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激素还是静注丙
2016-12-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多数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女性在妊娠期间会出现不同程度血小板降低,这种情况下如何治疗尚不明确。加拿大伦敦健康科学中心的Sun教授比较了激素和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妊娠期IT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发表于Blood杂志。
该研究为回顾性设计,纳入~年诊治的慢性ITP妊娠患者。先兆子痫、HELLP综合征、败血症等其它病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以及妊娠期一过性血小板减少者排除。IVIg剂量为1.0g/kg;强的松初始中位剂量为50mg/d,后转为0.65mg/kg;地塞米松剂量为40mg/d。
研究纳入例慢性ITP妊娠患者,共计次妊娠,58%(次)未行药物干预,在剩余的98次妊娠中,有47次选择IVIg,有51次选择了糖皮质激素治疗。IVIg组的不良反应有7例(13%),主要包括溶血性贫血和头疼。激素组的不良反应有9例(13%),主要包括高脂血症和感染。
产前出血在未治疗组有2(0.7%)例,IVIg有5(10.6%)例,激素组有3(5.9%)例。在例检测血小板计数的新生儿中,56(28%)例血小板数低于×/L,18(9%)例血小板数低于50×/L。
产后出血在未治疗组有6(4.4%)例,IVIg有9(19.2%)例,激素组有6(11.8%)例。产前血小板输注IVIg有6(12.8%)例,激素组有3(5.9%)例。围产期输注任何血制品在IVIg有9(19.2%)例,激素组有3(5.9%)例。对于治疗反应、流产率、早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对于复合产妇不良事件,即产褥期出血、分娩前血小板输注、围产期输血、或产后血红蛋白下降大于30g/L等,IVIg组有22(46.8%)例,显著高于激素组12(23.5%)例。
研究首次比较慢性ITP患者妊娠时用IVIg与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在主要观察指标上,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差异不大,但糖皮质激素似乎更有效。研究者指出,无论产妇血小板数多少,新生儿第一周的血小板数监测很重要。该研究的结论尚需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编辑:张跃奇
回复血小板减少,即可下载《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年版)》。北京白癜风医院简介北京白癜风最好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