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诊毛霉菌致消化道溃疡,首选的两性霉素B

2020-9-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怎样治白癜风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69980.html

作者:蔡泽政审核:胡旭

这是我第二次参与会诊使用两性霉素B的病例,患者的病情恶化之快,始料未及,是一份十分沉重的病例。

(第三期)

一、病史简介

男,62岁,贵州天柱人,.5.28凌晨2点入我院胃肠外科

主诉:腹痛4+天,加重12小时。

现病史:

?患者4天前因不慎摔倒致左髋部疼痛,呈间歇性钝痛,不能独立行走,医院住院治疗(具体治疗不详),考虑骨盆骨折,无畏寒、发热,无口唇、眼睑苍白,无休克,无意识障碍等。12小时前患者突发剧烈疼痛,上腹为主,呈持续性刀割样疼痛,完善CT回示:消化道穿孔。无呕血、腹泻、血便、黑便等不适,为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

?既往史:痛风病史10余年,未系统治疗。

二、入院检查(.5.28凌晨2:00入院)

?T:36.8℃,P:次/分,R:21次/分,BP:87/68mmHg,急性病容,轮椅推入病房,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腹平,上腹压痛明显,伴反跳痛、肌紧张,未扪及包块,双肾区无叩击痛,腹部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约3-4次/分,未闻及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声。双下肢无水肿,左侧腹股沟区压痛,左下肢活动稍受限,四肢可见散在风湿结节,四肢肌力因疼痛不能准确查出,右足拇指见肿胀、流脓。

?血常规:WBC:23.11X10^9/L、N%:91.7%,Hbg/L,PLT:X10^9/L;

?炎症标志物:CRP:32.92mg/L

?肝肾功能:总胆红素19.79umol/L,直接胆红素16.82umol/L;ALT97U/L,AST31U/L;白蛋白:32.28g/L;血清肌酐.29umol/L,尿酸.24umol/L;

?电解质:钾5.90mmol/L、钠.49mmol/L、磷2.41mmol/L;血糖:10.64mmol/L;

?血清淀粉酶:U/L,血清脂肪酶U/L;乙肝两对半:乙肝表面抗原:有反应,乙肝表面抗体:无反应,乙肝e抗原无反应,乙肝e抗体:有反应,乙肝核心抗体:有反应;乙肝DNA定量1.44E+04;

?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9.4s,国际标准化值1.64,纤维蛋白原4.57g/L,D-二聚体2.68ug/m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10.70ug/ml;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

?胸腹盆腔CT:1、考虑胃肠道穿孔。2、右肾结石。3、肝脏囊肿。4、左侧髋臼及耻骨下肢骨折。5、考虑胸5、7椎体轻度压缩骨折,胸骨骨折。7、双上肺陈旧性纤维硬结病灶。8、心脏位置、形态及大小未见明显异常征象;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

三、临床分析

?病史特点:患者中年男性,急性病程,主要表现为突发胃痛,无发热、寒战,血常规、CRP炎症指标明显异常,查体上腹压痛明显伴反跳痛、肌紧张,腹部叩诊鼓音,腹部CT提示胃肠道穿孔。诊断明确:

1、消化道穿孔:消化道穿孔是指从食管到结直肠整段消化道中发生的穿孔,最常见的为胃穿孔、十二指肠穿孔。本病最常见的原因是消化性溃疡,也可由肠伤寒、消化道恶性肿瘤、克罗恩病、外伤等导致。进一步手术行病理活检可明确消化道穿孔原因。

2、弥漫性腹膜炎:又称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分继发性腹膜炎和原发性腹膜炎。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是最常见的腹膜炎。腹腔空腔脏器穿孔、外伤引起的腹壁或内脏破裂,是急性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最常见的原因。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胃肠内容物流入腹腔产生化学性刺激,诱发化学性腹膜炎,继发感染后成为化脓性腹膜炎;外伤造成的肠管、膀胱破裂,腹腔污染及经腹壁伤口进入细菌,可很快形成腹膜炎。腹腔内脏器炎症扩散也是急性继发性腹膜炎的常见原因,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女性生殖器官化脓性感染等,含有细菌的渗出液在腹腔内扩散引起腹膜炎。引起继发性腹膜炎的细菌主要是胃肠道内的常驻菌群,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多见,其次为厌氧拟杆菌、链球菌、变形杆菌等。一般都是混合性感染,故毒性较强。

