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尿崩症患者需长期服药,宜选择安全性
2020-9-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中科技术让白癜风患者早绽笑容 http://www.0594ptaf.com/
中枢性尿崩症,又称抗利尿激素缺乏症,主要是由于创伤、肿瘤或者手术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下丘脑、垂体柄和垂体后叶损伤导致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尿崩症。
如何发现自己得了中枢性尿崩症?
中枢性尿崩症是一种罕见的水稳态疾病,发病率大概在1/左右,通常由先天性或者多种获得性因素引起。
先天性中枢性尿崩症又称为特发性(原因不明)的中枢性尿崩症,约占所有中枢性尿崩症患者的70%。而获得性中枢性尿崩症又称为继发性中枢性尿崩症,一般是由于颅脑肿瘤、头颅外伤、中枢系统感染(如脑膜炎)和肉芽肿结核病等原因导致。
中枢性尿崩症患者一般表现为多饮、多尿和烦渴等症状,日均饮水量在10~20L,且以持续性的低比重尿为重,尿液清亮且无异味。
尿崩症患者,可以不可以不吃药?
中枢性尿崩症诊断一旦成立,应进一步明确是部分性的还是完全性的,无论是部分性的还是完全性的中枢性尿崩症,都应该努力寻找病因学的依据,可以测定视力、视野、脑部,包括下丘脑垂体部位CT和MRI的检查。
如果确实没有确切的脑部和下丘脑垂体部位性质病变的依据,才可以考虑原发性中枢性尿崩症的诊断,重要的是对这部分病人进行长期随访,找不到各种激发因素的时间越长,原发性中枢性尿崩症的诊断越成立,在绝大多数中枢性尿崩症的患者当中,MRI表现为神经垂体亮点消失。
通过进一步诊断可以将中枢性尿崩症分级,如果轻型部分性尿崩症患者,如不影响生活和学习不需用药。但饮食中应减少食盐量,避免高蛋白,以减少溶质利尿。但是对于中重型患者必须服用药物治疗,必须给予对应治疗,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长期治疗,应该选择副作用低的药物
中枢性尿崩症患者需要长期治疗,治疗方式以针对性的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抗利尿激素为主。
醋酸去氨加压素(弥凝)是一种人工合成的AVP的类似物,该药的区别是对AVP做了脱氨处理和以D-精氨酸取代了L-精氨酸,这些化学结构的改变,使得临床剂量的去氨加压素作用时间更长而且不产生升压等副作用。
起效迅速、作用时间持久、服用方便且不产生升压等副作用使得醋酸去氨加压素成为中枢性尿崩症患者的首选药物。
目前,弥凝已经被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对于国内广大中枢性尿崩症患者来讲,大量饮水、频繁排尿和夜间多次起床排尿严重影响睡眠等问题,可以采用醋酸去氨加压素(弥凝)进行长期治疗,显著改善中枢性尿崩症给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