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BiographmMR罕见心脏
2019-12-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心包是由脏层和壁层组成的圆锥形浆膜囊,心包腔内含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心包积液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大部分心包积液由于量少而不出现临床征象。少数病人则由于大量积液而以心包积液成为突出的临床表现。患者出现症状时多表现为气短、胸痛。部分患者在病程早期出现心包堵塞症状。
导致心包积液的病因很多,心包积液的性质(血、脓、纤维蛋白性等)有助于寻找基础病因,其中血性心包积液发病率较低,但往往提示心脏严重受累,需进一步重视并积极寻因并治疗。
在影像学诊断中,心包积液的诊断并不难,难点在于其基础病因的诊断,既往临床中常使用X线、超声、CT及MR作为常用的诊断方法,现通过一例血性心包积液病例“一波三折”的诊断过程来了解一下PET/MR(BiographmMR)在心包积液,特别是血性心包积液病例中的诊断效能。
病史
患者男性,34岁,发热15天,胸闷气短8天入院。
患者因受凉后出现发热,伴咳嗽咳痰,医院,诊断为“肺炎”,并给予头孢类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之后一周开始出现胸闷、憋气、心悸等不适,医院查胸部CT示大量心包积液,行心包穿刺引流术,引流血性液体约ml,术后胸闷气短症状缓解,未再发热。之后再次引流ml血性心包积液并送检,比较结果示红细胞、白细胞与血常规比例一致,考虑血性心包积液,给予厄他培南1g抗感染治疗。
初期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
X线检查提示心影大,左侧胸腔积液。
医院胸部CT示大量心包积液。
心电图结果:窦性心动过缓。心电图检查并无特异性的表现
心包积液检验结果:
入院诊断?
血性心包积液原因待查:
结核性?
结缔组织病相关?
肿瘤性?
针对这一困惑,临床进行了心包积液查因:
结核性心包积液相关检查结果:
PPD试验(++),血沉正常
心包积液抗酸杆菌涂片(-)
血中结核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
心包积液结核杆菌和耐药基因检测(-)
结缔组织病相关检查结果:
自身抗体谱11项(-)
抗线粒体、平滑肌抗体(-)
抗核抗体五项(-)
抗心磷脂抗体两项(-)
肿瘤性心包积液相关检查结果:
血中肿瘤标记物CA偏高,余指标正常
积液中肿瘤标记物CA、CYFRA21-1、NSE、SCC增高
医院积液病理结果:未找到肿瘤细胞
面对这样的检查结果,相信对于每个医生来讲都是十分棘手的,是否会在之后的检查中找到突破口呢?
入院后影像学检查结果?
超声检查:
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周边可见稍低回声团块,大小约31mmX37mm,部分阻塞肺动脉开口,狭窄处血流加速,约2m/s,考虑右室肿物,性质待定;少量心包积液。
血性心包积液的迷雾被渐渐拨开,在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发现右室肿物,那么右室肿物的性质如何?良性?恶性?与心脏的关系如何?
临床进行了纵隔增强CT、冠脉CTA检查及PET/MR检查以了解相关情况。
纵隔增强CT检查:
冠脉CTA检查:
纵隔增强CT及冠脉CTA检查结果显示:肺动脉主干前壁恶性富血供肿块,以血管肉瘤可能性大;冠状动脉CTA检查未见异常。
血性心包积液的基础病因已浮出水面,接下来就要进一步确诊及指导治疗计划。手术切除是治疗心脏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其预后取决于肿瘤的病理类型及侵及范围。因此是否可以手术成为治疗的关键,那么心脏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如何呢?是否能进行手术呢?就需要高软组织分辨率的PET/MR出场了。
PET/MR检查:
心脏电影:
PET/MR检查提示:右心室上方等T1稍长T2异常信号影,形态不规则,大小约6.7cm×3.6cm,FDG摄取增高,SUVmax6.3;注射MR造影剂后病灶强化显著;葡萄糖FDG代谢显像与MR增强扫描的影像表现同时证实了心脏内病变符合肿瘤性病变的PET/MR表现,恶性可能性大(肉瘤?)。
PET/MR高软组织分辨率更清晰地显示了病灶的范围及与周围组织关系,清晰显示病变与主肺动脉及右心室界限不清,提示病变周围结构受侵可能,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精准的影像学信息。
手术情况?
肿瘤上缘距右肺动脉开口约2cm,下缘达肺动脉瓣环水平,肺动脉瓣瓣叶受压毁损。完整切除肿瘤组织及其相连的流出道前壁及肺动脉主干,植入24号牛心包带瓣管道。
病理结果?
(右室)梭形细胞恶性肿瘤,部分呈上皮样,细胞异型明显,可见核分裂像,部分呈腺样排列,结合形态、免疫组化及分子结果,符合滑膜肉瘤。另见大血管管壁组织见肿瘤侵犯,两侧断端均未见肿瘤。
免疫组化:CK(+)EMA(+)CK5/6(个别细胞+),Bcl-2(局部+),CD56(+),Ki-67(+60%),MyoD1(-),Myogenin(-),Actin(HHF35)(-),Desmin(-),PAX-5(-),CD34(-),CD(-),Vimentin(+),SMA(-),Nestin(-),S-(-)。
分子病理:FISH/SS18(SS18基因染色体易位,阳性细胞比例25/)。
总结?
心脏肿瘤(cardiactumor)无论良性、恶性,临床均比较少见,其中原发性肿瘤更为罕见。国外资料报道,良性肿瘤占心脏肿瘤的3/4,其中接近一半为黏液瘤,其他良性肿瘤为脂肪瘤、乳头状弹力纤维瘤和横纹肌瘤等;恶性心脏肿瘤有很多种类,一般都来源于间叶细胞,以肉瘤为主,包括血管肉瘤、横纹肌肉瘤、纤维肉瘤、神经源性肉瘤、平滑肌肉瘤、脂肪肉瘤等。常常发生于右心系统。
利用多种影像学技术有利于心脏肿瘤的早期发现及诊治。
超声心动图可以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活动度、与周围组织之间的毗邻关系进行重点观察,为心脏占位提供第一条线索,并对其自然演变过程和手术疗效进行动态随访。
CT及MR是无创检查中能够提供最多组织特征信息的影像学检查方法,MR兼有CT的大视野、高空间分辨率和超声心动图的动态功能评价特点。
PET/MR将生命影像诊断技术带入全新的时代,减少了检查时间,可实现“一站式检查”;提供了病变的准确定位;实现了心脏检查中的生理同步;并在一次扫描中同时获得MR和PET的数据,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定位、定性、监测等工作提供全面的影像学支持。
西门子BiographmMR(一体化PET/MR):
通过Tim线圈、心脏高阶动态靶向匀场、蓝牙心电门控等多项独有技术,共同搭建出强大的硬件平台;
具备西门子全面的心脏MR成像序列,涵盖形态解剖、心脏电影及功能成像,配合高清HDPET及HDChest技术,是进行心脏PET/MR临床诊断及研究的不二之选。???
病例来源?
图像来源于西门子BiographmMR?
医院核医学科及心内科提供病例及临床图像!
右上角按钮,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了解磁共振的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