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肉瘤不同病理分型全身治疗中辅助化疗
2020-11-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软组织肉瘤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恶性肿瘤,而且治疗难度很大,全身都有可能发生。其中,下肢最常见,其次为腹膜后和腹腔,上肢、躯干等,易血行转移(肺50%,骨7%,肝4%,脑)。软组织肉瘤全身治疗,大家普遍印象这是种对化疗不敏感的类型,但实际上肉瘤有五六十个不同的类型,对化疗的敏感也各有不同,其中有极度不敏感,也有极度敏感的,甚至通过化疗可以治愈的。在最近国内一个骨与软组织肉瘤药物前沿药物会议上,提出了化疗在辅助和新辅助治疗软组织肉瘤方面依然起到基石的作用。肉瘤化疗敏感度的分类谈到化疗,自然要谈到化疗使用的时间选择,一种就是术后的化疗,另一种就是术前的化疗。辅助化疗:辅助治疗就是术后化疗。手术后给予的治疗,以消灭体内任何仍然残余的癌细胞。给予辅助治疗以降低肿瘤复发或向其他部位播散的可能性。辅助治疗可能包括放疗、化疗、激素治疗或进一步手术治疗。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是指对于未发现远处转移的初治患者,在手术治疗或手治疗前进行的全身系统性化疗。新辅助化疗作为缩瘤创造更好的手术机会。不同类型的化疗敏感分类化疗高度敏感的肉瘤:尤文肉瘤、非多形性横纹肌肉等瘤。化疗极度不敏感肉瘤:腺泡状肉瘤、骨外粘液性软骨肉瘤。需要特殊处理肉瘤:胃肠道间质瘤、侵袭性纤维瘤、隆性皮肤纤维肉瘤等。对于分型多达五六十种的软组织肉瘤而言全身治疗仍然不能绕开化疗的作用,也不能简单笼统一概认为都是对化疗不敏感的类型,排除极端敏感或不敏感类型及需要特殊处理肉瘤以外,对于那些非特指型肉瘤类型,仍要根据实际来选择辅助化疗和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和辅助治疗在软组织肉瘤治疗中的地位既然了解肉瘤需要进行全身的治疗,哪些特征的患者需要进行术后的辅助治疗或是术前的新辅助治疗呢?简单的归纳一下,软组织肉瘤进行辅助化疗和新辅助化疗的适应症特点:辅助化疗:肿瘤分期处于Ⅲ期。Ⅱ期同时伴高危因素(肿瘤位置深、肿瘤累及周围血管、包膜不完整或突破间室、局部复发二次切除术)。腹膜后及腹腔肉瘤。新辅助化疗:肿瘤处于Ⅲ期。Ⅱ期或Ⅲ期肿瘤(无法完全切除、切除会致严重功能障碍)腹膜后及腹腔肉瘤如果软组织肉瘤患者在前期病理检查确诊,符合上述特征就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助化疗或新辅助化疗,大量的数据证明了对整体OS是有益的。术后辅助化疗对非特指性肉瘤术后化疗的价值对于化疗的两个极端的类型,高度敏感型肉瘤和高度不敏感型肉瘤,前者化疗会收到很好的疗效甚至临床治愈,后者化疗基本不会有疗效,而需要特殊处理的胃肠道间质瘤等类型靶向治疗可以实现长期生存。此这几者之外的更广大的非特指性肉瘤,如:血管肉瘤、脂肪肉瘤、滑膜肉瘤等,术后辅助化疗,多数研究显示出足够的证据能证明延长患者PFS。不能固守刻板印象,一提起软组织肉瘤就不加区别的认为都是对化疗不敏感的类型,从而丧失延长生存时间的机会。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大数据分析显示,Ⅲ期患者术后化疗能提高os(82.7月Vs51.3月)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的方案选择软组织肉瘤无论是辅助还是新辅助治疗,首选的化疗方案,证据等级最高的仍然是AIM方案:阿霉素、异环磷酰胺联合美司钠,其中阿霉素换成表阿霉素、脂质体阿霉素,但后两者价格比较高患者经济压力比较大。但无论是那种基本都是以蒽环类药物为主,其次也可以选择吉西他滨和多西他赛。针对阿霉素方案是否适应于所有非特指性肉瘤还是需要根据不同病理类型加以区分,年ASCO口头报告中,统一使用阿霉素和根据不同类型应用不同化疗药物,在总生存时间方面并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不同。所以软组织肉瘤的首选仍是阿霉素联合异环磷酰胺,也是有证据支撑的对术后辅助治疗延长患者生存OS。非特指性软组织肉瘤化疗的后线方案选择:辅助和新辅助化疗的一线选择仍是以蒽环类药物为主,但是二线选择可以根据不同的组织类型进行区别对待,整理如下:平滑肌肉瘤:吉西他滨联合达卡巴嗪、吉西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曲贝西汀单药脂肪肉瘤:曲贝西汀单药、艾日布林单药滑膜肉瘤:大剂量异环磷酰胺未分化多形性肉瘤:吉西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血管肉瘤:紫杉醇靶向联合化疗:帕唑帕尼联合吉西他滨探索肉瘤肺转移的孤立灶的局部雾化化疗治疗对于恶性肿瘤而言,肺转移占了很大一部分,甚至初诊就存在这个问题,而且没有更好的治疗手段,为了克服这个难题。目前欧洲的研究人员和美国安德森中心,探索尝试将化疗药物主要是吉西他滨等使用特殊装置雾化进行吸入治疗,并且在动物模型中体现了积极结果,延缓了疾病进展和生存时间,期待在Ⅰ、Ⅱ期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去:声明:*本文旨在科普肿瘤研究前沿动态,不宣传药物,更不推荐治疗方案,涉及的信息仅供参考,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或指导。一拳哥本拳
一拳哥感谢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