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医科大学资料共享实验诊断学

2020-3-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实验诊断学

网织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网织红细胞增多,见于:

(1)骨髓红细胞增生旺盛:急性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血。见于: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病人,在补充铁剂及维生素B12、叶酸之后,网织红细胞应迅速增多。

(2)网织红细胞减少,红细胞生成减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典型病例常低于0.5%。

常用诊断性实验的评价标准

1.诊断灵敏度,指某检验项目对某种疾病具有鉴别、确认的能力。诊断灵敏度的数学式为所以病人中获得真阳性结果的百分数。

2.诊断特异性,指某检验项目确认无某种疾病的能力,它的数学式为所以非病人中获得真阴性结果的百分数。

3.诊断准确度,指某实验项目在实际使用中,所有检验结果中诊断准确结果的百分数。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的临床意义有哪些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有两类:

(1)相对性增多,是因血浆容量减少,使红细胞容量相对增加。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绝对性增多,按发病原因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类,后者称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是血中红细胞生成素增多所致,包括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和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红细胞增多症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

简述红细胞染色反应的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

①低色素性:红细胞染色过浅,中央苍白区扩大,提示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常见于缺铁性贫血

②高色素性:红细胞着色深,中央淡染区消失,其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增高.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

③嗜多色性:红细胞呈淡灰蓝或紫灰色,是一种刚脱核的红细胞,体积较正常红细胞稍大,称嗜多色性红细胞或多染色性红细胞,其增多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活跃,红细胞系增生旺盛.见于增生性贫血.尤以溶血性贫血时为最多见

简述红细胞中常见的异常结构及其临床意义

①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内含有细小嗜碱性点状物质,是核糖体聚集而成

②染色质小体:是核的残余物,此小体多见于溶血性贫血.

③卡-波环:成熟红细胞内出现一条很细的淡紫色线状体呈环形或”8”字形,曾认为是核膜的残余物提示严重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铅中毒及白血病等

④有核红细胞:正常成人有核红细胞均存在于骨髓之中,外周血涂片中除在新生儿科见到有核红细胞外,成人如出现有何红细胞,均属病理现象.主要见于①各种溶血性贫血②红白血病③髓外造血,如骨髓纤维化④其他,如骨髓转移癌,严重缺氧等

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常见原因及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常伴随白细胞总数的增多。

1)急性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为最常见的原因。

2)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损坏:严重外伤,较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

3)急性大出血:在急性大出血后1~2h内,周围血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及红细胞数尚未下降,而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却明显增多

4)急性中毒:代谢紊乱所致的代谢性中毒,如尿毒症、汞中毒及安眠药中毒等;蛇毒。

5)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而恶性肿瘤。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常见原因有哪些1.感染:特别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时,某些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时白细胞亦可减少2.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贫血以及骨髓转移癌等3.物理,化学因素损伤.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脏肿大及其功能亢进5.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产生自身抗体导致白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改变有那些?其临床意义?①细胞大小不均:表现为细胞胞体增大,细胞大小悬殊。见于病程较长的化脓性炎症或慢性感染时。可能是骨髓幼稚中性粒细胞受内毒素等影响发生不规则分裂增殖所致。②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染色呈深紫红或紫黑色,谓之为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高。③空泡形成:中性粒细胞胞质或胞核中可见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空泡,可能是细胞质发生脂肪变性所致。④杜勒小体:是中性粒细胞胞质中毒性变化而保留的局部嗜碱性区域。圆形或梨形呈云雾状天蓝色或蓝黑色⑤核变性:是中性粒细胞胞核出现固缩,溶解及碎裂的现象。

何谓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标志着它的发育阶段,能反映其新生至衰老的状况。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可分为核左移与核右移两种。左、右移的区分线在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1)核左移:周围血中杆状核增多并可出现晚幼粒、中幼粒及早幼粒等细胞称为核左移。常见于各种病原体所致的感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大手术、恶性肿瘤晚期等,特别在急性化脓性感染时,其时并伴有白细胞总数增多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释放功能良好。易见于婴幼儿及儿童病人。临床上还可见到白细胞总数不增多甚至减低而核左移显著,这说明感染极为严重。(2)核右移:正常人血中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者为主,若5叶者超过3%;或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大部分为4~5叶或更多则称为核右移。此时常伴白细胞总数减少,为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或缺乏造血物质所致。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恶性贫血,在炎症恢复期出现一过性的核右移是正常现象;若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发现核右移,表示预后不良。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及临床意义

1.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食物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达10%以上2.寄生虫病: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皮肤病:如湿疹中度增高4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5某些恶性肿瘤:某些上皮系肿瘤如肺癌等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高6某些传染病:急性传染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大多减少,但猩红热时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7其他:风湿性疾病、过敏性间质肾炎等也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1,过敏性疾病2.血液病3.恶性肿瘤4.其他如糖尿病,

名词解释

病理性淋巴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1)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也可见于百日咳杆菌、结核分枝杆弓形虫等的感染(2)肿瘤性疾病: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3)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4)移植排斥反应:见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或移植物抗宿主病。

异型淋巴细胞增多见于些情况?异型淋巴细胞分型及增多的临床意义?

