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于逝去的一些见闻写开去
2017-4-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在此,谨先纪念王小波先生逝世接近20周年。
最近有写到几个其他话题的,不过最新接触到很多关于逝去这个话题的,先写到这个吧。
起因就是这两天的一个关于肌肉骨骼系统超声和影像诊断的一个讲座,医院,骨关节科的负责超声和骨关节的老师,讲到了两例软组织肿瘤来源的病例,冲击很大。
两例,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横纹肌肉瘤。都不是来自软组织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
一例是一名女性,前后拖延了八年,开始的时候病灶在盆腔,安全范围清除干净后,两年后再次复发,软组织肿瘤其实就是这个特点,很难真正的做到完全清除,周围一堆的血管神经,真的像脏器一样摘除做大清理,那基本相关的四肢功能也就废了。说的安全清楚范围5厘米,但实际工作中,有时候多清除1厘米神经血管就全干光了,所以教科书和实际有差距,而且差距很大。然后再次手术清除处理之后,两三年后再次复发,这时候首先就要考虑是同源癌症的转移了,不过做病理检查的时候,发现癌细胞分型都不一样,又是个异源的癌症···之后的事情就是发病了再清,清了再发病。这位阿姨最终无法忍受反复发病的痛苦,要求做截肢,最终做了半骨盆分离,就是整条左腿加半边腰臀部这边全部截去,截肢完后伤口常年不愈合,形成了巨大的溃疡,输尿管瘘,最终在前两年逝去的。
另一例,是这位老师的同事,在腹腔的肌肉层发现的,因为本身就是医生,开始做的处理就很果断,做了大清扫,不过在两年后依然复发了,复发之后累积肾脏,之后做了肾脏的摘除,不过依然复发了,这其实就是软组织肿瘤的极大特点,易复发易扩散,之后的处理就很棘手了,因为接着做清扫,就要上及肺部,下及盆腔了,面对癌症的治疗其实很有限。
那么就从此说开去。
老师在讲这些的时候,语气很平静,不过对我的冲击十分的大。因为这两例讲到的就是面对绝症生命抗争的时候,一个常见却又悲哀的场景,生命在一点一点做最后的努力抗争,最后不支,结束。
其实也就像我这样年轻和跨界的才会做这么多感悟,真正的历经太多死亡的老医生都是很平静的,其实有像我这样在这里伤春悲秋的时间,不如去多做一些抢救的努力,说不定能多拉回两条生命。过多的情绪波动并没有什么卵用,平稳的情绪和高度的集中力才能更好的挽回生命。
生命已经逝去,在此默哀。但仍活着的人们更需要一些东西。
其实各种疾病的发病并非无缘无故的,都是有迹可循的,上面讲述的那名女性就是常年不运动,足不出户,身体状况很差了,饱病缠身,所以大家还是要多锻炼身体,锻炼使我充实,锻炼使我快乐,多去拥抱阳光吧!
而那名医生前辈的原因,我就很了解了。有时候,我觉得医生这个职业,特别是中国医生的职业待遇特别的荒诞,因为医生们学的明明是如何避免发病因,如何规避发病诱因的各种知识,不过做的却是最不健康,最易造成疾病的工作方式。
有次在公交上听到有俩大叔聊,为什么医生学的都是医学,看着却不大健康,一个大叔说的还沾边,医院里,常年不见阳光,都没什么血色。另一个就纯属胡说八道了,他的理论是什么医学里讲到了大量忌口的东西,这不能吃那不能吃,吃的东西少了,来源营养就不全面。
放他妈的狗屁!
