头晕,饱食则晕车。大便干。处方7贴-03-31胃部不适明显减轻。处方:原方略作调整。论坛网友:《伤寒论》中,有心下痞用泄心汤,痞不解,再看小便不利时,用五苓散。可见五苓散、猪苓汤、真武汤、苓桂剂诸水饮证,与心下痞症的泄心汤症容易在表症出现混淆。黄老师这个例子很受启示。
重新复习了一遍:患者老年女性,体胖,穿衣甚多,上脘不适,觉有冷水,时作响声,晕车,为“水饮内停”的表现,舌红,口干,便干,却有“热”证表现。因此,证属实热而体属阳虚之胃病,为“附子泻心汤证”,在一诊时黄师给予附子泻心汤合苓桂剂加减。患者体胖,头晕,晕车,欲呕,但口干、舌红,为不典型“半夏体质”,但二诊时黄师给予生姜泻心汤却令人费思量,虽然生姜主治恶心呕吐,散胃之水饮,但患者没有腹中雷鸣下利者这一症状,不知黄师是从哪一点考虑,使用的指证又是什么?还是有劳斑竹为大家解开疑窦啦!
刘按:本案很多同仁有较好的方案,且有几位想到生姜泻心汤,可见高手云集。处方均为寒温并用,一诊时患者上脘不适,觉有冷水,时作响声,怕冷较甚,诊断是胃炎,正如zillion所言考虑患者主要为阳虚而夹杂热象。处方是黄师治疗胃病比较成熟的经验方,寒温同用而兼调水。二诊时,患者依然冷水作响,且担心喝水不能下行,且有头晕、晕车等表述,根据一诊的服药反应,排除患者阳虚,而重点放在了局部的症状,考虑主因为胃虚停水而上逆,所以用生姜泻心汤,特别是较大量的姜半夏、生姜,这是建立对药证的把握上,服药后效果明显。反观治疗过程和患者反馈,试图分析:患者觉有冷水,时作响声-----水停胃中;偶泛冷水或酸水----胃内停水而上逆的表现;夜卧舌伸口外------胃内停水所致,为呕或上逆的相似表现?;空腹头晕---胃虚而运化失源;饱食则晕车---胃虚上逆;食后胃部不适,欲吐而不能-----胃虚上逆;夜卧不适更甚----胃虚夜甚而感觉亦甚;担心喝水不能下行,原话为“担心喝水不能下”------当为患者能给医生很好的胃虚水停的提示;从上面这些主要的症状看,患者的痛苦是实实在在的,是胃虚而胃内停水,这水是尚未能被人体吸收的饮水,而不是一般痰病或感觉异常。治疗也说明胃脘不适主要是胃虚水停所致,而不是胃炎。《金匮要略》“诸呕吐,谷不得下行,小半夏汤主之”。——小半夏汤可以促进水谷运化而止呕“呕家本渴,渴着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小半夏汤可以去水饮而止呕《伤寒论》“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生姜泻心汤散水气之痞。综上生姜、姜半夏主治胃中停水,水谷不得消化下行,相对于四逆散肉桂对人体整体的机能有振奋作用,生姜泻心汤更加针对胃脘局部,温胃寒而补土虚,且去除水饮,而这正是本患者症结所在,虽无下利而用之。以上分析,抛砖引玉,仅供参考。
0015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案
某男,54岁0407初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06年6月29号确诊,他处治疗效果不满意。年4月6日化验,红细胞计数3.08,血红蛋白,血小板60万(最高时万)。脾脏稍大1指(37.5px左右),以前大75px。以前肝脏小囊肿。右脚外踝上方溃疡,手足麻,身重,走路时两腿疼痛;太阳穴处发胀,胸闷痛感;夜里口干;右少腹压痛,小便尿等待。饮食好,但吃了没有力气。大便每日都有。羟基脲每日3颗。体瘦,神志恍惚。胆结石术后,心肌炎病史。处方自觉头胀缓解,关节痛缓解,口干舌燥缓解,小便仍不利,右少腹仍压痛。药后大便日一两次,不稀。今右上腹疼痛,胃口很好,仍有胸闷胸痛。舌紫暗,脉弦滑原方28
