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殖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PMF

2018-6-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医脉通导读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系一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特征为髓系(粒、红、巨核或肥大)细胞一系或多系增殖,临床表现为外周血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增多,常伴有肝、脾肿大、出血倾向、血栓形成及髓外造血。经典的BCR/ABU阴性的MPN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及骨髓纤维化(MF)。

《骨髓增殖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PV、ET》中介绍了这三种类型的诊断,以及PV和ET的治疗。本文将继续介绍治疗PMF的治疗决策。

贫血及脾大是PMF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PMF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包括年龄、白细胞数目、血红蛋白含量、外周血幼稚细胞比例、全身症状、染色体核型和特定基因突变。相对PV和PT来说,MF预后更差,中位生存期仅5年左右,近20%的患者最后演变为急性白血病。相对PV和PT来说,MF预后更差,中位生存期仅5年左右,近20%的患者最后演变为急性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目前认为只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有望治愈PMF,主要用于预期寿命小于5年的患者。但allo-HSCT的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较高。有研究显示,对于符合移植条件,但预计中位生存期小于5年的MF患者,应权衡allo-HSCT相关合并症的风险,其中包括IPSS高危或中危-2患者、输血依赖(中位生存期约20个月)患者和有不良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患者。另外,还要评估患者是否具有其他可导致allo-HSCT失败的不良因素,如高龄、疾病晚期、红细胞输注负荷、重度脾大、使用非HLA相合的同胞供者或非HLA完全相合的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合并疾病指数(HCT-CI)评分高等。

▲雄激素和糖皮质激素

伴贫血和/或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初治时可联合雄激素(司坦唑醇,6mg/d或达那唑,mg,口服,q6h或q8h)和糖皮质激素(泼尼松,40mg/d),至少3个月。如果疗效好,雄激素继续使用,糖皮质激素逐渐减量。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关于EPO治疗PMF的观点目前尚不统一,研究分析显示EPO治疗PMF贫血的有效率仅为30%~40%,主要适用于血清EPOU/L、有贫血的PMF患者,常用剂量为(~)U/周。

▲免疫调节剂

沙利度胺单独用量为(~)mg/d,小剂量沙利度胺(50mg/d)联合泼尼松(0.5mg·kg-1·d-1)较沙利度胺单独治疗能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一项来那度胺单药治疗MF的II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来那度胺对于贫血、脾大、血小板减少的有效率分别为22%、33%和50%。另一研究显示,来那度胺联合泼尼松治疗MF患者,对贫血和脾大的有效率分别为30%和42%。

▲干扰素

研究者发现,对于早期高增殖阶段的MF患者,干扰素可有效降低肿瘤细胞,但对严重贫血或全血计数减少的患者,疗效欠佳。常用剂量为3.5×U/次,每周3次,疗程至少为12个月。

▲化疗药物

白消安及其他烷化剂、6-TG、羟基脲可改善部分MF患者的肝脾肿大、盗汗、血细胞计数异常等症状。白消安起始剂量为2~3mg/d,约隔3周调整一次剂量。羟基脲为20~30mg/kg,每周2~3次或1.5g,每日1次。近期,也有研究报道用小剂量马法兰(2.5mg,3次/周)治疗PMF其有效率为67%,可显著改善脾脏肿大和贫血症状。另外,克拉曲滨(cladribine)0.1mg·kg-1·d-1对改善脾肿大、血小板升高、WBC升高和贫血的也有效果。

▲外科脾切除

手术指征:

①疼痛性脾肿大;

②需要大量输血或合并难治性溶血性贫血;

③严重的血小板减少;

④门脉静高压。

手术禁忌证:

①活动性肝炎;

②严重肺及心血管病;

③血小板计数较高者。

▲放射治疗

应用指征有:

①严重的脾区疼痛(脾梗塞);

②显著的脾肿大而有切脾禁忌证;

③由腹膜髓样化生所致的腹水;

④局部严重骨骼疼痛;

⑤髓外纤维造血性肿瘤。

可取得明显缩脾效果的照射剂量为(~)cGy,分10~15次分次照射,局部照射(50~)cGy后即可使脾区疼痛明显缓解。

▲JAK2抑制剂

年11月和年8月,美国FDA和欧盟EMA分别批准芦可替尼用于治疗PMF患者。《英国PMF研究和诊治指南()》推荐在以下情况首选芦可替尼:①症状性脾脏肿大;②影响生活质量的相关症状;③PMF导致的肝脏肿大和门脉高压。

针对治疗前血小板计数×/L的患者,推荐起始剂量为20mg,Bid;血小板计数(~)×/L的患者推荐起始剂量为15mg,Bid;血小板计数(50~)×/L的患者推荐起始剂量为5mg,Bid。前4周不应增加剂量,调整剂量间隔至少2周,最大用量为25mg,Bid。

治疗过程中血小板计数×/L应考虑减低剂量;血小板计数50×/L或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0.5×/L应停药。芦可替尼最常见的血液学不良反应为3/4级的贫血、血小板减少以及中性粒细胞减少,但极少导致治疗中断。治疗过程中出现贫血的患者,可加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或达那唑。停药应在7~10天内逐渐减停,应避免突然停药,停药过程中推荐加用泼尼松(20~30mg/d)。

参考文献:

1.MyeloproliferativeNeoplasms.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

2.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年版).中华血液学杂志,,36(09):-

延伸阅读

1.专家共识: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诊断与治疗(上)

2.肖志坚教授:我如何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医脉通血液科

向您推送

新鲜血液资讯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次多少钱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hizn/10062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