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借助于免疫组化的分子诊断1

2018-5-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7

——吕京澴根据年福州会议卓华教授讲稿编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肿瘤分子诊断的意义:

  在分子水平分析生物过程(染色体,基因,碱基序列)

  可得知肿瘤的“根本”来源(高特异性)

  强有力的扩增步骤(高敏感性)

  有助于对癌症的新认识,肿瘤的分类,临床行为预测,指导医学手段的介入

  分子手段的缺点:

  昂贵:场地,设备,试剂盒,耗材

  特殊人员:经特殊训练,有经验

  相对较长的周转时间

  复杂的结果解释:不可估量,不确定,复杂的数据

  无形态学相关性

  什么是金标准?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看形态学。

  免疫组化:是蛋白质水平的形态学诊断。

  实体肿瘤的分子诊断:   1.癌基因的激活突变:易位;扩增;点突变激活。

  2.抑癌基因的沉默或缺失:缺失;失活突变;高甲基化。

  染色体易位导致癌基因激活的模式:

  1.基因A提供启动子、增强子或者带来调控区域的改变,使基因B(正常蛋白)表达增多,如套细胞淋巴瘤中的CCND1,及滤泡性淋巴瘤中的BCL2。

  2.基因A与基因B的外显子融合,生成一个全新的融合蛋白,如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中的NAB2-STAT6融合蛋白。

  两种基因易位(断裂点定位不同):

  1.断裂点在基因外:比较少;如套细胞淋巴瘤中的CCND1,及滤泡性淋巴瘤中的BCL2;没有融合转录;用PCR检测断裂的DNA;技术有挑战性(不同的热点,大小不稳定的扩增子)。

  2.断裂点在基因内:占多数;如ALK,EWS,SYT等;断裂点区域位于内含子中;mRNA融合转录;用逆转录PCR检测肿瘤的RNA。

  套细胞淋巴瘤:

  1.90%的套细胞淋巴瘤中可检测到cyclinD1蛋白的标志性高表达。

  2.50~60%的病例中有t(11;14)易位,及IGH/CCND1基因融合。

  3.但也有部分高表达是由于异常扩增,点突变,及非正常转录引起的。

  用IHC检测易位的适用条件:

  1.基因易位在肿瘤中广泛存在。

  2.可有效针对过表达天然/嵌合蛋白的抗体。

  3.该蛋白在正常组织中表达较少。

  基因型与表型对应较好的例子:

  1.滤泡性淋巴瘤,生发中心,BCL2。

  2.套细胞淋巴瘤,CCND1。

  3.伴ALK易位的肿瘤。

  4.伴TFE3易位的肿瘤。

  5.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ATA6易位。

  6.中线癌,睾丸核蛋白。

  7.前列腺癌,ERG易位。

  ALK+的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1.年发现的系统性肿瘤。

  2.发生于儿童及青年人。

  3.免疫表型:CD30+,EMA通常+。

  4.特征性细胞遗传学异常:t(2;5)易位,NPM-ALK融合。   5.比ALK-的间变大细胞淋巴瘤预后好很多。

  免疫组化着色模式提示与ALK融合的基因(间变大细胞淋巴瘤中):

易位融合基因ALK着色发生概率t(2;5)NPM胞核及胞浆70-80%t(1;2)TPM3胞浆10-20%t(2;3)TFG胞浆2-5%Inv2ATIC胞浆2-5%t(2;17)Clathrin(网格蛋白)颗粒状2-5%t(X;2)Moesin(膜突蛋白)细胞膜?

  ALK+的大B细胞淋巴瘤:

  1.CD30-。

  2.IgA+,Kappa,Lambda轻链+,MUM1+。

  3.最常发生t(2;17)易位,clathrin-ALK,胞浆ALK+(颗粒状)。

  4.高侵袭性(与间变大相比)。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IMT):

  低度恶性肿瘤,主要由肌纤维母细胞,混杂淋巴细胞、浆细胞组成;

  50-60%的病例存在ALK融合(原肌球蛋白,网格蛋白重链等)。

  上皮样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

  1.男性好发。

  2.中位年龄39岁。

  3.位于腹腔,肿瘤直径较大。

  4.组织学特征:主要由片状分布的圆形上皮样细胞构成,核呈空泡状,核仁大,胞质嗜双色性。间质黏液丰富,伴中性粒细胞和少数淋巴细胞浸润。

  5.上皮样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是IMT中侵袭性较强的亚型。

  6.RANBP2-ALK融合。

  7.临床转归:高复发率,有时可出现转移。

  8.特征性的核膜着色。

  ALK易位的肺癌:

  1.存在于5%的肺腺癌。

  2.最常见的ALK突变肿瘤。

  3.男性,年轻,不吸烟,高级别。

  4.组织学特征(常见,不是必须):实性、印戒样、筛孔状黏液样。

  5.EML4-ALK易位融合。

  病例分享:

  女,67岁,进行性左鼻塞,近年来加重,CT显示左前鼻有一直径2cm的病灶;

  免疫组化:CK+,P63散在+,S-,Actin-,β-catenin+,CD34+,STAT6+;