崔按:我的理解是本案辨证:疾病大于体质,现有症状大于体质。患者所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临床症状十分典型而且突出:头晕、乏力;有出血和血栓形成。皮肤粘膜瘀斑,肢体血管栓塞引起手足麻木、疼痛,甚至坏疽。有中度脾肿大。至于胸痛:可能是“因脾脏梗塞而觉左上腹或左下胸剧痛”。这只是我个人的认识,本案会继续追踪,以观察疗效,总结经验。
0016烘热便血手皲裂案
某女,54岁-3-24患者体格结实,面黄暗。自觉身烫,烘热日作5-6次。寐浅易醒,醒后难眠。头胀,时感头皮浮在头上且麻木。饮水两杯后则越喝越渴。因做小生意,双手冻疮严重,现天已回暖,仍皲裂红肿。痔疮,便血。剑突下按压不适。舌胖暗。无疲劳感,白天精神佳,无心慌,无胆囊疾患。06年曾有窒息感,头不能动,动则头痛。08年绝经。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吃非洛地平后面红,后停药。甲状腺疾病17到18年。黄师处方:-03-31睡眠好转,醒后想睡了。烘热次少而未已。便血已。手部皲裂已。尚有头皮胀麻。健忘。大便偏稀。血压/95mmhg。黄师处方:原方7贴。
刘按:患者就诊在三月末,回暖已久,但依然双手冻疮严重,皮肤皲裂,情况比较少见。加之痔疮、便血、面黄暗、舌胖暗,考虑患者阳虚,寒凝经脉,血运不通,而用当归四逆汤、四逆汤等。患者主诉为身烫烘热,并无其它热象。考虑为更年期卵巢功能退化,内分泌功能紊乱造成。所以用龙骨、牡蛎、仙灵脾、巴戟天等。黄师治疗更年期症状,常跟据情况合用四逆汤、真武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往往能收到比较好的疗效。本患者的确有大柴胡汤证,如果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的主诉或关键疾病,可以优先考虑。如有必要,大柴胡汤和桂枝茯苓丸可以在后续的治疗中应用,也许对患者头胀麻、高血压、痔疮等有独特的作用。
仆本恨人:谢谢刘兄答疑。更年期患者诉身烫烘热者很多,有的不是主诉,但细问之每每可见。我经常用仙灵脾、仙茅,黄柏,知母为基本方加减,取效者似乎也不少。兄言“黄师治疗更年期症状,常跟据情况合用四逆汤、真武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往往能收到比较好的疗效。”甚望能再帖一,二则医案以为我等学用经方治疗此类疾病之助。另,本案处方中有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是否意在身烫烘热之故?
李小荣:
一、诊断:1、更年期综合症;2、冻疮;3、痔疮;4、高血压;5、脑动脉硬化;6、甲状腺XXX。二、思考:1、初诊系1、2、3、4疾病表现;2、其中1、2、3疾病为求诊主诉疾病;3、既往体质倾向:大柴胡汤合桂苓丸体质(痔疮、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甲状腺XXX);4、当前体质状态:阳虚虚阳上越(围绝经期哄热、寐浅难眠、渴饮)。三、处方:针对当前体质状态(四逆加龙牡汤)和主诉疾病(冻疮的当归四逆汤、阳虚虚阳上越型更年期综合症的二仙汤)。四、启示:1、该案例的处方是体质状态与主要疾病兼顾;2、人的体质是相对稳定的,但也是会变的,有渐变和突变形式。人在一生的长河中特别是人体生理各阶段过渡期明显.此人体质在绝经期前后寒热虚实迥异!五、疑问:1、老师处方为何弃仙茅?2、阳虚虚阳上越及anton先生提到的温潜法是传统中医学概念。当前体质状态在经方医学中如何来表述?烦请楼主西强兄矫正!
