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责任,著文章各媒体如何聚焦青年
2017-3-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魏则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级学生。
年被检出患有滑膜肉瘤,通过百度搜索了解到医院的生物免疫疗法,花费将近20万元医药费后,于年4月12日不治身亡。
年轻大学生的“百度死”暴露出了百度与“莆田系”的问题和医疗监管的漏洞,这引起了人们的热议以及自媒体平台上的沸腾。面对这些,专业媒体能做的,就是不断跟进报道,追踪真相,监督各方的行为,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保证真实性。
在此,我们为大家梳理这个事件发展始末中各媒体的报道,并做评析。
事件梳理:
●年4月至年2月
魏则西被检查出滑膜肉瘤—医院—武警北京二院排名领先—了解到生物
免疗法—经过4次生物免疫疗法—花费二十多万元—生物疗法未达到预期效果。
知乎上发帖提问:“二十一岁癌症晚期,自杀是否是更好的选择?”
●年2月
被网友告知技术已被国外淘汰
魏在知乎上回答“你认为人性最大的‘恶’是什么?”
●年4月12日
魏则西去世
父亲用儿子帐号在知乎回帖:“我是魏则西的父亲魏海全,则西今天早上八点十七分去世。”
●年4月27日
新浪微博网友孔狐狸(孔璞,是《新京报》原知名调查记者)发微博称,其在逛知乎时,看到了魏则西的患癌帖子,进一步了解到魏则西已经病故的消息。此消息被一位医生转载,引起议论,舆论的矛头也由此一步步指向百度。
●年4月29日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