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固酮增多症手术怎么回事

2017-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有的肾上腺皮质可呈单侧或双侧结节样增生,甚至为微腺瘤,有的则为弥漫性增殖,有的皮质组织正常。第一类型的手术切除效果可达到与腺瘤相似,而第二类和第三类的手术疗效则不令人满意,肾上腺全切或次全切除术后,血压下降至正常水平者仅为1/3。接下来就看看醛固酮增多症手术的详细介绍。

醛固酮增多症手术的术前准备:对腺瘤或皮质癌所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确定后即应做好术前准备,施行手术治疗,术前准备及应达到的各项指标为:

(1)螺内酯60~mg,每日3~4次口服。经1~2周治疗,血钾升至5~6mmol/L,夜尿量正常,尿钾低于20mmol/L。

  (2)每日口服钾盐6~9g,必要时可静滴。每日钠盐可适当限制于5g以下,直至血钾高达上述平面,尿钾、血钠正常为止。约需1~2周即可达到要求。

  (3)随着血内电解质及碱中毒的纠正,血压可降至正常,勿需降压药治疗。如降压不满意,并存心律不齐者,可加用适当的药物控制。

  (4)单侧腺瘤或皮质癌术前不一定需要补充皮质激素。双侧多发微腺瘤或结节型增殖,拟行双侧肾上腺次全切除或全切术者,则须给予皮质激素治疗,氢化可的松mg,每日2~3次。

  (5)术前3d开始给予广谱抗生素预防性治疗。

  醛固酮增多症手术的麻醉与体位:一般采用全身麻醉,亦可采用高位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俯卧位或仰卧位。

  醛固酮增多症手术的手术步骤:肿瘤较大或皮质癌,多需经腹部切口切除。肿瘤不大且定位诊断明确的单侧腺瘤,也可采用同侧上腹部直斜切口或腰部切口。肿瘤定位诊断不明确,或拟行双侧肾上腺手术者,可采用上腹部横切口或腹正中纵行直切口经腹腔手术,亦可使病人俯卧位行背部双侧切口。采用背部切口者,由背部的第11肋(左)或第12肋(右)分别进入肾上腺区。肿瘤如在左侧,进入腹膜后间隙后,游离肾及肾上腺并向下牵引,将胰腺向上牵拉。如为右侧瘤,则将肾牵拉向下并与肾上腺及肿瘤分离,肝向上牵拉。剥离腺瘤时,对腺体的触动操作宜轻柔,以免造成水肿与渗血,致使瘤与正常腺体间的界线不清。肿瘤挖除或肾上腺部分切除后,予以适当的止血。如需全肾上腺切除,则按前已述及的方法,暴露结扎肾上腺静脉后完整摘除之。如已进入胸膜腔,则将膈肌,胸膜缝紧关闭,并充起肺,分层缝合切口。

  经腹双侧肾上腺探查中,如为单侧结节性增殖或多发微型腺瘤,即可切除该侧肾上腺。如为双侧则根据适应证可施行次全切除或全切术。如病理活检肾上腺组织像正常,则不可盲目切除肾上腺,待详细探查肾上腺周围区或肾实质无肿瘤等病变后,关闭腹腔,术后行药物治疗。

  醛固酮增多症手术的术后处理:肿瘤摘除后,血、尿醛固酮值将迅速降至正常,碱中毒、电解质异常将于数日内恢复正常,一般不致发生低血钠、高血钾症。但须在数日内连续测定血电解质含量,作为术后液体治疗的依据。血压将逐步降至正常。醛固酮分泌的抑制状态将持续数月之久,然后逐步恢复正常。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抑制状态也将自行调节恢复正常,期间不致发生低血压,勿需药物治疗。对无肿瘤的各型增殖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如手术后电解质异常,高血压恢复不佳者,可继续服用螺内酯,每日~mg,多可控制症状。









































北京医院白癜风治疗
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qbpu.com/rczy/10027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