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黏液性脂肪肉瘤一例报告

2016-11-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脂肪肉瘤是一种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以下。年5月,我们对1例前臂黏液性脂肪肉瘤患者行肿瘤扩大切除及邻位皮瓣转移修复术,取得满意的效果。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80岁。以“发现左前臂肿物9个月”为主述入院。

病史:患者9个月前无明确诱因于左前臂发现一枚“小指甲”大小包块,无红肿及疼痛等不适,未予治疗,肿物未曾破溃流脓。近期自觉肿物迅速增大。

查体:左前臂可触及2.5cm×2.0cm的皮肤隆起,表面皮肤色泽正常,无红肿及破渍(图1)。于皮下可触及质软肿物,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压痛,体位实验阴性。

2手术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按皮纹方向设计切口,并用亚甲蓝标记。1%利多卡因+1:40万肾上腺素局部浸润麻醉。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于肿物外周行钝性分离,将肿物完整切除并送病理。留置胶皮膜引流条l枚,分层缝合,敷料加压包扎。

病理显示:瘤组织局部呈黏液样,瘤细胞排列疏松,局部密集排列,细胞多形性明显,核分裂易见,间质可见较多胶原纤维(图2)。诊断为黏液性脂肪肉瘤。遂行左前臂MRI\肺CT、骨ECT等相关检查,排除转移后,立即行Ⅱ期肿瘤扩大切除、邻位皮瓣转移修复术。

Ⅱ期手术:患者取仰卧位,左臂外展,经口插管全身麻醉平稳后,于原瘢痕周围2.0cm设计弧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至肌肉筋膜下层,术中请骨科教授会诊。肿物位于脂肪层内,未累及肌肉筋膜层,故沿肌肉筋膜深层行扩大切除,形成4.5cmx4,5cm的皮肤缺损,肌腱外露,于窗口上侧、下侧、尺侧、桡侧、深面取安全边缘组织送术中冰冻病理。

病理未见肉瘤组织,冲洗止血。沿前臂纵轴两侧设计邻近滑行皮瓣,沿浅筋膜层切取并掀起皮瓣,转移并关闭窗口,分层缝合,敷料加压包扎。

图1红色标记为黏液性脂肪肉瘤图2组织学观察(HEx20)

3讨论

黏液性脂肪肉瘤的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否彻底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其预后主要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局部复发、原发灶及复发灶能否完全切除有关。

另外,黏液性脂肪肉瘤的免疫组化类型为:S-l00(+).Vimentin(+).CD34(-).αlACT+),Lysozyme(-),K1-%(+),可作为其病理诊断依据。总之,黏液性脂肪肉瘤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完整的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措施,放、化疗效果尚不确定,可选择性应用。

本文作者:梁文静郭澍王晨超孙强

本文摘自:《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年7月第25卷第7期P

丁香园整形时间

发布整形临床实用资讯,

每天下午与您不见不散。









































猪渗出性皮炎病例图谱灵商工作室
鼠标手是手肘关节错位的呀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yfbf/10006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