首先讲忌口的事情就没几样,都是重大疾病特别忌讳的时候才会提到,让严重肾病的患者来点海鲜,让严重胃病的患者来点辣椒酒精,分分钟就白眼翻过去了!另外我知道他为什么要搞出这个理论,他特么就是想吃那些大鱼大肉还有野味!后面这大叔果然也聊到了这些,我只是要说这位大叔心血管疾病发病的时候,掂量下他身上那些脂肪和啤酒肚就能心安理得了,另外野生动物食用这个事,一是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二是那些野生动物在我眼中就是满满的寄生虫,我学过寄生虫学之后就再也不想这些野味了,相信基本大家来看一下寄生虫学之后也不会想了。所以我是现代养殖业的拥护者,激素健康这些话题还是个需要讨论的商量的问题,不过吃野味要是寄生虫发病了,医院这儿抢救了,呵呵。
那么,医生的工作状态,挑人数最多也最典型的临床医生的工作状态来讲,就是天,24小时,不间断,这个逻辑其实很简单,医院,医院是空城没人了?临床医生特点就是随叫随到,3班转,每天早上都是要查房检查病人状况,所以谈不上哪天休息,都是一年上到头,大家基本对星期几这个事完全没印象。然后就是夜班,夜班是结结实实的夜班,从头一天的夕阳一直看到第二天的朝阳,很正常,有时候听在公司的朋友抱怨公司最近加班多,夜班累,然后问到什么时候,一问半夜十点半夜十二点,呵呵哒,夜班还是讨论一下一直到第二天中午十二点的事吧。再就是连班多,强度大了,经常有中秋节假日上完48小时,休息半天,接着再来48小时这样的。或者连上三天72小时的也经常会有,更长的也有,不过没那么常见。主要重点是这其中的强度大,一直在忙碌,一直要聚精会神,毕竟接触生命健康的工作,分神了分分钟出大事,然后听公司的朋友聊上班的状态聊天什么的,嗯,挺惬意的。
所以这样的工作状态下,显得很不健康是个挺正常的事。
这个荒诞的职业后面还有很多苦逼到极致的地方,就科普到这吧。
一般的肿瘤是边界越清楚,活动性越好,内部回声越均匀恶性程度越低,而肌肉骨骼系统的正好相反,越具有这些特点的恶性程度越高。
另外,肌肉骨骼系统恶性肿瘤的老大,就是滑膜肉瘤,大家可还记得魏则西吗?
这个时代大家都很擅长遗忘,在魏则西患病滑膜肉瘤相关事件之后,真有碰到福建老板,很嚣张啊,说不用半年,你就看一个月后,还有人记得这个事吗?
不过我无法反驳,确实大家都不怎么记得了。
虽然滑膜肉瘤本身的死亡率就非常的高,但这个事件影射出的医疗相关的很多怪现状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而我想做的事,就是时时提醒。
目前亲手接触过的有两个直面的死亡。
一个是六年的白血病患者,强行延续生命多年,最后一次抢救我接粗到了,那次是靠着输血在做延续,如果要继续存活就只能靠上呼吸机了。提到呼吸机,医生们很了解,大家可能不太了解,科普一下。上了呼吸机之后,呼吸便不是自主的了,仅靠机器来强行维持,此时其实都是神志不清的状态,因为自主呼吸这个基本的生理反射都无法做到,其他的更不存在,此时可以理解成已无生存质量所在,只是靠机器强行维持。小孩是13岁,人死亡的时候我发现肤色会整个变得青白,就是俗称的血色消失了,而我那时真切的感受到一股生气,他离去了,而胸廓会整个地塌陷下去,肋骨会一根根显露出来,肋骨的间隙会特别清楚,因为人在存活的时候,肺部是有气体充盈的,而死亡后,就全部空了。
这两天在跟说唱的圣殿君聊的时候,提到了这个事,我说起我当时写了说说,我再去翻时,发觉写的其实非常简短。
第一次遇见临床死亡病人,沉落落的,乱——某年某月某日夜22点54
其实本就如此,人逝去了,所有的一切都已经成了废话,不必多说什么,又何必多说什么,或许以后会有评价生平的事,不过逝去的那一刻,逝去就是单纯的逝去,一个生命逝去了,一个生命消亡了。
但是那一夜的一点一滴,我都记得特别的清楚。
我还记得心跳呼吸都停止后,依旧胸廓按压,心肺复苏,维持了十分钟,按压的过程中,白血病患者的那些陈年的积血从口中流了出来,是褐色的咖啡样的,我是个助手,我有时在帮忙维持通气,有时在帮忙测各种生命体征,看有无反转。中间心电图有过一点波动,我们还都一起兴奋了一下,不过最终只是电信号的紊乱而已。尽管我知道病人继续存活已经没有任何的生存质量了,但我还是希望他的生命能多延续一下,这是穿上白衣的基本操守和初衷吧,
医道,白衣之心。
我记得那一夜的夜幕特别的漆黑,出来后走廊里的灯管和地板特别的苍白,白大褂白的刺眼。
另一个接触的死亡就是愤怒了,是急诊科收进来的,收来的时候背后腰部正中插了一把西瓜刀,看刀把应该至少20厘米,整个刀锋都插进去插没了,只剩个刀把在外面,送来的时候已经发青了,整个心跳呼吸什么都没了。
愤怒,彻头彻尾的愤怒。
同类相残相杀,触及人性基本底线的恶行,然而它就是每天都在发生着。
