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黑色素瘤和软组织
2020-9-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中科医院承办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1743.html
医院
头颈肿瘤科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进入防控的关键时期,虽然发热仍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状,但无症状的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黑色素瘤和软组织肉瘤患者属于免疫力较低的易感人群,尤其在放化疗后免疫功能可能进一步受到抑制,通常情况下就比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更容易出现感染,在疫情环境下可能会比正常人群更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兼顾疫情防控和疾病治疗,在此给您一些建议!
1.化疗因非常时期,许多患者的化疗都延期,大家都很着急,不知是否会影响治疗效果。根据不同肿瘤类型分成以下三种情况:
1、对于化疗非常敏感的特殊类型软组织肉瘤
如骨肉瘤、胚胎型和腺泡状横纹肌肉瘤、尤文肉瘤等,因此类肿瘤生长迅速,如不经及时治疗,易发生复发转移或进展,特别是在治疗的初期,化疗时间延迟会对疗效产生一定影响。如延迟时间较长,需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与主管医师联系。
2、对于非特殊类型的软组织肉瘤
主要指对化疗中高度敏感的未分化型多形性肉瘤、滑膜肉瘤、平滑肌肉瘤、多形性横纹肌肉瘤、脂肪肉瘤、纤维肉瘤、上皮样肉瘤、血管肉瘤、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等,1)如果已进行手术治疗,全身检查没有发现转移,化疗是预防性治疗,可适当推迟。2)如果全身检查有复发或转移,并且肿瘤进展迅速,延迟时间过长对病情会产生较大影响,可通过网络平台(如华医通)在线咨询主管医师,讨论治疗安排(如更改为口服靶向药物治疗等)。
3、对化疗敏感度低的黑色素瘤患者
黑色素瘤患者从化疗中获益较少。正在采用化疗且目前处于化疗间歇期的患者可通过网络平台在线咨询主管医师,主管医师根据您具体病情及既往治疗情况,决定是否调整为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其它标准治疗方案,或者更改为口服化疗。
肿瘤患者(特别是软组织肉瘤患者)化疗后通常骨髓抑制较重,发生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风险高,需要进行预防性升白细胞治疗。并且,患医院验血,一旦出现较严重的骨髓抑制,极大地增加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风险。因此,需密切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如有异常,一定要及时联系主管医生,医生会针对病情进行充分评估,保证安全最大化,患者及家属应配合医生的安排。
2.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许多黑色素瘤患者和软组织肉瘤患者正在进行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因靶向治疗可在家服药,免疫治疗药物可在日间病房输注,这两类治疗期间的安排、检查和随访,可通过网络平台在线咨询主管医师。
3.药物不良反应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的区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干咳,严重时表现为呼吸困难,但也有病例首发症状表现为腹泻、恶性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或胸闷、心慌等心血管系统症状以及眼结膜炎等眼科症状。
然而,上述病毒感染的症状,在软组织肉瘤和黑色素瘤治疗的药物不良反应中也常见。如:化疗后的患者(特别是使用多柔比星类药物者)普遍会出现恶心、纳差、乏力等;使用吉西他滨、粒细胞刺激因子、抗骨转移药物(唑来膦酸等)等易引起发热、流感样症状;使用伊立替康化疗的患者容易发生腹泻;一些口服靶向药如安罗替尼、帕唑帕尼等可能引起咽痛、干咳、乏力、胸闷、纳差等症状;一些接受PD-1抗体免疫治疗的患者也可能出现心脏不适、胸闷等症状,少数患者存在免疫相关性肺炎的风险。
此外,肿瘤本身就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症状,如晚期的肿瘤患者可能出现发热--“肿瘤热”。“肿瘤热”的患者精神状况通常较好,较少合并其它症状,解热镇痛药可退热,但发热仍会反复。如肿瘤原发于肺部、纵隔或心包或已转移至上述部位也可能出现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心慌等症状。一些其他合并用药也会引起类似的症状,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普利”类)的抗高血压药可能诱发干咳、气喘等。
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通常与特定药物、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史、给药时间和剂量、联合用药等密切相关。因此,治疗期间出现以上症状的患者,一定不要恐慌。如不能明确是药物不良反应还是其它,可联系主管医生,必要时根据医生的建议到相应门诊或发热门诊进行鉴别排查。同时,千万不要向医护人员隐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或疑似患者接触史,也不要隐瞒武汉及周边地区旅游史或疫区人员接触史。要相信科学,相信医务人员。
通过网络搜索并下载华医通APP,绑定就诊卡,录入相关信息,进入首页,点击专家问诊:
在搜索框中输入“软组织肉瘤”或“黑色素瘤”可查询到相应专业的专家(也可直接搜索您的主管医师姓名):
点击专家头像后会进入“医生详情”界面,可查看医生简介、擅长及患者评价,进一步点击“申请”后可进行问诊:
4.做好生理防护及心理调适面对疫情,做好自我防护是关键。肿瘤患者注意不要串门、聚会,更要注意避免接触疫区归来人员。居住房间常通风,多喝水,勤洗手(见下图),餐前、便后、触摸公共设施后严格用肥皂洗手。
图片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著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
避免共用个人用品。常用物品如手机、钥匙等可使用75%酒精表面消毒(使用时请仔细阅读使用方式,注意个人安全)。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要注意加强营养,切勿熬夜。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就诊,尽量网络医院就诊,减少长途奔波交叉感染。出门务必佩戴口罩(见下图),最多一人陪同,就诊前后避免扎堆,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与医务人员交谈建议保持适当距离,与其他病友尽量减少口头交流或接触。
图片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著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
对于肿瘤患者家属,如果有疫区返回人员接触史,或者自身的不适可疑新冠感染,一定要及时上报当地,做好隔离,一定不接触肿瘤患者;要做到一人一陪护,最好能固定一个陪护,避免交叉感染,让我们的亲人安全。
图片来自网络
在疫情期间,容易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的情绪,进一步还可能导致身体不适,这是人们在应对危机事件下的正常反应,请患者和家属接受自己的不良情绪,可通过与亲朋好友交流、运动、放松训练、正念练习等来调节情绪。保持正常作息规律,避免过度浏览网上疫情相关新闻,适当娱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稳定的生活节奏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我们应对疫情的基本保障。如您感到您的生活和心理状态严重受到疫情影响,如感到过度的恐慌、紧张,饮食和睡眠日益恶化,生活能力明显受损等,建议您在网络平台尽快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以恢复心理平衡。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相信医生、相信科学、相信政府。
祝您健康、平安、顺利度过疫期!参考文献1、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4.
2、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软组织肉瘤诊疗指南,.4.
3、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2.4
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1.
5、四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理干预组,新型冠状病毒大众心理防护手册,.1
文章撰写:头颈肿瘤科党支部邓窈窕
审稿:姜愚、苟启桁、谢钰鑫、王乙舒
图文编辑:王乙舒
作者简介
邓窈窕,医学博士、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
哈佛大学医院访问学者。擅长骨和软组织肉瘤、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瘤、乳腺癌的临床诊治及肿瘤相关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一项,参与肿瘤学教材编写一部,发表多篇SCI及核心期刊论文。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