刘按:仆本恨人兄和李兄,分析很深刻。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再加附子,是黄师用于更年期综合症患者身体痛、怕风恶寒、烘热出汗的常用方。更年期综合症患者多为寒热虚实错杂,而本质是阳虚有寒,故用药如此。本案有冻疮,故用细辛、桂枝、当归、白芍,是合当归四逆汤。黄师治疗更年期病证,还有一个病案0033可以参考,也用到了仙灵脾、巴戟天、当归,其他用药有所不同。有时分析疾病,因为这更明确无误;有时结合传统理论,因为有些是不可替代的、有些目前还没有被替代的、或者为了大家的交流方便;有时分析体质,因为体质跟疾病本来就不是一个层次,但往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医案呈现一种现实,也是一种经验,一般只能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理、法是工具,目的只有一个:准确而高效地分析传达信息,指导临床。这也是中医发展的要求。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一个人短时间内体质是不会变的,但是在不同的医生眼里可以有不同的体质,在同一个医生眼里也可以有不同的体质。脱离具体而谈的体质,往往也会失去存在的必要性。这段话权当是与小荣兄及各位同仁的讨论吧。谢谢!
睾丸胀痛案
某男,74岁0407睾丸胀痛近一月。查左睾丸比右睾丸大,有积水,西医建议手术;之前有疝气(左测),下坠厉害,影响到睾丸;腰痛,弯腰困难;下肢浮肿;大便一日一次,难解,小便黄;舌暗。体型偏胖,外貌与演员傅彪有点像,腹大易汗,有脚气,脚后跟开裂。有脂肪肝,前列腺肥大,2型糖尿病,现服用拜糖平1片+达美康2片/日。处方。药后疼痛缓解,下肢浮肿,腹部坠胀好转,仍大便难解,只能睡4、5小时。上方加减。睾丸胀痛完全消失,自觉除大便不爽、睡眠欠佳外无不适。
城里娃脑:防己黄芪汤和黄芪桂枝五物汤,重用黄芪与白术。白术和腰脐间血而治腰痛。更能治疗虚性便秘脚开裂时糖尿病导致血管病变。脚气多为脚汗多,也可以看成是腰以下肿,水气下注。无论是防己茯苓汤还是防己黄芪汤皆黄芪白术并用。皆治疗整体机能衰退之小便不利导致的浮肿。此人亦是糖尿病导致整体机能衰弱而出现肠道收缩无力下坠阴囊,泌尿系统功能低下导致浮肿小便不利。
Anton:病人下肢浮肿要注意检查肾功能,糖尿病后期能出现大量蛋白尿,谓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胃轻瘫,肠道蠕动失常也能出现便秘等症,治标后在图治本之方药!
崔按:本案初诊时患者以疝气引起的睾丸胀痛为主诉,从疾病方面考虑用通阳利水之五苓散,加薏苡仁助其利水,同时,薏苡仁除主湿痹、水肿外,亦主疝气(《药性通考》);而腰痛,弯腰困难;下肢浮肿;有脚气,脚后跟开裂,兼之前列腺肥大病史均提示桂枝茯苓丸加牛膝证。复诊时疼痛缓解,但尚未完全消失,又审其阴天时关节疼痛,脉沉,改桂枝茯苓丸为真武汤,加强温阳作用。转方如下:白术20茯苓20干姜10制附片10赤芍20猪苓20泽泻20肉桂10牛膝20生薏仁30。注:从网友讨论中看出,本案关键之一是黄芪体质和真武汤体质的鉴别,因本人疏忽,遗漏复诊时辨别方证之关键脉、证,有误导诸师友嫌疑,特此致歉。