  诊断: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伴炽旺性腺瘤性增生。

  STAT6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中的表达:

组织学亚型STAT6核着色,阳性病例数/总病例数(%)纤维型23/23(%)富细胞型(血管外皮细胞瘤)18/18(%)巨细胞血管纤维瘤2/2(%)恶性/去分化11/11(%)总计54/54(%)

  STAT6在其他软组织肿瘤中的表达:

其他软组织肿瘤STAT6核着色,阳性病例数/总病例数(%)梭形细胞脂肪瘤0/10(0%)乳腺型肌纤维母细胞瘤0/10(0%)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0/9(0%)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0/13(0%)皮肤纤维肉瘤0/9(0%)韧带样型纤维瘤病0/8(0%)低级别纤维黏液肉瘤0/7(0%)施万细胞瘤0/8(0%)恶性外周神经鞘瘤0/7(0%)单相型滑膜肉瘤0/11(0%)间叶性软骨肉瘤0/7(0%)肿瘤类型总例数STAT6阳性率(%)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0)去分化脂肪肉瘤(14)弱,局灶韧带样型纤维瘤病(0)深部纤维组织细胞瘤(10)弱,局灶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0)胃肠道间质瘤(0)低级别纤维黏液肉瘤(0)恶性外周神经鞘瘤(0)单相型滑膜肉瘤(0)肉瘤样间皮瘤(0)施万细胞瘤(0)软组织神经束膜瘤(0)孤立性纤维性肿瘤(0)梭形细胞脂肪瘤(0)

  STAT6的抗体选择:

  1.最早的研究使用的是兔来源的多抗(SantaCruzsc-),有非特异性胞浆着色,信噪比不佳。

  2.最近的研究发现Epitomics,YE多克隆兔抗更好,特异性及敏感性都更高。

  结论:STAT6是一个诊断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特异性标记物(以往依赖CD34,特异性欠佳)

  伴TFE3易位的肿瘤:

  1.Xp11上的TFE3基因是小眼家族的成员之一,参与黑色素细胞与破骨细胞的分化。

  2.腺泡状软组织肉瘤,t(X;17)(p11.2q25),ASPL-TFE3融合。

  3.Xp11.2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TFE3基因融合。

  4.上皮样PEComa的亚型。

  5.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亚型,YAP1-TFE3基因融合。

  ERG在前列腺癌中的临床应用:

  1.组织有限的活检标本。

  2.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3.未知来源的转移癌。

  4.前列腺小细胞癌。

  CAMTA1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中的应用:

  WWTR1-CAMTA1基因融合

  PLAG1可应用于脂肪母细胞瘤

  染色体易位性肿瘤的替代标记:

  1.MUC4可应用于低级别纤维黏液肉瘤(FUS-CREB3L2融合),特异性高,敏感性高。

  2.TLE1可应用于滑膜肉瘤(SS18-SSX融合),高敏感性,中度特异性。

  MUC4在低级别纤维黏液肉瘤及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SEF)中的应用:

  1.MUC4表达于硬化性纤维肉瘤的细胞浆中,随后发现在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中也有表达。

  2.LGFMS:MUC4阳性表达率%。

  3.SEF:MUC4阳性表达率78%。

  4.滑膜肉瘤:30-90%。

  5.其他肿瘤中均为阴性。

  基因扩增:

  1.约20%的乳腺癌中均有Her2扩增。

  2.分化好的/未分化脂肪肉瘤:脂肪瘤样高分化脂肪肉瘤;难以分类的梭形细胞肉瘤。

  高分化脂肪肉瘤与脂肪瘤鉴别:

敏感性特异性MDM%-%59%-98%CDK%-68%88%-92%

  MYC扩增:

  1.大部分辐射相关的血管肉瘤都存在高水平的MYC基因扩增。

  2.仅有小部分散发性血管肉瘤存在此基因改变。

  3.MYC免疫组化能很好地替代MYC基因检测:几乎在所有肿瘤细胞中强表达。

  肿瘤染色体易位免疫组化检测不成功的例子:大B细胞淋巴瘤

  1.35%的病例中有BCL6(3q27)重排:概率低。

  2.BCL6蛋白在大B细胞淋巴瘤(及滤泡性淋巴瘤)中通常高表达,但与BCL6重排不相关。

  3.BCL6是生发中心细胞标记,在没有BCL6重排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表达。

  C-MYC蛋白高表达:

  1.有MYC基因改变:   易位,扩增;

  Burkitt’s淋巴瘤(BL);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B细胞淋巴瘤,未分类的,特点介于与BL之间;

  浆母细胞性B细胞淋巴瘤。

  2.无MYC基因改变:

  DLBCL(60%的病例有>30%-40%MYC+细胞);

  ALK+的大B细胞淋巴瘤。

  双打击淋巴瘤:

  1.基因“双打击”淋巴瘤:MYC及BCL2(有时为BCL6)均重排。

  2.“双表达”淋巴瘤:缺乏基因重排,但有MYC及BCL2蛋白高表达的DLBCL,可能提示较差的预后。

长按指纹“识别







































白癜风注意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rczy/10060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 2025年5月2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