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最新论文组蛋白错义突变可

2017-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在某些癌症,包括软骨母细胞瘤和某一罕见的儿童肉瘤中,H3组蛋白的突变使肿瘤细胞整体的甲基化水平降低(暗区),对正常细胞却并无影响(箭头)。图片来源:洛克菲勒大学染色体生物学和表观遗传学实验室

翻译李娟

近日,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DNA序列并未改变的情况下,组装DNA的组蛋白发生突变也能导致癌症。这项研究发表在5月12日的Scinc上。

组蛋白是是指所有真核生物的核中与DNA结合存在的碱性蛋白质的总称。通常含有H1,H2A,H2B,H3,H4等5种成分。组蛋白可以通过不同的修饰基团来影响染色体结构,以此调控基因是否表达或表达多少,这是表观遗传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不过,这类非DNA结构到底如何影响发育和健康,以及如何被调控,却是最近才开始的研究。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第一次证明,仅仅改变组蛋白的结构而并无基因突变发生,就能触发肿瘤。

软骨母细胞瘤通常是在青春期的软骨中发生的一类良性肿瘤,有研究人员之前发现,约95%的肿瘤样品携带名为H3组蛋白的蛋白质突变。

为了探讨H3组蛋白突变是否导致肿瘤以及如何导致肿瘤,研究人员将突变的H3组蛋白导入小鼠骨髓间充质祖细胞(msnchymalprognitorclls,MPC),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可发育分化成软骨、骨和脂肪。在实验室培养过程中,这些带突变的细胞失去了分化的能力。接着,研究人员将突变细胞注入到小鼠体内,最终在小鼠体内发现了富含MPC的未分化肉瘤。尽管之前的研究已证实某些类型的肿瘤(比如软骨母细胞瘤)带有H3组蛋白突变且并无其他突变,但这项研究第一次证明了该突变确实能导致肿瘤。

接下来,研究人员试图了解突变如何导致肿瘤的发展。他们发现,当突变存在时,细胞锁定在增殖状态,这意味着它不断地分裂,从而导致肿瘤。具体来讲,该突变抑制了能为组蛋白添加甲基基团的酶(组蛋白甲基化酶),这类酶对基因的正常表达至关重要。

这种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的缺乏,导致另一部分组蛋白发生过度修饰,被过多的甲基基团所标记。这导致整个染色质状态的重置——DNA及其相关结构包括组蛋白的状态都会发生改变,正是这种“重置”使得细胞锁定在增殖状态。

这一发现启示研究人员,或许应该寻找更多可能促成肿瘤的组蛋白突变。同时,研究人员试图更多地了解这种特定的H3组蛋白的突变是如何导致肿瘤发展的。比如,哪些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会导致携带突变的MPC持续分裂,而不能像正常MPC那样分化成骨、脂肪和软骨。

一旦了解了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就可以考虑用药物将其阻断,特别是在富含MPC的肿瘤内——不同于软骨母细胞瘤,它可能是致命的。事实上,如果阻断相关信号通路的药物已经存在,就可能将其直接使用于相关类型的癌症的治疗。

原文







































白癜风偏方快
白癜风的药物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yfbf/10026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