当然我绝逼不是圣母婊,有的大奸大恶之人本就该杀,但是这个小伙绝对不是,看他的老父亲就在旁边哭的老泪纵横,说儿子叫你不要总在社会上跟那些人乱混的,被这样的杀法杀死,仇家歹徒黑帮都有可能。
然后这两天有个小姑娘转了个吃人体器官的贴,还问有人看过没,还么么哒,呵呵,我么你妈了个逼。
我没争当时,厌恶争执,因为这小朋友自己估计并没有意识到这事具体代表了什么,只是猎奇。
这件事的结局是别人告诉我的:最后,那个咬人的学生把耳朵吐了出来,并且被人逮住了。不知你会怎么看,反正当时我觉得如释重负:不管怎么说,人性尚存。同类不会相食,也不会把别人的一部分吞下去。当然,这件事可能会说明一些别的东西:比方说,咬掉的耳朵块太大,咬人的学生嗓子眼太细,但这些可能性我都不愿意考虑。我说到这件事,是想说明我自己曾在沉默中学到了一点东西。你可以说,这些东西还不够:但这些东西是好的,虽然学到它的方式不值得推广。——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这段话来自《沉默的大多数》,沉默的大多数杂文集里面的第一篇,同名的一篇,很多年前就读过,不过举咬人耳朵这个例子的感悟,我一直都理不清这个逻辑,不过这些天真碰到同类相食还当有趣的,这个逻辑一下子就通了。如同王小波说过很多次的一样,别把肉麻当有趣。
有时候我觉得王小波死的太早了,很多人都死得太早了,比如涅槃的科特柯本,比如披头士的约翰列侬,比如黄家驹,比如海子。
20年过去了,王小波一直所提的独立思考和趣味性其实是一个挺基础的事,不过在我们这个国度就成了奢望,20年过去了,明明是说的都很平白老实的大实话,竟然还被标着特立独行的标签。
王小波提到《论语》时,说孔子就像个老可爱,总是夸他的这个徒弟好那个徒弟好,然后一直苦口婆心地说着一些教人好好相待的大实话,特别的可爱。
其实有时想到王小波说的这些话时,也是觉得他挺可爱,独立思考,趣味性,也是人生很基本的要求啊,为何却很难见到呢?
儒家的那些思想,很多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温良恭俭让,大家以礼相待,这有问题吗?这没什么问题。问题就是,特么地强迫每个人都来遵从,还特么地存天理,灭人欲——朱熹,还编制了一套外圣内王的做春秋大梦的傻逼理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这事我们干了几千年,就是灭人欲,灭出了一堆的伪君子,外圣内王,王得鸦片战争一炮打响。
然后儒家的中庸之道说白了就那么些,《论语》其实也就是一本语录集,讲了一些做人的道理,挺好的但不必神化。过去中央帝制一直在神话太特么逗了,现在不太神化这个,但现在在神话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宗教,比如哈哈哈,你懂得。
如果儒家这几千年来能总结出一个电磁理论来,那我就佩服的五体投地了,能有相对论就更吊了,当然这个有点难,不过能做出《罗素—爱因斯坦宣言》,中的另一位,罗素的各种人文总结的话,我觉得几千年的时间里还是有可能的。
然而并没有。
那么回到吞食人体器官这个事,是日本人的帖子,我并不是针对这个民族,毕竟哪里都有牛逼也同时有傻逼,但是比例就各个不同了。但是东瀛那边确实历来有一些很奇葩的文化现象,比如他们向往的绚烂的死亡,比如他们一直有的猎奇和变态的文化,还一直鼓吹和宣扬,然后毕竟同我们也有战争过节,而且一直都未清算,所以还是觉得华夏人有时太温吞和不团结了。毕竟犹太人他们是跟日耳曼人清算到底的,看过一些犹太人找退役后的纳粹军人刺杀和复仇的故事,而且德国是把事情说清楚了的,说清楚了就好说。现在小年轻的风向越来越有些崇尚日本的文化了,霓虹国的美学和优秀的批判我都很喜欢,不过奇葩和变态的文化不包括在内,所以我想做一点选边站的事,往愤青哈哈粪青那边稍微靠一点,因为有的事情还是提醒清楚的好。另外来到我们国家的日本友人,还是欢迎为好,一个民族不可能都是傻逼,他们愿意来到这个国度,至少是做出了交流的姿态,不要一味地排开。
关于逝去,还有的见闻就是,抽烟真的会极大的增加肺癌发病率,有见到这样发病的病例,其他一切健康非常生猛,除了突然发病的肺癌,很快走了:喝酒真的会极大的增加肝癌发病率,有见到这样发病的病例,其他一切健康非常生猛,除了突然发病的肝癌,拖过了几年也走了。
所以平常还是少抽烟喝酒,别熬夜,多锻炼身体,毕竟youonlyliveonce。你只会活一次。
然后抽烟喝酒其实我感觉带不给我任何快感,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东西上瘾,那我就选择电音吧,哈哈。见下图
毕竟,只有音乐才是我的解药。
然后在我们这个文化氛围下,讨论到生死都会气氛变得异常凝重,儒家统治几千年,夫子不谈鬼神,所以儒家真不能算宗教,宗教必论生死。所以一直以来我们这个没有强大的宗教文化的国度里,生死就是个禁区话题,不知生焉知死,六合之外存而不论。
