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吃ldquo错rdquo了药,

2020-9-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有靶向药吃是一种幸福。靶向药的副作用相比要小,效果好,甚至有的患者上午躺在床上动弹不得,吃了某些靶向药之后下午就可以下床走路甚至出去遛弯了,对某些患者绝对是神药,当天见效,立竿见影。当然,大部分患者都是需要更多时间的。

  不过,吃靶向药的前提是得有合适的靶点。比如肺腺癌患者有EGFR突变,那就可以根据情况吃易瑞沙、特罗凯和,可以安全舒服的度过很长时间,生活质量也很高;大概3%-7%的肺癌患者有ALK基因融合,那么就可以吃克唑替尼或者色瑞替尼以及后续的等药,可以更安全舒服的度过更长时间。

注意:没有这些突变的患者吃这些药很可能无效的。

  圈里一位名人说过:如果EGFR突变是黄金突变,那ALK融合就是钻石突变,因为ALK的靶向药见效快,耐药时间很长,效果很好,动不动肿瘤就会消失,还有大公司在继续研发新药。

  吃ALK抑制剂的非小肺癌患者肿瘤消失貌似不算是新闻。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好的药别的肿瘤患者可以吃吗?

  

今天菠菜给大家介绍一个在《ClinCancerRes》杂志发表的例子:一位各种治疗失败的晚期肠癌患者经过基因测序发现有ALK基因融合,然后他就吃了ALK抑制剂-色瑞替尼,然后确实有效。

  患者是一位87岁的老人,肠镜检测的时候发现了肠癌,然后进行了化疗,有效果;然后复发,换化疗药有效,不久之后又复发。

  然后患者就用肿瘤组织进行了基因测序,发现了STRN–ALK融合和KrasRQ等突变。注意:这个KrasRQ突变点位并不会引起Kras基因的异常活化,所以等同于不突变。STRN–ALK融合还经过了免疫组化和FISH确定。

  确定了ALK融合之后,患者开始口服色瑞替尼,mg每天。经过检测,色瑞替尼对患者有效:腹部疼痛减轻,患者肚脐处的转移灶持续缩小,骨盆处的肿瘤无变化。肚脐处肿瘤变化具体如下图:

  遗憾的是,9个月之后,患者的肿瘤复发。患者又进行了基因检测,发现了STRN–ALK融合依然存在,同时还有KrasG13D突变,这个G13D突变真不是个好东西,很可能是耐药的原因。靶向治疗的终极问题依然是耐药,只能是说治“好”。

  接下来,科学家们分析了多例肠癌患者的基因测序数据,发现了6例具有ALK基因融合;利用免疫组化检测了名患者的样本,发现了3名ALK融合的患者。所以,他们估计ALK融合的患者在肠癌中的比例是0.1%-0.2%。

  这位患者是幸运的,她碰上了只有千分之二概率的ALK突变,赢得了9个月的高质量生活。

  只要你不放弃,就有机会。

参考文献:

Yakirevich,E.,etal.,OncogenicALKFusioninRareandAggressiveSubtypeofColorectalAdenocarcinomaasaPotentialTherapeuticTarget.ClinCancerRes,.22(15):p.-40.

咚咚癌友圈编辑

TN

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zzbx/10079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