四、治疗

?患者腹部疼痛明显,考虑消化道穿孔,手术指证明确。当天(.5.28)予以全身麻醉下行胃穿孔修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黄绿色混浊液体约ml,上腹部明显。肝脾肾胰腺未扪及异常,胆囊不大,小肠及结肠可见积气扩张,胃窦近十二指肠处前壁穿孔,约3x2.5cm大小,穿孔周边组织充血水肿,质地硬,脓苔附着,可见少量胃肠液溢出。肝脏表面,膈下较多脓性渗出。近穿孔处周围胃壁中等水肿增厚但胃部未扪及包块。术中取穿孔周围组织送病理检查、脓液行病原体检查。

?术后患者腹腔感染危重,血氧饱和度低,出现意识模糊,立即转入综合ICU继续治疗。

五、ICU治疗(5.28)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22.53X10^9/L、N%:94.5%,Hbg/L,PLT:X10^9/L;

感染标志物:CRP:64.10mg/L;

肝肾功能:总胆红素23.45umol/L,直接胆红素21.95umol/L;ALT49U/L,AST33U/L;白蛋白:21.06g/L;血清肌酐.43umol/L,尿酸.56umol/L,尿素:33.95mmol/L;

电解质:钾6.71mmol/L,钠.69mmol/L;

葡萄糖:5.50mmol/L

?入科诊断:1、脓毒症;2、胃穿孔:肿瘤?溃疡?;3、弥漫性腹膜炎;4、肾功能损害;5、骨盆骨折;6、高钾血症;7、痛风性关节炎;8、右足拇指感染;9、胸5、7椎体轻度压缩性骨折;10、胸骨骨折;11、代谢性酸中毒;12、低蛋白血症。

?予以头孢哌酮舒巴坦(1:1)3.0gq8hivgtt+甲硝唑mgivgttq8h抗感染。碳酸氢钠+葡萄糖酸钙+呋塞米+葡萄糖及胰岛素纠正酸中毒、降低血钾,奥美拉唑抑酸护胃、地佐辛+咪达唑仑镇痛镇静,补充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以及血液净化。

?进一步治疗:

5/29复查血常规:WBC19.97X10^9/L,N:93.7%,PLT:×10^9/L,Hb:99g/L;CRP.42mg/L。腹部B超:右肝囊肿,胆囊、胰腺、脾脏、左肾未见异常。

5/30血常规:WBC19.23X10^9/L、N%:94.6%、Hb82g/L、PLTg/L;CRP.15mg/L;白蛋白29.8g/L;尿素7.04mmol/L,肌酐65.8umol/L。脓液细菌学检查:阴性。床旁胸片:1、双上肺陈旧性TB病变。引流液约20ml。

5/31患者仍昏迷,WBC27.46X10^9/L、N%:94.6%、Hb83g/L、PLTg/L;CRP.29mg/L;白蛋白33.03g/L;

6/1WBC29.38X10^9/L、N%:95.3%、Hb76g/L、PLTg/L;CRP70.54mg/L;白蛋白25.96g/L。患者清醒,停止血液净化。

6/2WBC31.77X10^9/L、N%:96%、Hb73g/L、PLTg/L;CRP.20mg/L;白蛋白22.32g/L。患者稍嗜睡,无呕血、呼吸困难、发热、寒战、腹胀等,持续胃肠减压中积极补充红细胞及血红蛋白。

胃窦组织病理活检回示:见“菌丝样结构”,似毛霉菌,建议进一步临床检查。

6/3,WBC31.17X10^9/L、N%:96.1%、Hb84g/L、PLTg/L;CRP48.48.20mg/L;白蛋白29.20g/L。血培养:阴性。

?邀请临床药师会诊。

5/28-6/3感染标志物变化趋势

临床药师会诊

1、患者病情获悉,目前诊断:1、消化道穿孔;2、弥漫性腹膜炎;3、肾功损害;4、骨盆骨折;5、高钾血症;6、痛风性关节炎。实验室检查:20-06-02WBC31.77×10^9/L,#NEU30.49×10^9/L,尿素10.19mmol/L,肌酐.36ummol/L,钾4.08mmol/L,CRP.20mg/L,白蛋白22.32g/L。胃窦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见“菌丝”样结构,似毛霉菌。

