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肿瘤三恶性间皮瘤的分子病理学
2017-8-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摘要:弥漫性恶性间皮瘤(DMM)的诊断可能是病理医师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迄今为止,通过形态学、组织化学、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等一系列的检测方法,均无法使DMM的诊断准确率达到%。近期《诊断病理学杂志》连续刊文对DMM的病理诊断及免疫组化诊断进行了讨论。本文拟从分子诊断的层面介绍分子技术及其在DMM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以期加深对DMM这一特殊肿瘤的认识,为全面了解DMM的病理现状及其新进展起到推动作用。
弥漫性恶性间皮瘤(diffusemalignantmesothelioma,DMM)是一种具有多种组织学特征的肿瘤,这些特征与大量的肿瘤性及非肿瘤性病变极为相似,这就决定了DMM的形态学谱需要与许多病变进行鉴别诊断。大量的研究证明,当今的分子技术在软组织肿瘤诊断上起着重要作用,但迄今为止,通过形态学结合组织化学、免疫组化和电子显微镜检查等一系列补充手段,均无法使DMM的诊断准确率达到%。这就促使研究人员去研究发现与DMM特异性诊断相关的分子标记物。本文拟对分子分析技术及其在DMM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的应用进行介绍,作为对近期《诊断病理学杂志》关于“恶性间皮瘤病理诊断”及“恶性间皮瘤的免疫组化诊断”两篇文章的呼应与补充,以期加深对DMM这一特殊肿瘤的认识。
1.DMM分子诊断技术及相关分子异常
1.1染色体组型技术
DMM通常都有克隆性染色体组型异常,多数病例存在1,3,6,9,22号染色体的缺失或获得,其中以CDKN2A位点上9p21缺失最为多见。无论是上皮样型、双相型、肉瘤样型DMM均可见到这些分子改变。
1.2比较基因组杂交(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北京看白癜风好点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