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肿瘤系列丨纤维性肿瘤丨纤维结构不良
2016-1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作者:魏婷
病史:
男,6岁,左肱骨骨肿瘤,行瘤段切除。
镜下图像:
诊断:
(左肱骨)骨纤维结构不良。
定义:
骨纤维结构不良(OFD)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纤维骨性病变,几乎只发生于胫腓骨,偶尔见于尺桡骨的骨密质内,可能是纤维结构不良的一种特殊亚型,有人称为骨密质内纤维结构不良,因组织学形态与颌骨的骨化性纤维瘤相同,有人认为是长骨的骨化性纤维瘤。
临床特征:
患者大多为10岁以前的儿童,偶尔见于出生后不久的婴儿,15岁以后较少见。临床主要表现为肿胀或疼痛,受累肢体弯曲,偶可发生病理性骨折及假关节形成。
部位特征:
以胫骨近端中1/3最常见,病变大多为单侧受累,少数为双侧性或胫腓骨同时受累。偶可位于尺骨、桡骨。
影像学改变:
表现为骨密质内偏心性、融合性、卵圆形、扇形、锯齿形或多泡沫状的溶骨性改变,有硬化边缘,较大病灶可破坏骨密质和侵袭髓腔,进展快的可累及整个骨,并引起骨的弯曲畸形。骨膜反应和软组织受累少见。CT显示病变以骨密质为中心,不侵犯软组织,常有硬化性边缘。
骨干膨胀,髓腔内较大范围边界清楚,低密度阴影,呈毛玻璃样,周边有硬化边缘。
大体病理表现:
病变边界清楚,实质性,灰白-灰黄色,或略呈淡红色,刀切时有沙砾感,同周围正常骨组织有移行,骨密质变薄或缺损,髓质膨胀有硬化边缘。
病理组织学特征:
基本结构类似FD,即纤维背景内有不规则编织骨小梁形成,但字母形骨小梁较少见,周围有成排增生活跃的成骨细胞围绕。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的丰富程度不等。Companacci和Laus发现病变有分带现象,在病灶中央以成纤维细胞增生为主,伴有少量短的、纤细的不成熟的编织骨,而在病灶周边部逐渐过渡为较粗的骨小梁,并成熟为板层骨,骨小梁数量也逐渐增多,互相吻合,最终移行为周围反应性骨密质。从中央到周围的所有骨小梁表面均有增生活跃的成骨细胞被覆。在纤维间质内可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聚集。
免疫表型:
Sweet等报告93%的OFD间质内有单个散在的细胞角蛋白阳性细胞,同时也表达波形蛋白、S-蛋白和Leu-7。
病理鉴别诊断:
1.纤维结构不良
2.长骨造釉细胞瘤
3.骨样骨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