2、入院后予以头孢哌酮舒巴坦3.0gq8h+甲硝唑mgq8hivgtt,覆盖肠杆菌科细菌及厌氧菌,但患者白蛋白偏低,建议增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剂量至4.5g/次,每次输注时间为2h。

3、目前真菌感染可能性大,针对毛霉菌,首选两性霉素B,我院现有品种为国产两性霉素B脂质体体(锋克松)。首次剂量0.02-0.1mg/kg·日+ml5%GS+5%碳酸氢钠5ml(使PH4.2),滴速不超过30滴/分,每次滴注至少6h,避光输注,随后逐日递加0.25-0.5mg/kg·日,直至0.7m/kg·日维持,若患者效果欠佳可最大1mg/kg·日,但需要谨防其导致的粒细胞缺乏、低钾。

4、同时予以地塞米松5mg静脉输注。输注完毕后再予以mlNS水化,以减轻肾损伤。

5、输注期间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电解质中钾,血常规中的粒细胞、血小板。若出现肾功能损害加重,及时停止使用,待肾功能好转后可继续用药。

6、谢邀。密切随诊。

六、进一步对毛霉菌治疗

6/3,予以两性霉素B5mg+碳酸氢钠注射液5ml+5%GSmlivgtt一次、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5%GSmlivgtt以及水化。输液过程中,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血压下降至/86mmHg。急查血常规示WBC15.62×10^9/L,N%:96.7%,Hb59g/L,PLT×10^9/L。考虑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可能性大。

6/4,血常规:WBC19.98×10^9/L,N%93.2%,Hb89g/L,PLT×10^9/L;白蛋白25.72g/L;CRP66.43mg/L。血液内科会诊:考虑类白血病反应,暂不考虑骨髓穿刺,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建议予以静脉补铁治疗(NS+蔗糖铁注射液mgivgttqod)。继续予以两性霉素B脂质体抗感染:两性霉素B脂质体10mg+碳酸氢钠注射液5ml+5%GSmlivgtt一次。停止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预防过敏。

6/5,患者仍昏迷。真菌G实验:阴性;WBC11.37×10^9/L,N%94.7%,Hb68g/L,PLT93×10^9/L。白蛋白26.78g/L。患者腹腔引流管引出少量黄色浑浊样液体,胃肠外科会诊不排除瘘可能,建议加强营养,补充白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进行性下降,予以输注红细胞、人血白蛋白治疗。两性霉素B脂质体30mg+碳酸氢钠注射液5ml+5%GSmlivgtt一次。

6/6,WBC14.88×10^9/L、N%95.2%,血红蛋白g/L,PLT96×10^9/L;白蛋白29.22g/L;CRP60.89mg/L。输注血小板、人血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白细胞进行性下降,考虑两性霉素B不良反应,停止继续用药。

6/7WBC11.0×10^9/L、N%94.5%、PLT84×10^9/L、Hb89g/L,CRP47.38mg/L。再次输注蔗糖铁注射液、人血白蛋白。

6/8,WBC5.19×10^9/L、N%92.2%、Hb80g/L,PLT67×10^9/L。补充人血白蛋白30g升白蛋白处理。夜间出现发热一次。

6/9,早晨再次发热,WBC7.32×10^9/L、N%90.4%、Hb84g/L,PLT41×10^9/L。CRP28.71mg/L。输注人血白蛋白30g。停止继续使用头孢哌通过舒巴坦+甲硝唑,改为美罗培南2.0gq8hivgtt。

6/10,夜间再次发热,最高38.3℃,血常规显示Hb81g/L,PLT22×10^9/L,医院暂无血小板,未予以补充。

6/11,患者发热中,最高体温39.4℃,全身痛风结节处疼痛较前明显。考虑发热与痛风急性发作有关。Hb76g/L,PLT23×10^9/L,予以输注红细胞。夜间复查血常规示WBC6.53×10^9/L、N%88.0%、血红蛋白78g/L、PLT20×10^9/L。

6/12仍发热,骨髓抑制进一步加重,WBC6.16×10^9/L、N%81.1%、Hb89g/L、PLT14×10^9/L,CRP84.21mg/L。补充血小板2U抢救。

6/13,WBC4.84×10^9/L、N%81.6%、Hb80g/L、PLT44×10^9/L,CRP.17mg/L,白蛋白27.36g/L。持续浅昏迷状态,持续有创呼吸辅助呼吸。

