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从魏则西事件说起厘清滑膜赘瘤与

2016-9-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科普从魏则西事件说起厘清滑膜赘瘤与

“魏则西”“滑膜赘瘤”“免疫医治”“百度竞价”“莆田系”“医院”……这些辞汇已然成为最近几天最敏感、最热门的辞汇。

事情的来龙去脉,没必要赘述。但却需要给公众澄清两个概念,即“滑膜赘瘤”“免疫医治”。

滑膜赘瘤是怎样一种病?

医学术语中的“赘瘤”(Sar

而滑膜赘瘤则是一种更加少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青少年。在小于20岁的人群中,滑膜赘瘤占软组织肿瘤的9%。据美国SEER的数据,~年间共登记了名患者,17%是青少年,中位病发年龄是34岁。

目前,滑膜赘瘤主要的医治方式有手术和化疗。预期生存时间主要与患者的基因分型、年龄、肿瘤大小及侵犯范围等因素有关。如果是初期病变,生存期可以大于10年,而一旦转移,根据欧洲EORTC的数据生存期仅在15个月左右。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患者魏则西具体的病情公然内容很少,不足以判断并给出合适的医治选择,更没法根据现有的数据冒然预测其生存时间。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青少年恶性肿瘤引发的悲剧并不是个案。

DC-CIK是怎样一种医治?

DC-CIK是一种免疫医治。DC-CIK疗法中的“DC”意为树突细胞,这类疗法首先将患者自己的DC细胞提取出来,在体外同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或是肿瘤相干抗原肽进行抚养来引诱DC细胞成熟。

而“CIK”则是指将患者的淋巴细胞提取出来,在体外用细胞因子激活成为CIK细胞。然后在体外将肿瘤抗原引诱成熟的DC细胞和CIK细胞共同培养进行肿瘤抗原呈递来激活肿瘤抗原相应的淋巴细胞,再把它们回输给病人体内对抗肿瘤。

CIK细胞好比是“警察”,DC细胞好比是“猎犬”,帮助“警察”找到“坏人”。这1技术10余年前就已出现,但一直没有在肿瘤领域广泛运用。在医学专业文献检索站上能查到的文章只有篇(pubmed总共可检索文献在万篇以上),可见其效果的局限性。

在美国,DC-CIK经历了多年研究,但是相干临床试验基本以失败告终,没有得到上市许可。唯一例外的DC医治技术是美国FDA于年批准的Provenge,应用于晚期前列腺癌的医治。但是由于价格昂贵、疗效欠佳等,该产品市场表现并未到达预期,终究致使其公司破产。

目前,滑膜赘瘤有一项免疫医治相干的临床试验正在展开(NCT),但尚不能肯定其效果以及其在滑膜赘瘤医治中的地位。或许今后随着病例数的增加,更细致的分层分析可以锁定那些可能免疫医治受益的人群。

免疫医治地位不容忽视

近年来,随着PD1及CAR-T等新技术的出现,免疫医治肿瘤重新火暴起来,“新瓶装旧酒”的一些老技术也迎来了“第二春”。但是由于缺少大宗的随机对比研究,此类技术对滑膜赘瘤的医治效果尚没法评价。

必须要强调的是,DC-CIK其实不代表所有免疫技术,免疫医治仍然是癌症研究的重要领域,美国FDA已批准了抗CTLA4和抗PD-1抗体作为抗肿瘤药物投放市场。其中,抗PD-1抗体是近年来最成功的免疫医治方法,具有很好的医治效果,可对将近20%的晚期肺癌患者有效果。

除上述的抗CTLA4和抗PD-1这类用以激活病人自身免疫细胞的抗体以外,使用基因工程改造免疫T细胞的疗法也前景光明,包括CAR-T和TCR-T等,乃至在一些有针对性的病种中,免疫疗法乃至已开始成为独立疗法,例如CD19、CAR-T就在白血病的医治中就取得了传统医治没有到达的效果。

不过,我们也应当承认,新的免疫医治方法在一些肿瘤医治领域,还缺少令人信服的数据,但是我们不能由于缺少数据就不去尝试,奇迹总是走在数据前面的。比如,胃肠间质瘤的特效药(Gleevec)发现时也没有临床数据,仅在体外培养的细胞上看到其效果,但是它的运用却成为开启靶向医治的里程碑。

免疫医治是我们医治疾病特别是肿瘤的一个方向,应当积极鼓励支持,但是我们其实不鼓励无根据的盲目实验,也不支持任何打着实验旗号的变相销售。

来源:中国科学报莫笑鸾









































治好白癜风要多少钱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yfbf/9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