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专家魏则西之死背后的免疫疗法专

2017-3-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年4月13日,陕西咸阳,告别仪式过后,魏则西的遗体被推去火化,父母坐在殡仪馆外等候。魏则西父亲说:“以后只有我们两个相依为命了。”摄影:财新记者万家;图片已获财新网授权。禁止二次转载。

编者按:

最近两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魏则西之死引发滔滔舆论。这位21岁的滑膜肉瘤患者经历了漫长痛苦的放疗和化疗后,于年4月12日安静辞世。

滑膜肉瘤是一种恶性肿瘤,转移性强,目前难以治疗。魏则西生前在传统的治疗手段无望的时候,通过百度搜索找到医院,接受一种号称为“最先进技术”的“生物免疫疗法”,在耗费20多万元后,被寄予最后一线希望的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DC-CIK疗法,并没有挽回一个年轻的生命。

什么是DC-CIK治疗?什么是免疫疗法?这些只有专家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不是激烈的情绪能够解答的问题。

《知识分子》就此采访了清华大学免疫学专家。

癌症免疫疗法是年获得诺贝尔奖的新途径,让人类在与癌症的抗争中看到新的胜利的曙光。但是,DC-CIK在临床试验没有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在美国没有推广。

另外还有一些免疫疗法在临床试验中,其中抗PD-1已经获得美国药品食品管理局(FDA)的批准,而CAR-T也很有希望但试验还在进行中。各种免疫疗法不会万能,都有具体适应症,也有副作用,迄今非独立疗法而是辅助疗法。

但是,科学在前进,在严谨的实验后,方能确定不同免疫疗法是否确切有效,究竟对哪种癌症有效。

撰文

叶水送

责编

李晓明

● ● ●

DC-CIK疗法大有来头。

年9月30日,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免疫学家和细胞生物学家拉尔夫·斯坦曼(RalphSteinman)罹患胰腺癌逝世。

未料,3天后,诺贝奖委员会宣布斯坦曼获得当年生理学或医学奖一半的奖金,以表扬他“发现树突状细胞和其在后天免疫中的作用”。因诺贝尔委员会维持授奖的决定,斯坦曼成为史无前例的唯一一位过世后获诺贝尔奖的学者。

斯坦曼是树突细胞(DendriticCell,树突状细胞,简称DC细胞)的最早发现者,晚年致力于基于树突细胞的肿瘤疫苗的研发。他还利用自己研发的疫苗成功地将生命延长了4年,原本他生命最后的时间被医生认为只有一年。

树突细胞(DendriticCell,树突状细胞,简称DC细胞)。图片来源:Wikipedia

这种方法与魏则西最后接受的DC-CIK疗法类似。

事实上,斯坦曼生前也知道,该疗法对有些人有效,而对另一些则可能无效。所以利用该疗法治疗肿瘤患者,需要加以选择。

DC-CIK疗法的原理是什么,医院大肆宣扬的那般有效?实际临床治疗又存在哪些问题?如何理性看待远未成熟的免疫治疗技术?《知识分子》就此专访了清华大学医学院千人计划教授、著名免疫学专家林欣以及清华大学博士何霆。

01

“DC-CIK疗法总体效应不大”

知识分子:DC-CIK治疗的原理主要是什么?

林欣:DC-CIK细胞治疗,主要原理如下,首先将患者自己的DC细胞提取出来在体外同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或者是肿瘤相关抗原肽进行抚育来诱导DC细胞成熟,同时将患者的淋巴细胞提取出来在体外用细胞因子激活成为CIK细胞,然后在体外将肿瘤抗原诱导成熟的DC细胞和CIK细胞共同培养进行肿瘤抗原呈递来激活肿瘤抗原相应的淋巴细胞,再把它们回输给病人体内。

简而言之,患者体内原本含有这些抗肿瘤的T细胞,但是含量很少,且没有激活。所以通过在体外环境模拟,激活此类T细胞,再将其回输给病人进行治疗。基于以上原理,该方法对肿瘤进行治疗存在可能性。但这种方法有其短板,从而使其效果不佳,如在肿瘤患者个体中,含有肿瘤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淋巴细胞要么随着人体年龄的增大,这类细胞也会逐渐减少,患癌的可能性于是就增大了,要么这些淋巴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被压制了,无法杀伤和清除肿瘤细胞。目前,DC-CIK治疗对很少数一些病人有一些特异的作用,但是总体效应不大,不能做为主要治疗手段。因医院和研究治疗中心都是把DC-CIK治疗作为手术、放疗、化疗之外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何霆:DC-CIK细胞治疗技术是利用DC和CIK细胞联合应用治疗肿瘤的免疫细胞治疗技术。DC细胞是一种抗原递呈细胞,参与抗原的识别、加工处理与递呈,能够刺激初始型T细胞增殖活化,产生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帮助机体对抗原的清除。CIK细胞(CytokineInduceKillercells,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是在多种细胞因子(如白介素、干扰素)等刺激下,由外周血分离出来的单个核细胞在体外培养扩增而成,主要是CD3和CD56阳性的一群异质性细胞,具有一定的非特异的抗肿瘤活性?DC能够识别抗原、激发特异性免疫系统,CIK细胞可以通过发挥自身细胞毒性和分泌细胞因子等途径杀伤肿瘤细胞。将二者分别培养,联合回输,理论上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共同对抗肿瘤的效果。

02

无人监管的免疫细胞治疗

知识分子:DC-CIK治疗目前在国内主要的适应症是什么?

何霆:由于DC-CIK细胞发挥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不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等因素限制,因此理论上具有广谱抗肿瘤作用,医院已被应用于多种癌症不同阶段的治疗,大概包括肺癌、肝癌、胃癌、肠癌、肾癌、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鼻咽瘤、乳腺癌、宫颈癌、前列腺癌、舌癌、甲状腺癌等。

知识分子:DC-CIK治疗的副作用主要是哪些?

何霆:患者可能会出现流感的症状,比如发热,有的患者会出现兴奋或者是疲劳的情况。但一般不会出现严重事件。

林欣:DC-CIK治疗中,T细胞的培养需要完全无菌的环境,一旦感染,感染的T细胞回输给病人会很危险,但是经过GMP认证的实验室培养出来的细胞,通常没什么问题。

知识分子:DC-CIK疗法已经被国外抛弃,医院被认为是先进的治疗技术,如何评价这一疗法?

何霆:CIK或者DC-CIK疗法此前在美国已经历了多年研究,但是相关临床试验在美国基本全部宣告失败,没有得到上市许可。唯一例外的是,美国FDA于年批准Dendreon公司的产品Provenge(一项DC治疗技术)应用于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然而由于价格昂贵、疗效欠佳等原因,Provenge的市场表现并未达到预期,最终导致Dendreon破产。目前,在美国确实已经鲜有DC-CIK用于癌症治疗的临床试验,我国是这个技术研究的主力军。

这种技术的疗效存在一定的争议。判断一项疗法是否有效,分析临床试验数据是最可信的方法,推广销售人员或者一些非学术报道未必能反映真实情况。在Provenge的临床试验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被延长4个月。医院的研究中(







































白癜风医院哪家强
石家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rczy/10034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