黄芪体质:其人多肌肉松弛,皮肤缺乏弹性,腹部按之松软,下肢多有浮肿,平时缺少运动,食欲虽好,但容易疲乏,头晕、气短,尤其是在运动时更感力不从心,甚至出现胸闷胸痛,或头晕眼花。运动心电图常提示心肌缺血。面色黄暗,也有见暗红者,其舌质多淡红或淡胖,或紫暗。真武汤体质:其人多精神萎靡,畏寒肢冷,脉沉细,舌胖大苔滑。或浮肿,或腹泻,或小便不利,或心悸震颤,或头晕欲倒等。这种体质特征可以用“阳虚水泛”来描述。
0018老年调理案
某女,体胖,77岁。体形偏胖,面色淡黄,皮肤光滑。轻度脑萎缩(5)。年12月胆结石手术,住院时检查: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腔隙性脑梗死(双基底节区)、Ⅱ期高血压。年3月10日初诊。去年突发的上身热、下身冷、下肢疼痛而夜甚,穿一厚毛裤。夜晚臀部疼痛、尿急、汗多,眠差。口干。腹部按压柔软无不适,进食后无不适。下肢不肿。舌右偏。黄师处方:7贴年3月17日二诊。口干明显减轻,上身热下身冷的感觉减轻。从下午4点开始(包括晚上)不敢喝水,上午无小便,而夜尿多。自觉腿软,有不能走路的感觉。腿冷时偶有抽筋。直立时双膝距离较大。大便日2次,偏稀。黄师处方:7贴年3月24日三诊。腿部有力气了,夜痛缓解。久行则腿痛。尿急。大便调。舌腻。处方:上方14贴年4月07日四诊。二便调,睡眠改善。患者对疗效十分满意。但怕冷、下肢无力、久坐则活动不利等轻而未已。处方:上方稍调,7贴
刘按:此患者年高、心脑血管疾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桂枝茯苓丸7贴,口干、上身热下身冷减轻,而肢体疼痛无力、尿频尿急成为治疗的重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再加附子,是黄师用于患者身体痛、怕风恶寒、烘热出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常用方。本患者寒热虚实错杂,而本质是阳虚。此方可以保持处方对植物神经功能的调节,同时改善阳虚体质,针对身体疼痛。《神农本草经》谓白术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黄师在《药证与经方》中对白术药证分析十分详实。本案中患者面黄、肌肉松弛、尿急尿频、口渴、身重、便稀、下肢疼痛无力、汗出均属白术药证范围,故加入白术。临床也发现桂枝加术附汤可用于心脑血管疾患所引起的半身不遂、关节炎、关节风湿病、神经痛等。
0019过敏性鼻炎案
某男患者患过敏性鼻炎多年,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反复发作,偶有咳嗽,痰多。怕冷,腹部按之软,咽喉不红。舌质淡,色暗红,苔薄白。患者方面孔,八字眉,讲话慢,平时胃口不错,活动不多,容易汗出疲乏。高血压,服用兰迪+贝塔乐克控制。处方服药一周后鼻塞喷嚏诸症缓解。
原来是玉屏风合黄芪桂枝五物汤,麻烦版主解释一下,为何加葛根?
黄芪体质患者患高血压时加葛根是黄师经验。应是含葛根汤意,鼻炎可能有一类葛根证,不是也算解表药吗?
