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肿瘤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分析
2017-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作者:苏玲(医院)陆梅男(医院)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
目的:对乳腺肿瘤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进行临床分析研究,以期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选择年1月-年12月在医院和医院接受治疗的乳腺肿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患者术中冰冻切片和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的结果和报告。结果:经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86例乳腺肿瘤患者中,79例患者确诊,确诊率为91.86%,其中完全符合76例,占88.38%,基本符合3例,占3.49%;5例患者延迟诊断,延迟诊断率为5.81%,其中4例诊断为乳腺增生(后经石蜡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检查诊断2例为浸润性小叶癌,2例为乳腺增生症纤维硬化期),1例为不典型导管增生,切片使细胞异形,可能是导管原位癌;2例患者误诊且均误诊为假阴性,误诊率为2.33%。结论: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率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要使冰冻切片的诊断率和准确率、判别能力进一步提高,必须要在前期取材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方式,并在中期注意切片的质量,这样可以在后期提高对诊断的认识,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近年来,乳腺肿瘤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不得不行切除术。虽然保乳术的出现可保证乳房完整,但由于难以确定乳腺肿瘤的病理特征和性质,难以制定手术方案,而冰冻切片诊断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1]。乳腺肿瘤的术中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和检查属于临床上病理工作难点,其检查方法主要是让组织在低温下冰冻,进而对组织行切片和固定及染色和封片,最后将组织置于显微镜下,快速地诊断肿瘤是恶性还是良性[2]。乳腺肿瘤术中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为临床手术范围以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了确切依据。本文主要对年1月-年12月86例乳腺肿瘤患者的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进行临床分析研究,探讨病理诊断的误诊情况和延迟诊断原因,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年1月-年12月在医院和医院接受治疗的乳腺肿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患者,年龄24~61岁,平均(38±4.5)岁。按乳腺肿块位置分为:左侧乳腺41例,右侧乳腺44例,双侧1例;良性肿瘤46例,恶性肿瘤40例。对所有患者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和检查,并与石蜡切片的病理检查进行对照,所有检查标本均于术中立即送检,均为新鲜的组织。
1.2检查与诊断方法
于手术过程中将肿块切除后认真检查并送检新鲜的组织:资深医师进行冰冻切片的病理检查,取材根据病理医师的具体需要来定,取材之后使用恒冷冰冻切片机进行制作。具体操作步骤为:将选取组织放置在冻头上(涂有甲基纤维素包埋剂),将温度控制在-25℃左右进行快速冷冻,适宜的冷冻时间为2~3min,之后进行切片(切片的厚度为5μm),使用95%的酒精或是福尔马林(10%)对切片进行固定,固定时间为1min,之后水洗和HE进行染色,并进行加温速染,染色完成用酒精进行逐级脱水,继而封片。在光学显微镜之下进行切片判读,将诊断的结果传到送检科室。
完成冰冻切片的病理检查后,将剩余的冰冻组织进行常规的石蜡切片病理检查和诊断复核,对于比较难以进行确诊的患者,可以与免疫组化结合进行检查和诊断。检查完毕后将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两项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最终的诊断结果将石蜡切片诊断结果作为标准。
1.3病理评定标准
本次病理检查主要以确诊、延迟诊断、误诊作为评定标准:(1)确诊:指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在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分型和分类上与石蜡切片是一致的(完全符合)或是基本符合;(2)延迟诊断:是指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无法将病变性质明确,可推断恶性肿瘤的存在,或是具体确诊要等到石蜡切片具体的病理诊断结果;(3)误诊:诊断结果为假阴性和假阳性[3]。
2、结果
行常规的石蜡切片病理检查和诊断复核结果:40例患者为恶性肿瘤,占46.51%,其中31例患者为浸润性的导管癌,占36.05%,6例患者为导管原位癌,占6.98%,2例患者为浸润性小叶癌,占2.33%,1例为神经性内分泌癌,占1.16%;46例患者为良性肿瘤,占53.49%:31例为乳腺纤维瘤和腺病,占36.05%,9例为导管内的乳头状瘤,占10.47%,6例为不典型的导管增生,占6.98%。