6/14,患者仍高热,最高38.5℃,浅昏迷中,排黑便一次,量约20ml。WBC2.21×10^9/L、N%79.4%、Hb83g/L、PLT6×10^9/L,CRP69.64mg/L,白蛋白27.97g/L。

6/15,家属放弃治疗,签字出院。

七、出院诊断:

脓毒症;脓毒症休克;胃溃疡穿孔;弥漫性腹膜炎;肾功能损害;骨盆骨折;高钾血症;痛风性关节炎;右手腕关节、右足拇指痛风结节病皮肤溃疡;胸5、7椎体轻度压缩性骨折;胸骨骨折;低蛋白血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消化道出血;胃、肠瘘?肺炎;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高乳酸血症;脑出血;双眼底出血。

讨论:

1、毛霉菌感染

毛霉菌病(mucormycosis)又称接合菌病(Zygomycosis),是一种由接合菌亚门、毛霉目、毛霉科中的多种真菌所致的疾病,也是一种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的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其发病的多种易感因素,如高血糖、代谢性酸中毒、大剂量应用皮质类醇激素、白细胞减少等。大多数患者通过空气中毛霉孢子而感染,其次是食入或外伤致病,肺和鼻窦最常受累。依据临床表现可分成6种:鼻脑型(39%-75%)、肺型(24%)、播散性(23%)、皮肤型(19%),胃肠型及单纯中枢神经系统少见。肠道毛霉菌病多见于回肠末端、盲肠及结肠,食道及胃亦可累及。患者一旦感染毛霉菌,因其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侵犯组织迅速,表现为胃肠道任何部位的多发性溃疡及黏膜缺血性坏死。病变可原发或继发,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有腹泻、腹痛、血样便,偶有呕血,可伴发肠穿孔及腹膜炎等。香港毛霉菌感染病例表现为坏疽性盲肠炎。死亡患者经尸解后发现肠腔黑色真菌滋生,使肠道严重溃烂。毛霉菌病的最终诊断依赖于病理发现并经培养证实,但培养的假阴性多。组织病理学或涂片常成为诊断的唯一证据。G试验、GM试验等在毛霉菌感染时均为阴性。2、治疗药物:两性霉素B、泊沙康唑

本病起病急骤、病程短、死亡率高达50%以上,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控制原发病,及时给予抗真菌药物甚为重要。首选两性霉素B,每日或隔日一次,总量3g。

国产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锋克松)需要从小剂量开始,如先从0.1mg/kg开始,逐渐加量至0.7mg/kg后维持治疗,输注过程要缓慢(<30d/min),溶媒量宜ml,每次至少输注6h,过快输注会导致低血压、心律失常和休克,溶媒只能选择PH>4.2的5%葡萄糖,避免电解质溶媒。输注的过程中要用黑布遮挡。

两性霉素B毒性大,输注过程中可出现寒战(予以哌替啶25-50mgiv对严重寒战有效)、高热、头痛、恶心、呕吐,肝肾损害,以肾为主(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B)因其易在肝脏及脾脏中浓集,减少了肾脏毒性,但是在前瞻性实验中,没有一种酯化性两性霉素b的疗效超过两性霉素b(例外:治疗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在2w时,脂质体疗效超过Amb)),低钾,心律失常,血小板减少。

当出现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停药,并对症治疗。临床药师在会诊意见中提出了针对常见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水化、预处理过敏反应、避光、小剂量开始。但患者有溃疡史,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加重了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刺激,减弱前列腺素分泌,引起了消化道出血。使用地塞米松其益小于弊。

该病历中患者使用3天两性霉素,随即出现了骨髓抑制,并逐渐加重,虽然及时补充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但因血小板资源短缺,始终无法改善。并加重了患者病情,影响了其治疗。

毛霉菌的挽救性治疗方案有泊沙康唑,目前国内上市的制剂为“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ml/瓶,40mg/ml)”,使用方法为mgqidpo,但其中标零售价2元/瓶。但对于禁饮禁食,胃肠道穿孔的患者,该药品并不适宜,患者经济能力是否能承担也需要考虑。

胃肠型毛霉菌感染十分少见,缺乏足够多的治疗资料,面对如此高发病、高死亡率的案例,广大临床医生以及临床药师应高度重视真菌深部感染的防治,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对真菌病的治疗是当务之急。蔡泽政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zzbx/10079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