异型淋巴细胞在正常人外周血中偶可见到,但不超过2%。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可见于:1感染性疾病。引起淋巴细胞增多的病毒性疾病均可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尤其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可高达10%以上。基本恢复后异型淋巴细胞仍可在外周血汇中持续数周、数月才逐渐消失。也可见于某些细菌性感染、螺旋体病、立克次体病或原虫感染(如疟疾)等疾病2药物过敏3输血、血液透析或体外循环术后,可能与细胞肥大病毒又称涎腺病毒感染有关4其他疾病如免疫性疾病、粒细胞缺乏症、放射治疗等也可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分型及增多的临床意义根据细胞形态学特点将其分为三型:(1)Ⅰ型(泡沫型):胞体较淋巴细胞稍大,呈圆形或椭圆形,部分为不规则形。核偏位,呈圆形、肾形或不规则形,核染质呈粗网状或小块状,无核仁。胞质丰富,呈深蓝色,含有大小不等的空泡,使胞质呈泡沫状,无颗粒或有少数颗粒。通常以此型为最多见(2)Ⅱ型(不规则形):胞体较Ⅰ型较大,细胞外形常不规则,似单核细胞,故也称为单核细胞型。胞质丰富,呈淡蓝色或淡蓝灰色,可由少量嗜天青颗粒,一般无空泡。核型与Ⅰ型相似,但核染质较Ⅰ型细致,亦呈网状,核仁不明显(3)Ⅲ型(幼稚型):胞体大,直径15~18μm。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量多,蓝色或深蓝色,一般无颗粒,有时有少许小空泡。核圆形或椭圆形,核染质呈纤细网状,可见1~2个核仁。除上述3型外,有时也可见到少数呈浆细胞样或组织细胞样的异形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增多见于哪些情况?

婴幼儿及儿童单核细胞可增多,属生理性增多。病理性增多见于:(1)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急性感染的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等,单核细胞明显增多(2)某些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也可见单核细胞增多。

简述类白细胞病反应的分类

按周围血白细胞总数的多少可分为白细胞增多性和白细胞不增多性两型,以前者为多见;按增多的细胞类型则可分为1中性粒细胞型2嗜酸性粒细胞型3淋巴细胞型4单核细胞型。

类白血病反应与慢性白血病区别

类白血病反应常见于急性感染、外伤、大面积烧伤、急性溶血或出血,有原发病症状,白细胞计数中度增高,多小于×/L,以分叶核及杆状核粒细胞为主,少见原粒细胞,常有明显粒细胞中毒改变,嗜酸、嗜碱粒细胞不增多,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及骨髓象多无明显改变,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明显升高,无Ph染色体,治疗原发病为主。

慢粒白血病常表现为消瘦、乏力,脾肿大明显,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常大于×/L,外周血可见各阶段粒细胞,嗜酸、嗜碱粒细胞常增多,粒细胞无明显中毒改变。早期病例轻或中度贫血,血小板数可增高,晚期均减少,骨髓增生极度,粒系常占90%以上,以晚幼、中幼粒为主,原粒+早幼粒小于10%,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显著减低甚至为0,绝大多数病人ph染色体阳性,治疗以羟基脲、干扰素为主,亦可行联合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

MPV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代表单个血小板的平均容积.增加多见于血小板破坏增加而骨髓代偿功能良好者,造血功能抑制解除后,MPV增加时造血功能恢复的主要表现.减低多见于:骨髓造血功能不良,血小板生成减少.有半数白血病患者MPV减低,MPV随血小板数而持续下降,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标志之一.

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

骨髓中血细胞发育规律为1)细胞体积:随着血细胞发育成熟,胞体由大变小2)细胞质①量:由少量逐渐增多②颜色:由深蓝变浅染③颗粒:从无颗粒到有颗粒,颗粒从非特异性到特异性3)细胞核:①大小:由大变小,由规则变为不规则②染色质:由细致疏松逐渐变为粗糙,致密③核仁:由有到无④核膜:由不明显变为明显4)细胞核/细胞质比值:由大变小

过氧化物酶染色(POX)?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临床意义?

(一)过氧化物酶染色:原理血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POX)能分解试剂中的底物H2O2,释出新生态氧,使无色联苯胺氧化为蓝色联苯胺,后者与亚硝基铁氰化钠结合形成蓝黑色的颗粒,沉着于细胞质中。临床意义主要用于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细胞多呈强阳性反应;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呈弱阳性或阴性反应;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则呈阴性反应。(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显示方法有偶氮偶联法和钙一钴法两种。前者的染色原理是血细胞内碱性磷酸酶在pH为9.4~9.6的条件下,将基质液中的α一磷酸萘酚钠水解,产生n一萘酚与重氮盐偶联形成灰黑色沉淀,定位于细胞质内酶活性所在之处。钙一钴法染色是碱性磷酸酶在碱性条件下将基质液中的p一甘油磷酸钠水解,产生磷酸钠。磷酸钠依次与硝酸钙、硝酸钴、硫化胺发生反应,形成不溶性棕黑色的硫化钴,定位于酶活性之处。临床意义:NAP活性可因年龄、性别、应激状态、月经周期、妊娠及分娩等因素

有一定的生理性变化。在病理情况下,NAP活性的变化常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感染性疾病急性化脓菌感染时NAP活性明显增高,病毒性感染时其活性在正常范围或略减低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NAP活性明显减低,积分值常为O。类白血病反应的NAP活性极度增高,故可作为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鉴别的一个重要指标。3.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NAP积分值减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NAP积分值多增高;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一般正常或减低。4.再生障碍性贫血时NAP活性增高;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时活性减低,因此也可作为两者鉴别的参考。5.其他血液病:恶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症等NAP活性中度增高,恶性组织细胞病时NAP活性降低。6.腺垂体或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雌激素等NAP积分值可增高。

此文章版权归众智慧医所有,不得抄袭侵权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源文提取码:g5zw

                众智慧医









































白癜风是怎么得的
北京中科医院是真是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rczy/10074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