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心中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人民资讯
2025/2/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本文来源:中国农网」近日,云南省曲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开展庆祝建党周年主题巡回宣讲活动,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把宣讲作为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作为宣讲团成员之一的朱元,是曲靖市烟草公司师宗分公司派驻龙庆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作为全国余万驻村工作队员中的一份子,我为能有幸参加这一伟大工程而感到骄傲。”朱元说。以真心换真心赢得群众的信任龙庆村委会是省级认定的深度贫困村,有贫困村小组7个,建档立卡户户人。朱元驻村以来,始终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时刻牢记“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全身心投入到每一项工作中。年2月,朱元到全村最穷的建档立卡户、有名的“刺头”朱三福家走访。还没等朱元自我介绍完,朱三福声音却提高了八度,“什么队长,一天就知道填表填表,你到底知不知道我们老百姓需要什么?”朱元第一次入户走访以失败告终,这却给了他动力。为什么朱三福会这么抵触呢?经过再次走访,朱元了解到,这些年朱三福妻子和孩子的残疾证一直没有得到办理,低保也只有一个,他多次反映却没有得到解决,就这样积下了怨恨。了解到症结所在后,朱元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取得了大部分村民的同意。然后,和乡里的民政干事专程到县民政局汇报,给朱三福家补办了三个低保。到乡残联详细了解了残疾证的办理流程,带上申请表来到了朱三福家。并对朱三福说,“申请表我带来了,明天叫上嫂子,拿上证件,我开车带你们去办证”。朱三福被朱元的真心感动着,连说:“队长,谢谢你,上次是我不好”。几天后,朱三福带着孩子,来到朱元的办公室,一进门就兴奋的挥舞着残疾证说,“队长,证办到了。”后来,朱元帮朱三福家申请了保障住房,安排了护路员公益岗位,又动员他种植5.2亩烤烟,收购季节介绍他的妻子到烟点做保洁员。年,朱三福家烤烟种植收入达1.9万多元,加上务工收入,人均纯收入达到余元,稳定超过了脱贫标准。脱贫后的朱三福也像换了一个人,积极参与到村里的公共事务当中来。尤其是在两保收缴工作中成绩突出,受到了乡社会事务办的表彰。以真诚换真诚赢得群众的理解脱贫攻坚让广大脱贫群众激发了奋发向上的精气神。最让朱元感动的,是一位年仅11岁的小学生,一个把自己全部捐出去的花季少年熊春来。熊春来是朱元采集病虫害标本的时候认识的,上小学五年级,成绩优秀,却不幸患上了右腿滑膜瘤。朱元帮熊春来办理了大病救助,医院检查治疗,可医生委婉的表示,这个病已是末期,只能维持。几个月以后,熊春来不能走路了,只能在床上躺着。朱元有空就去看他,给他带些零食和水果,还带他一起阅读自己订阅的科普杂志。后来,熊春来腿上那个包已长成一个拳头大的肿瘤,整个人被病痛折磨的不像样子。一天,熊春来趁家人不在,悄悄地问朱元,“叔叔,我看到《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上说,可以把遗体捐出去,是吗?”接着他自顾自的说着腿上的大包可以留给科研机构研究,眼角膜还能给失明的人用……听着这个11岁的少年,不紧不慢地说着他的身后事,朱元忍不住落泪了,只能向他保证尽最大努力完成他的心愿。3月9日,正在外地学习的朱元,放心不下,给熊春来打了个电话,电话是他父亲接的,说春来的情况很不好,吃不下东西,也不喝水了。傍晚,熊春来父亲给朱元打来电话,说春来走了,手里紧紧的攥着那本朱元送给他的《昆虫记》。熊春来家人表示,就按他的遗愿办,把他捐给省红十字会。并感谢朱元,在春来最后的日子给了他快乐。这段宝贵的时光让朱元体会到,人生不在于你做了多少事,而在于你做好了什么。以真情换真情赢得群众的脱贫实效身为驻村工作队长的朱元,用一颗不服输的心对待扶贫工作。作为全村脱贫攻坚工作具体业务的负责人,必须要吃透政策、熟悉业务,认真对待每一项任务。龙庆村委会的平田安置点是全县搬迁群众最多,省扶贫办挂牌督战的千人搬迁点。年以来,随着搬迁政策的逐步明晰,相关工作经历了两次重大整改。工作整改期间,朱元入户走访时不慎摔伤,造成右手第五掌骨骨折,为确保整改工作按时完成,朱元在乡里找了一名草药医生进行简单包扎,医院治疗的时间,导致掌骨愈合畸形,不得不将骨头敲断进行二次复位,他忍耐着巨大的疼痛毅然坚守在工作岗位,直至整改工作全面完成。由于坚守这么一颗不服输的心,朱元和同事们顺利协助完成了平田安置点项目3个,实现农户搬迁户人,完成工程档案、搬迁户档案整理余卷,协助落实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余万元。因为工作成绩突出,朱元被授予师宗县“脱贫攻坚优秀驻村工作队员”称号。“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香满园,有好多成绩都是全体驻村工作队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朱元说。作者:王炳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