0520低热咳嗽案
患儿,7岁初诊:年5月09日。发热咳嗽半月。患支气管肺炎,经过多日治疗,体温始终在38±0.2°C。痰少,色稍黄。咽喉时痛,扁桃体不肿,汗出,舌红苔厚。脉搏浮数,次/分。体形中等偏瘦,面色稍暗,发育正常。他随母亲来诊,带着一副眼镜,话不多,认真地看着黄师写病历,也看看抄方的众人,眼神却不飘忽,仿佛在思考,也带着好奇与一丝童真。整个门诊过程,听到几声咳嗽,无痰。处方3贴。复诊:年5月12日。服药前两贴,早上无热,下午低热。昨天完全烧退。咽痛、咳嗽明显减轻。这次门诊母亲目的是给孩子调理身体。吃饭很慢,晚上入睡时汗多。处方7贴。
此案虽病情不重,但情况较为常见,中医治疗有一定优势。大家讨论也比较一致。因患儿低热、病情迁延、咳嗽所以用小柴胡汤作为基本方。因患儿咽喉疼痛、有热象所以用所以用生石膏、连翘、桔梗、玄参。石膏对退热也有很好的效果。二诊时发热已经控制,所以减少控制发热的药物及剂量,考虑到治疗还要巩固完善、尚有一定咳嗽,所以用柴朴汤、除烦汤作为基本方,以取全效。
0021肺气肿晚期喘息案
某女71岁初诊:患者患间质性肺炎多年,近年出现肺气肿,胸闷气短,喘息咳嗽咯痰(多白痰、有泡沫)反复发作,服多种药物,控制不佳。食欲底下,08年体重下降了近20斤。今见精神不振,气短懒言,声音低微。呼吸表前,动则喘甚,易心慌、出虚汗;手枯,唇紫,舌暗苔薄,脉大中空而弦数(心率96/min)睡眠可,无腿抽筋,小便可憋得住。胃炎,早搏史。处方医嘱:配合家庭氧疗。药后好转,仍喘。原方继服吃某药(含麻黄)后喘息加重,并伴有干咳,腹泻,乏力,精神不振,胸闷气短心慌,不能平卧,不能下床,唇舌暗苔薄。西药一直未停,强的松4颗,出现体胖面肿,腹部广泛压痛。上方加减,继观。肉桂10桂枝10生甘草6茯苓20龙骨15牡蛎15五味子15红枣30干姜10赤芍20川芎20当归10
崔按:一诊():以苓桂味甘汤合苓桂枣甘汤针对这种出现在肺气肿后期的虚喘,加生晒参、山芋肉以对体重骤减后汗出所引起的气液不足证,以扶正为主。二诊():去人参、山萸肉加龙骨牡蛎是针对患者服他药后引发的急症(逆证),加入归芍芎以改善局部供血。本案主要牵涉两个问题:首先是麻黄剂、柴胡剂、苓桂剂、附子剂在本病中的应用鉴别,主要以病情发展而分,简而言之,可大致以急性期、缓解期、稳定期、心衰期别之(仅为说理方便,不必执著)。其次是龙骨牡蛎的应用,桂甘龙牡汤可看作是救逆总方,相对稳定期不宜使用。注:药物总是靠人体(正气)来发挥作用,这也是用药时必须考虑人的关键原因所在。在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用药也是不同的。以本病稳定期(或称相对稳定期)为例,患者多仅以虚喘为主症,治疗可用苓桂剂。此期因病情轻重又可一分为二,偏轻者动则气喘,不动如常人,偏重者不动也喘,伴精神萎靡、乏力、懒言诸症,但治疗总不离苓桂剂。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0022胸闷胃痛案
某女,61岁胖大结实,面暗有光初诊-05-19胸闷、胃痛,嗳气、返流较重。上午9点—11点、凌晨3点—4点胃痛发作,纳食后舒,或饮开水几分钟后舒,服吗丁啉亦能很快好转,但患者不喜服药。患过敏性气管炎,对油漆过敏,常气喘胸闷。口腔内有白斑。心下按压不适。下肢轻微浮肿,脚底无力。大便干结,舌暗苔厚,脉弦滑,81次/分。黄师处方:7贴0602诸症减轻,心下按之不适。黄师处方:原方15贴。
刘按:案大家意见比较统一。针对患者胸闷气喘,此处没有明显的热证、痰证,所以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正如中和先生所言,可重复性较高。患者同时有胃痛,嗳气,泛酸,这也正是大柴胡汤所擅治。zillion先生的分析很有启发性,我们经常用一张方剂治疗多种疾病,也许正是因为这些疾病之间有已知或未知的联系。
0023风湿性多肌痛案