经术中行冰冻切片的病理检查:本组86例乳腺肿瘤患者中,79例患者确诊,确诊率为91.86%,其中完全符合的患者76例,占88.38%,基本符合患者3例,占3.49%;5例患者延迟诊断,延迟诊断率为5.81%,其中,4例诊断为乳腺增生(后经石蜡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检查诊断2例为浸润性小叶癌,2例为乳腺增生症纤维硬化期),1例为不典型的导管增生,切片使细胞异形,可能是导管原位癌;2例患者误诊且均误诊为假阴性,误诊率为2.33%。2例误诊患者:1例导管原位癌,进行组织取材时癌组织未取到,进行石蜡切片行病理组织检查时见癌组织;1例为浸润性导管癌,误诊原因是由于取材不当,依据快速切片所取组织诊断为乳腺导管内原位癌,行石蜡切片最终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
3、讨论
作为多发病和常见病,乳腺疾病的种类多种多样,一直以来,由于细胞学检查受到多方面的制约,且存在假阳性和误检率,这使得冰冻切片检查在临床更加广泛的应用起来[4]。冰冻切片检查的诊断率更高,且临床医师可根据冰冻切片的病理检查结果来决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术方案,这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然而该种病理检查的方法还存在一定误诊率,且会受到时间、制片的质量以及送检的局限等多因素的影响,分析影响诊断准确的具体因素有重要的临床意义[5]。
冰冻切片的病理检查出现延迟诊断以及误诊原因主要有:首先,乳腺肿瘤的组织来源复杂,但冰冻切片取材时间比较紧迫,致使取材不当,从而影响诊断;其次,一部分病变组织有着较广的侵袭范围,且表现复杂,使医师判断不是很全面,取材不足,难以判断间质侵润;再次,医师的经验不丰富制片不良导致读片错误[6]。总结冰冻切片的病理检查结果延迟诊断和误诊原因得出以下结论:一方面,进行标本取材时要对冰冻切片检查的局限性进行充分的认识,对标本进行细致的检查,切忌盲目的进行切开的同时,避免取材的局限性。乳腺标本应该进行多切面,不能遗漏任何一个瘤结,切片也尽可能的薄一点。若取材时有包膜也要一同取下,大小保持适中,若取材过大会使冷冻的效果受到影响,而太小会使病灶丢失和破坏,病变诊断不全面[7-8],多对包膜及实性区取材,并对包膜浸润和间质浸润认真的鉴别[9]。另一方面,由于制片不佳也会影响诊断,而影响制片的因素有冻头的温度(温度低使使组织太硬)、血块多、组织的钙化、染色动作不轻柔、固定的时间不够等,使切片的完整性无法保证。因此,必须对肿瘤病变的特点进行正确全面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最后,对于快速病理诊断有疑问的病例,应该而应结合影像学以及实验室等检查,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病理检查医师还应不断提高自身操作和诊断的水平以及取材技术[10]。
结合本次研究中两误诊为假阴性病例,1例导管原位癌,由于病灶较小,如在取材时加以认真仔细观察,不遗漏小的可疑病灶,一定能在快速切片时得到准确的诊断结果;1例为浸润性的导管癌,误诊原因是由于取材不当,快速切片所取组织中未能发现导管浸润,行石蜡切片最终明确诊断,随访病例,未对临床治疗造成影响,但是教训仍然深刻。
综上所述,冰冻切片的检查方法虽然受到很多限制,存在误诊等情况,但作为比较可靠、快速和准确的诊断手段,只要在取材过程中能够掌握正确的方式,并注意切片的质量,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不仅能够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性质,最大程度的减少误差,为临床医师快速决定选择何种手术方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韦东明,韦桂兰。乳腺肿瘤的超声诊断及术后病理结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11(6):50-51.
[2]贾晓娟。乳腺增生症的病理分型及CT诊断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11(6):67.
[3]吴晓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J].中外医学研究,,11(15):44.
[4]黄佩佩,潘高云,朱张茜,等。超声弹性成像和BI-RADS分级在乳腺癌诊断方面的对比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11(29):43-45.
[5]史连国。原发乳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关系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12(6):-.
[6]吴敬恒。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实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12(31):80-81.
[7]孙莉薇。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癌影像学诊断中的作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12(32):40-41.
[8]肖永波,黄小杏。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12(29):77-78.
[9]周斌。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乳腺肿块例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9(7):45-46.
[10]鲍朝辉。不同检查方法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9(24):60-61.
病理病案室:一键推送优秀病例,看病例,在这里
掌上病理:看病理资讯,先他人一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白癜风用什么药最好白癜风的治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