现在见过的最酷的逝去,是《奇葩说》里面蔡康永讲到的,说他的一个舞蹈家的朋友,患上了脑癌,是这么说的,
“我拜托你们,把人生当成是一场party,你们要继续在party里面玩耍,可是我要先告辞。然后我是一个好客人,所以我告别一个party的时候,我不希望全场的人,都因为我而放下酒杯,关掉音乐,穿上外套站起来,一副你走了我们也都不要玩了的景象。我希望你们好好给我一个温暖的拥抱。我走掉的时候你们可以继续玩,我如果听到你们继续玩乐得开心,我在门背后,听到你们玩乐的声音,我会高兴。”
因为蔡康永的这个朋友,是个舞蹈家,“所以她有很多谢幕的画面,她希望她的葬礼是一个开心的party,当谢幕的画面播放出来的时候,她可以有很漂亮的谢幕画面说,老娘先走了。”
“死神可以剥夺你的生命,不用剥夺你的尊严跟温暖,所以,我们练习告别,是练习这件事情,而不是一直留对方,因为留不住。”
关于逝去,还有一段话
“你是那颗星星,我是你旁边的这颗星,我的整个轨迹是被你影响,即使有一天这颗星星熄灭了,它变成了暗物质,它变成了看不见的东西,它依然在影响着我的轨迹,你的出现永远改变着我的星轨,无论,你在哪里。”
以上引用自《奇葩说》第三季第22期,辩题:该鼓励病危者活下去吗?
《奇葩说》是个好节目,标题是完全的标题党,不过里面的各个辩手是行为神情确实也有些奇葩,哈哈,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奇葩,他或她的行为确实有些奇怪和与众不同,但并没有危害影响到你,你会不会尊重他或她?
回答是的,接着往下聊,《奇葩说》其实说白了是一个辩论节目,很多事情其实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处在灰色地带的,所以需要辩论,体会到两种不同的声音。我的舅舅在提醒我预防偏激的时候就说到,去读一本书,再去读一本观点完全相反的书,你会发现一些更多自己的声音。《奇葩说》提到他们做自己节目的初衷,有提到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反煽动,因为辩论手们最擅长的事情就是煽动,而我们要锻炼自己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就一个这其实是一个反反智的节目,现在一直有种反智的风潮,这几年不知为何,大家都有些排斥思考,所以需要更多思考和讨论的声音,比如“知乎”,比如《奇葩说》,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些都只是一个平台,你需要在里面找到自己的独立思考。
关于生命的意义,我目前体会到的就是记忆,是在这个世界留下的记忆,不只是自己和他人脑海里的记忆。人活一世,那些欢乐而深刻的记忆,那些在他人或世界中留下的痕迹,如同阳光破入河面,照亮的那些河底的沙粒,再不停地闪闪发亮,熠熠生辉。人总会老,总会逝去,那当我们不再年轻,那些曾经的闪亮,他们依旧在他们的时空,熠熠生辉,闪闪发亮。
过去就像脑海里翻腾的喧嚣,繁星在梦里闪耀。——痛仰《再见杰克》
对了,写了《在路上》,影响了美国一代人的杰克·凯鲁亚克也逝去挺久了。在此致敬。
网易云音乐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地方,尤其是评论区,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海子《九月》
“孩子的诗,张慧生谱的曲,后经老周添词并传唱开来。海子和张慧生都自杀了,周云蓬还活得很好很好很好。”
“因为海子和张慧生看不开,周云蓬看不见。”
周叔的现场我去看过的,民谣圈的这些人我听过见过的,认为最厉害的还是周云蓬,然后我想传这首歌《九月》的时候发现q音找不出来,所以还是用网易云音乐吧,还能看评论里的故事,引用歌曲用q音,是因为我在这写是没办法。
提到这个我觉得很多优秀的人们死得早了,他们在生命的脆弱时刻如果能撑过去,活得更久些,应该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比如涅槃,比如披头士,都很牛逼,影响力也大,可惜死得早,所以我最服滚石乐队,鲍勃迪伦,他们活得越久,带给世界的影响越大。
毕竟
比起你年轻时的模样,我更喜欢你现在饱经岁月摧残的样子。——杜拉斯《情人》
嗯,提到这看本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儿最好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