某女55岁09-05-16身痛多年,半年前查出风湿性多肌痛,经激素治疗后,疼痛得以控制,血沉也恢复到正常范围(20mm/h)。激素后体重增加10余斤,满月脸,激素减半后自觉脸发烫,低热;游走性肌肉疼痛;睡眠不佳,入睡慢,早醒,醒后不能再睡;慢性结肠炎,大便不好;血脂偏高;舌暗。曾有老年性阴道炎病史。患者体型中等,黑眼圈,讲话快,声音沙哑,易激动、易流泪。处方09-05-30药后周身疼痛明显好转,感觉中药好喝,大便日1次,不成形,色黑。时有腹胀,放屁多,但舒适。原方
崔按:病情分析:风湿性多肌痛经激素治疗后得到控制,后因激素的副反应突出而骤减(减半),骤减后反跳(仍游走性肌肉疼痛)。患者来诊时的状态可由以下三方面来概括:1.风湿性多肌痛未愈(仍游走性肌肉疼痛);2.激素的副反应突出(库欣综合征、易激动、失眠等等);3.其它伴随疾病或症状。综合考虑,选用上方以针对激素骤减后的状态(或称坏病)。有三点值得注意:1.本案主证(靶点)不是单一的疼痛或失眠,而是一整体状态;2.本案的虚性兴奋如低热、易激动等等不同于较实的“胸满烦惊”;3.本案虚性的血液循环障碍不同于较实的桂枝茯苓丸证,即虽有血行不利,却不致(或无力为)瘀。如果把方证按正气强弱分成几个层次,小柴胡汤证应低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当归芍药散证应低于桂枝茯苓丸证。关于柴胡用量:大剂量---偏于寒热往来或病情较急,小剂量---偏于胸胁苦满或病情较缓。
0024怠倦汗出口苦案
某男,64初诊日期:-04-27。体胖,面部轻微浮肿。气短乏力,动则汗出,口干口苦。自觉肩酸似感冒后。睡眠差,大便易结。无腹胀,下肢无浮肿。舌胖苔薄白,脉缓。现患高血压、脑梗、高血脂、结核性胸膜炎,反流性食管炎。黄师处方:二诊日期:0-05-04。倦怠感减轻,盗汗消失,但胸闷,双肩冷。原方三诊日期:-05-11。仍口干口苦,但较药前已有改善。乏力短气仍有。药后睡眠改善比较明显。肩酸,怕冷,双手不能紧握。吃复合维生素,大便正常。舌苔腻。近期CT提示胸膜增厚。黄师处方:四诊日期:-05-56。药后诸症明显改善,口基本不苦了,前天胃口开了,没有胸闷了,失眠明显改善,舌舒服了。肝功能正常,血脂正常。昨晚反流性食管炎发作。如想大便正常,则需活动、多种纤维素。并诉去年因便秘半月而发胸膜炎。自我评价为虚寒。
刘按:针对患者气短乏力、动则汗出、无腹胀、脉缓,同时有高血压、脑梗病史,这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葛根的指征,用后患者倦怠感减轻,盗汗消失。但用上方后,胸闷、口苦口干没有明显改善,近期CT提示胸膜增厚,同时结合患者高血脂、结核性胸膜炎、肝功能异常情况,这正是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指征。临床选方用药,要综合患者体质和疾病谱,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并不断从临床上总结提高。
Q:处方一有黄芪桂枝五物汤加葛根的指征。但黄老师讲过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胃炎的患者要慎用黄芪。为什么这类病人要慎用黄芪?临床怎样掌握?
A:反流性胃炎患者多有上逆、气滞腹胀等表现,需用清、下、和、消等法,大量应用黄芪易加重或引起上述副作用。本例患者门诊时反流性胃炎并不是主要痛苦所在,且其有明显的黄芪应用指征,所以可以用大量黄芪。具体黄芪体质,可以参看黄师有关著作。总之,临床选药,要根据病人的体质、疾病,把握主要矛盾所在。
文章由黄煌经方论坛zhenxk整理发表
您关心的即使朋友喜欢的,随手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的人受益发挥正能量
。更多精彩请继续治白癜风要多少钱治疗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