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NTRK3基因易位的婴儿型纤维肉瘤样梭

2019-7-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软组织肿瘤病理诊断及研究进展(文章归纳)

最近从NTRK3基因易位阴性的婴儿型纤维肉瘤病例中发现重现性BRAF基因重排或TFG-MET基因融合。尽管它们的分子谱不同,但这些病例与婴儿型纤维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相似。

年,Kao等首次对1例腹膜后的未分类低级别梭形细胞肉瘤进行研究,发现具有SEPT7-BRAF基因融合。该例患者为女性,16岁;形态学表现梭形细胞呈束状交织状排列,间质可见散在的淋巴浆细胞浸润和扩张的血管(图1);免疫组化仅显示SMA和caldesmon片状阳性,不表达其他标记物;荧光原位杂交也没有发现那些相关基因的异常;靶向RNA测序(RNA-seq)发现SEPT7-BRAF基因融合。

图1:肿瘤由形态一致的梭形细胞组成,可见扩张的分支血管(A),梭形细胞呈交叉束状排列(B),瘤细胞核细长,轻度非典型,核分裂象可高达6个/10HPF,并伴有多少不等的淋巴细胞浸润(C),瘤细胞局灶SMA阳性(D)。

随后Kao等对9例婴儿型纤维肉瘤样梭形细胞肉瘤(患者年龄从2天~12岁,≤3岁8例,男童4例,女童5例)进行BRAF等基因检测,发现4例存在BRAF基因重排(1例伙伴基因为CUX1,3例未知),EML4-NTRK3和TPM3-NTRK1基因融合各1例,3例未发现异常基因。

病例2(图2A-C)和病例3(图2D-F)发生在骨盆,显示形态一致的梭形细胞呈束状排列(图2B和E)伴扩张的血管(图2A,和D),瘤细胞染色质细腻(图2C、E和F),病例3局灶可见圆形细胞形态(图2F);病例4为椎旁肿块,肿瘤由呈片状和局灶束状排列的短梭形至卵圆形细胞组成(图2G);病例5为先天性大腿肿块,瘤细胞呈长梭形伴局灶黏液样基质(图2H)及骨骼肌浸润(图2I)。

图2为其他四例具有BRAF基因重排的梭形细胞肉瘤:病例2(A-C)和病例3(D-F)发生在骨盆,显示形态一致的梭形细胞呈束状排列(B和E)伴扩张的血管(A,和D),瘤细胞染色质细腻(C、E和F),病例3局灶可见圆形细胞形态(F);病例4为椎旁肿块,肿瘤由呈片状和局灶束状排列的短梭形至卵圆形细胞组成(G);病例5为先天性大腿肿块,瘤细胞呈长梭形伴局灶黏液样基质(H)及骨骼肌浸润(I)。

年Flucke等对1例4个月婴儿发生的盆腔软组织肉瘤进行观察研究,该肿瘤核分裂活跃,表达S和H3K27me3,不表达SOX10,该肿瘤类似于婴儿型纤维肉瘤而不是恶性外周神经鞘瘤。FusionSeq发现具有TFG-MET基因融合,并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FISH得到证实。肿瘤对异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放线菌素D辅助化疗有显著反应。随访1年,患者带瘤稳定生存。

参考文献:

[1]KaoYC,FletcherCDM,etal.RecurrentBRAFGeneFusionsinaSubsetofPediatricSpindleCellSar







































中科医院专家
白癜风用什么药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yfbf/10072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